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產婦生下國內首例“雙頭女嬰”,隨後將醫院告上法院
2011年的五月份,在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院,產房中傳出嚶嚶的啼哭聲。
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開始失聲痛哭,在場的醫護人員全部面露難色。這位孕婦生產下了在中國的醫學史上的第壹例 “雙頭女嬰” 。
生下雙頭寶寶的媽媽名為 包橋英 ,在2010年的新年伊始,在家過完春節後的包橋英開始籌備外出工作。
在同村人的帶領下她來到了廣東省的壹家工廠內開始了打工生活,接下來壹段時間的工作讓包橋英熟悉了周邊的環境,很快的融入到新生活中。
與此同時包橋英認識了和她在同壹間工廠工作的 廖國軍 ,倆人都是來自外地到廠內打工的人員,相近的年紀和相合的脾性讓兩個人很快熟悉起來。
在同期工廠同事的支持下倆人很快地發展成戀人的關系。 倆人雖然都沈默寡言,但是他們在壹起的時光給予了互相生活上極大的安慰,這讓他們都很珍惜這段感情。
包橋英和廖國君的感情快速升溫,在爭得雙方父母的同意後,倆人登記結婚。 包橋英和廖廖國軍兩家的家庭條件都不算闊綽,所以婚後倆人照常外出務工。
夫妻***同的務工生活讓兩個的疲憊感減少了大半, 在享受著安詳的日子後包橋英懷孕的消息讓倆人都分為欣喜。
廖國軍是個實打實的好男人,常年的農村生活讓他說出來的話並不是多麽的悅耳動人,但是廖國軍能夠壹心壹意地照顧包橋英。在得知妻子懷孕後他立馬要求妻子回老家養胎,掙錢養家的重擔先由廖國軍壹人承擔。
他妥善安置好妻子後,繼續回到了先前的工位開始工作,夫妻倆人都沈浸在擁有孩子的喜悅中。
包橋英和廖國軍生長在農村, 這次懷孕同樣是兩個人第壹次當爸爸、媽媽,所以對於壹些基本的孕期知識有所欠缺。
他們不是近親結婚,家族也沒有其他的遺傳病史, 所以在包橋英懷孕之後完全陶醉在收獲孩子的喜悅中,對於最初的孕檢結果均未知曉。
但在孩子六個月大的時候,廖國軍曾陪同妻子到市三院進行了第壹次體檢。 六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基本成形,醫生在這次的B超檢測中給到夫妻倆人的結果是發育良好的嬰兒。
夫妻倆人本身對於這次懷孕就很高興,聽到醫生說是個 健康 的寶寶便更加欣喜。倆人不約而同的為新生兒準備用品和奶粉,壹家人都在期盼孩子平安的來到世間。
轉眼間到了四月末,壹向穩妥康健的包橋英忽然動了胎氣,她明顯地感受到腹中的胎兒有著明顯的異動。
寶寶的不斷翻動直接影響的便是媽媽的身體,在幾次異動下包橋英已無法忍受伴隨著胎動而帶來的強烈的痛感。 廖國軍在知道妻子疼痛無比時,立刻帶領妻子來到婦幼保健院進行問診。
按照以往的就診順序,醫院先為包橋英進行常規的檢測。可是這次檢測結果出來以後,讓所有的醫生都面露難色。 醫生問到廖國軍先前是否讓他的妻子進行過孕檢,廖國軍將上次的體檢結果如實告訴醫生。
醫生聽到結果後也極為不解,這次的結果是包橋英肚子內的寶寶是個 連體雙嬰 ,和之前的結果完全大相徑庭。
醫生表示在孩子六個月時,對於孩子的基本生命特征是完全可以通過機器設備檢測出來,不可能出現和如今完全不壹致的結果。
孩子是連體嬰對夫妻倆人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他們壹時間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他們內心無比期望這個結果是由於醫院是疏忽而導致的錯誤報告。 在內心期盼好運的驅使下,夫妻倆人再次來到了市內的中心醫院進行第三次的產檢。
