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嫁妝畫的藝術價值

嫁妝畫的藝術價值

可以看到,這首長詩不僅敘述了“嫁妝畫”,而且把新婚的性生活寫得多麽蘊藉,多麽深遠!

下圖為古代木刻版“嫁妝畫”。

在我國古代,廣大民眾有沒有性教育呢?當然有。不過沒有那麽系統、全面,而多用“形象化教具”,進行“暗示引導”的教育方式。“嫁妝畫”和“壓箱底”就是其中主要的兩種。

“嫁妝畫”實際上是壹卷約有8張至12張不同性交方式的春宮畫,因為社會大量需要,所以多用木版印制,鄉土味、民間色彩很濃。

在女兒出嫁前,父母往往購買壹兩卷“嫁妝畫”,放在嫁妝之中,隨女兒帶到夫家去,到了新婚之夜,小兩口他們往往對性是很無知,就把“嫁妝畫”鋪在床上“照貓畫虎”地做。

關於“嫁妝畫”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其實物在民國初年還有不少發現,可見此物在中國歷史上已經存在了很長時期。東漢文學家張衡曾寫過《同聲歌》,以女性第壹人稱描寫男女在新婚之夜的心情,後世對此詩評價很高,認為它“麗而不淫”、“寄興高遠”、“以喻臣子之事君也”等等。

除了“嫁妝畫”以外,中國古代還有壹種性教育工具是“壓箱底”。它是壹種瓷器,有的比拳頭還小壹些,外形多為水果狀,有蓋,內藏壹對呈交合狀的男女。平時,人們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兒出嫁前,母親把“壓箱底”取出來,揭開蓋以示女,讓她體會“夫妻之道”。

當然,古代的性教育也決不僅是“暗示引導”,也有壹些性學古籍可供閱讀,但不那麽普及。少女出嫁時,奶娘、穩婆、小姊妹可能會教她;有時小姊妹們會在新嫁娘窗前唱山歌,這些山歌都有性內容,唱山歌有調笑的成分,但也有性啟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