國際空間站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正值中國天宮空間站建設順利,太空出差三人組順利返回地球之際,由美國和俄羅斯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卻傳出了噩耗。俄羅斯衛星網援引俄宇航員培訓中心的消息顯示,此前有宇航員發現國際空間站“年齡最大”的艙段“曙光”號功能貨艙空氣中黴菌含量超標,目前國際空間站各個角落的菌落生成圖片已經傳回了地球。
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和宇航員培訓中心發表的壹篇文章中寫道,在國際空間站中“出差”的宇航員於2021年1月底在俄羅斯艙段采集的16份樣本中發現,其中1份顯示黴菌含量超標。按照標準的數值規定,1立方米空氣中正常的菌落形成單位值100,而目前“曙光”號功能貨艙第103號艙板四周的菌落形成單位值已經超標達到了110。至於國際空間站是否已經針對超標采取措施消除黴菌,文中並沒有披露。
報道稱,這已經不是國際空間站今年第壹次出現問題,此前俄羅斯能源火箭太空公司說,宇航員檢查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曙光”號功能貨艙時在多處發現裂縫。考慮到空間站機組成員先前就曾在俄“星辰”號服務艙發現多條穿透性裂縫,“曙光”號上目前發現的裂縫可能會越來越大。
據了解,“曙光”號是國際空間站首個太空艙,於1998年11月升空。按最初設計,有美俄主導的國際空間站應於2015年“退休”,但之後服役期兩次延長,目前延至2024年。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裏·羅戈津先前表示,空間站某些陳舊的設施或該退役。
另外與此同時,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直播的國際空間站宇航員與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對話內容顯示,在艙空調系統運行時,俄羅斯“星辰”號服務出現異味。俄羅斯宇航員通報稱,“星辰”號服務艙報警器響起,出現煙霧和塑料或電子元器件燒焦的氣味,但沒有發現來源。然後,他們打開了空氣凈化系統。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代表隨後證實,在對蓄電池進行自動充電時,煙霧傳感器啟動,事故警報器報警。總而言之,發黴、漏氣以及出現異味等等現象都為延長服役的國際空間站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