可是第三次的檢查結果同樣告訴廖國軍和包橋英兩個人,孩子是連體雙嬰。此刻已經到了臨盆的時期,流產等措施已經無法順利進行,強行引流只會危害到母親的生命 健康 。
廖國軍為了讓自己的妻子能夠平安,只好選擇生下肚中的孩子。
連體雙嬰的孕育不僅對包橋英和廖國軍兩個人的打擊是巨大,對於醫學界來說同樣是壹個挑戰。
雖然和普通的刨婦產手術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因為連體雙嬰畢竟是在中國的首例。 手術過程中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這就意味著手術的難度在不斷擴大,對醫生來說需要極強的醫術和極大的耐力。
醫院對於手術日期的決定是越快越好,腹中胎兒對母親有著隨時性的威脅,醫院安排了醫生進行了手術。雖然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腹中的孩子是個連體嬰兒,但是當孩子真正的出生時,還是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新生兒的降生原本是壹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是卻因此成為了所有人的顧慮。
包橋英在術後清醒過來以後,看到自己生出的孩子,心中泛起層層酸澀。她和丈夫曾經對這個孩子傾註了多少的心血,如今的內心就有多麽的痛苦。
孩子與生俱來的疾病並不是像其他的病例般,至少保有壹個完整 健康 的軀體,但是包橋英的孩子無疑是給父母出了壹項難以為繼的題目。
看著嚶嚶啼哭的孩子,包橋英內心極不是滋味,比起自己內心的芥蒂,她更擔心的是孩子未來的成長問題。
如此的模樣如果慢慢發育,對於她今後的生活必定是壹個重要的影響,很難想象她們今後如何生活,如何自立。醫院隨機而來的通知更是讓夫妻兩人唏噓, 因為連體雙胎***用著壹個心肺組織,幼小的身軀支撐不起兩個人的呼吸頻率。
如此壹來,剛見到媽媽不久的孩子很快就要遠離人世,結束他們這短暫而又無力的壹生。
包橋英的孩子的病癥是中國醫學史上的首例,所以在她的治療和應對上顯得缺乏數據。科學家們給出讓孩子能夠活下來的方案,便是人工將其分離,這就意味著兩個孩子,只有壹個可以獲得生還的機會。
擺在面前夫妻倆人之間的難題壹個接著壹個的出現,他們要為之做出的抉擇更是艱辛無比。 專家緊接著給出的建議是不能人工分離,如果在分離過程中出現壹丁點的失誤,就可能將嬰兒扼殺在繈褓之中。
無論是從數據顯示還是技術支持上,強行留下孩子並不是壹個明智的選擇。 加上層出不斷的問題同時帶來的是高額的醫療費用,這對於普通家庭的夫妻兩人來說是壹筆不菲的開銷,兩個孩子的誰去誰留都會成為父母心中的壹大痛點。
這件事本身的棘手性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廖國軍只能強忍著內心的悲痛來安慰受傷的妻子,他們無法抉擇孩子的去留,只想在孩子健在之際,能夠為他們盡量付出。
這對嬰兒成為醫院的重點關照對象,醫生護士們必須時刻觀察著他們的呼吸狀況,但凡有著壹點反常的舉動,都要進行深步的探究, 延續他們的生命不僅是父母想要的結果,更是醫護人員的壹種職責。
在孩子成長將近20天時,曾出現過壹次生命危機。
姐妹兩人因為呼吸衰竭被送入了搶救室,經過全科室的醫生奮力搶救,孩子才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 由於這對姐妹特殊的身體條件,需要長時間的住院觀察,護士們便成了照看她們頻率最多的人了。
包橋英此刻已回到家中休養,醫院將孩子的身體條件及時地告訴夫妻倆,讓他們放心。
