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稱為什麽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年齡趣談
不滿周歲的兒童繈褓
2-3歲孩提
童年――總角,垂髫
8歲(男)――齡年
10歲以下黃口
10歲嘩女)――髻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14歲(女)豆蔻年華
13―15歲――舞勺之年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 ------- 誌學之年,束發
15―20歲――舞勺之年
16歲(女)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蓓(信)年華
出嫁――標梅之年
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
50歲知命之年、半百
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
77歲――喜壽
80歲杖朝之年
88歲――米壽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臺,駘)背之年
99歲――白壽
100歲期 ,人瑞
108歲――茶壽
問題二:12歲叫什麽之年 女孩十二歲叫做金釵之年,男孩就不知道了,常見的史料上沒提過啊。
問題三:12歲以上稱為什麽?14歲呢? 男孩:八九歲至十三歲的少年是總角之年,十三至十五歲稱為舞夕之年。
女孩:女孩十二歲是金釵之年,13到15歲是豆蔻之年。
問題四:12歲男孩在古代被稱呼什麽? 不滿周歲――繈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誌學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標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
問題五:女孩十二歲稱金釵之年,女孩十三歲稱什麽 女孩十三歲稱為豆蔻年華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不同年齡人的稱謂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繈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膽。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發,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發等等
問題六:女孩13歲稱為什麽? 豆蔻
古代所稱的“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齡段(十二三歲)
出自杜牧的《贈別》壹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在三十多歲時“落魄揚州”,時作冶遊,在百無聊賴中寫下這首詩贈給壹位少年 *** ,詩中的“十三余”明白無誤地確定為十三四歲的少女,壹如豆蔻的含苞待放,這個比喻十分確切生動。
問題七:中國古代的1-12歲叫什麽 總角
希望采納!謝謝!
問題八:12歲的女孩應該叫什麽?豆蔻年華? 女子12歲稱金釵之年,13歲稱豆蔻年華,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
問題九:14歲的小孩叫花季那麽12歲的小孩叫什麽 都可以叫做豆蔻年華,壹般把女孩兒的13~14歲稱為豆蔻年華,14~17歲稱為花季。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