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紹興的民風、民俗
問題描述:
1、有關紹興民風、民俗
2、與其他地方的民風、民俗做比較,找出差異性
3、從差異中分析、討論紹興的民風、民俗與紹興的文化和生活之間的關系
(拜托大家幫幫忙,快點)
解析:
紹興有“三烏”——烏幹菜、烏氈帽以及烏篷船。
這“三烏”裏,正在逐漸淡出人們視線的恐怕就是烏氈帽了。然而,“頭戴烏氈帽”卻又是歷史上紹興人的標誌性裝束,現在人們是很難見得到的了,至於手工制作氈帽的手藝人,則更是罕見。在日前紹興縣授予的“十佳民間藝人”中,恰好有這麽壹位制作了60年氈帽的老人王關林。
氈帽,紹興人曾經的時尚
紹興氈帽的起始已無法考究,據說早在1897年左右,紹興西營(現紹興市區城市廣場)就有壹家有名的烏氈帽專賣店,叫“潘萬盛氈帽店”,紹興人要買質量上乘的氈帽壹定都會去那裏購買。當時的店主人潘高升廣收學徒,傳授技藝,方圓數百裏的青壯漢子紛紛前往拜師學藝,許多村子還以此技藝為生。比如在紹興縣陶堰鎮茅洋村,全村老小都會制作烏氈帽,家庭式作坊比比皆是。
王關林,這位制作了60多年氈帽的手藝人,就生活在茅洋村,他是紹興目前6位尚健在的手工制作烏氈帽藝人之壹。
60年氈帽情結
在壹間不到5平方米的房間裏,王關林說他的“寶貝”都在這裏。王關林口中的“寶貝”其實就是他制作氈帽的工具——壹根木柱子,壹條40厘米的小木條,拳頭大的鵝卵石,6根藤條,壹大壹小兩根竹條,還有壹個氈帽形狀的無底小盆。放在家裏的工具都是祖傳的,已用了近百年。
王關林15歲那年跟著姐夫開始學習制作氈帽的手藝,至今,他已經做了足足60年的氈帽,在他手上出去的帽子已有上萬頂。氈帽在冬天非常暢銷,“喝過重陽酒,夜作到五更”,老人這樣形容自己當時工作的情景。那個時候氈帽是用米來換的,100斤大米可以換10到15頂不等的氈帽。現在他壹般供貨給壹些村子附近的漁民,壹頂氈帽30元錢。
72道工序制出壹頂氈帽
制作壹頂氈帽要近壹個星期左右,要經過挑羊毛、除油膩、脫油脂、壓制成坯等72道工序。
制作氈帽要挑選當季的雌湖羊,剪下活羊毛。老人說,這樣的好羊毛壹般要到嘉興去購買。羊毛放在簍子裏,將裏面的雜質挑選幹凈,然後摻進田裏的幹泥,泥土是用來清除羊毛上的油膩的。接著老人拿出壹大壹小兩根竹條,俗稱“呼辮子”的工具,兩根上下敲打,不壹會兒,壹些飛揚起來的羊毛就粘在了竹條上。老人說,這些粘上來的才是他要的好羊毛。
彈羊毛時,四周充滿了羊毛絮,制作氈帽遠比想象中要臟累得多,不但被羊毛纏身,還得忍受羊毛的臭味。但是如果連羊毛都挑選不好,那麽就別指望能做出壹頂好氈帽。當年,王老漢單單學習挑羊毛就花了半年多時間。
老人說,現在有些生產氈帽的作坊,為了追求低成本高產量,用的並不是純羊毛原料,而是加進了許多木屑,這樣的帽子不結實。
羊毛挑好了,然後把它們放在大竹簾上“壓柵”。把竹簾卷起並紮緊,兩個人用右腳向同壹方向同時用力來回撚,這個過程非常費力並且需要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重復三次後直到毛氈變厚繼而形成氈帽攤開的基本形狀。
接下來,將毛氈加熱水反復沖洗除去其中的泥土,顏色逐漸由黃變白,隨後將毛坯在太陽下曝曬幾天,然後開始用工具定型,除去雜毛,再用野生花葉果與皂礬制成黑色染料為氈帽染色,然後重復定型、幹燥至烏氈帽烏黑光亮。
說到正宗紹興氈帽的優點,王關林立刻拿著氈帽到外面去接雨,笑逐顏開地說:“下雨時肯定不會漏水,睡覺的時候還能當枕頭,翻過來還可以裝米裝花生裝茴香豆。壹舉多用。”
精湛技藝盼傳人
說起氈帽,王老漢有種復雜的情緒,雖然他拍著胸脯說:“現在就只有我能把整個工序都完整地做下來。”但同時他非常無奈,畢竟他已74歲了,很多時候體力活不太吃得消,現在也只有在有人預定時才會做幾頂帽子。但是再沒有人能接手做他這個活了。
王關林說,這個手藝勞動強度非常大,再加上產量低、成本高,賺不到多少錢,很多比他年輕的氈帽師傅都轉了行,現在的年輕人就更不會有興趣。他的兒子、孫子雖然知道整個制作過程,但都沒有學會。
他說只要有個合適的地方,只要有人願意來學,他可以免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