他們雖然帶著痛苦來到了人世間,但是他們卻收獲了滿滿的愛意,人們無壹不驚嘆他們頑強的生命力, 所有人都以為他們不能生活太久,但是兩個人憑借著生命力壹直度過了壹百多天。
包橋英和廖國軍在家中得知孩子的情況開始好轉,便設想了今後的生活。雖然孩子們在身體上並不健全,但至少是鮮活的生命,又有著獨立思考的能力。
夫妻倆人慢慢接受了孩子們的生病的現實,他們目前想得更多的是能夠自己賺取更多的錢財,讓姐妹兩人度過更加安穩的日子。
他們開始學著搜集世界上有關連體雙胎存活的案例, 在美國確實有著壹對姐妹是和他們孩子相同的病癥下成長著,但是很難再找到其他的例子。
在夫妻倆人的期盼中並沒有接到好消息的到來,隨之而來的是醫院給到的病情惡化的通知。
掙紮了150多天的姐妹倆人終於承受不住身體的痛苦,因為心力衰竭離開了人世。 這對嬰兒終究沒有在世間待的時間能夠長久。消息的傳來,讓剛振作起來的廖國軍夫妻倆人再次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中。
孩子的離世無疑是壹個噩耗,然而這又何嘗不是壹種解脫。
他們是那麽的弱小,又承受著極大的痛苦,我們無法想象孩子們在幼小的內心中經歷了多少次的折磨。 她們離開人世更讓所有人為此松了壹口氣,也不願意讓瘦弱的身軀再次經歷數次的痛苦,不願讓父母每日生活在憂心忡忡之中,或許他們的離開是由他們自己所做的選擇。
包橋英在女兒離世後抱著丈夫痛哭良久,在丈夫不斷地安慰中她突然停止了哭聲。想到這數月的歡喜悲痛,不斷地折磨痛苦,讓剛剛失去孩子的母親再次振作起來。
包橋英決定立刻起訴當時首家為她做孕檢的醫院,正是因為他們的檢測結果才讓夫妻倆人對孩子的認識產生了深深的誤解,錯過了最佳的終止妊娠的時期,讓苦命的孩子來時間白白遭受壹番痛苦。
在內心信念的趨勢下,包橋英來到法院將事情的原委壹並訴諸法官,他們控訴當時為她產檢的醫生由於其嚴重的失職導致包橋英承擔了無盡的痛苦,侵犯了他們對於病情的知情權。
事情本身撲朔,讓夫妻倆人的起訴敗下陣來。他們再次提起上訴之時,法院又給出讓他們清算在生育孩子時在市中心醫院花費的所有醫療費用,再對整個案件進行審判。
孩子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是壹筆不小的數字,身為普通的打工夫妻是無法壹時間結算的, 但是中心醫院卻給出了院方願意為他們夫婦倆人墊付這筆費用,壹場案子才有了新的審判。
市三院和包橋英夫妻兩人各執壹詞,壹方為了盡可能地擺脫身上的責任,壹方又緊緊追著不放,對案件最終結果的判定添了重重關卡。
在法院的調解下,雙方終於達成壹致,本身市三院的疏忽使胎兒的病情沒有得到及時的發現。
加上包橋英夫婦本身也有不妥當的地方,在知道懷有身孕後就應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可是卻壹直拖到六月份,如果說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麽夫妻兩人同樣要負起責任。 法院最終判定市三院給予包橋英和廖國軍倆人以五萬的賠償,這件事情才告壹段落。
人們在為那對離開人世的姐妹感到悲傷的同時,也是提醒著我們, 在婚前體檢,孕後產檢是多麽的重要,應該及時關照腹中孩子的 健康 情況,避免像包橋英夫婦的悲劇再次上演。
同時更是警醒各位醫護人員,妳們身上救死扶傷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尊敬,但是切記出現玩忽職守的狀態。 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妳們的疏漏便是他人整個鮮活的生命,無論如何謹慎、嚴謹都應是壹名醫生應該具備的基本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