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七彩糖果》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七彩糖果》及教學反思
作為壹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壹,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要怎麽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七彩糖果》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泥團、糖紙包裝做成糖果。
2.能自主地參與操作,有積極的活動欲望。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各類糖果紙若幹。
2.橡皮泥、泥工板人手壹份。
活動過程:
1.說說好吃的糖果。
引導幼兒圍繞“我吃過的糖果”討論。
提問:
①小朋友吃過糖果嗎?糖果是怎麽樣的?(外面是糖果紙、裏面是糖果)
②妳吃過的糖果是什麽味道的?它是什麽顏色的?
2.看看有趣的糖果。
(1)出示教師制作的糖果,請幼兒猜猜這是用什麽東西做成的。
(2)請幼兒拆開糖紙,看看糖果是什麽形狀的。
(3)提出任務:為糖果屋提供各種各樣的糖果。
3.做做七彩的糖果。
(1)做糖果。
①重點引導幼兒做出各種各樣形狀的糖果。
②鼓勵幼兒根據糖的口味選擇相應的顏色,如牛奶味可以選擇白色的泥來制作等。
(2)包糖果。(練習擰的技能)
教師知道註意點:泥團的大小要適中,做好的糖果要裝在小盒子裏。
4、玩買糖果遊戲。
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後也證明了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孩子包糖果的積極性很高,幾個能幹的孩子有的孩子能有快有好地完成操作內容,興趣仍然非常濃厚;根本不需要的老師的指導就能自己完成任務,但是,由於孩子的年齡及動手能力的差異,有的孩子則動作緩慢,而且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完成,這裏就出現了壹個時間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對先完成的孩子提出了壹個要求:妳們可以去幫幫妳邊上需要幫助的小朋友,也可以再到老師這裏來領取材料,繼續制作糖果寶寶。
在孩子完成作品後,在我的指導和幫助下,再進行嘗試。先做後說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促進了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