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珍珠鳥課文原文
《珍珠鳥》是壹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描寫了“我”為珍珠鳥創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它們由怕人到能與“我”和睦相處說明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珍珠鳥課文原文,歡迎閱讀參考!
課文原文
真好!朋友送我壹對珍珠鳥,我把它們養在壹個竹條編的籠子裏。籠子裏有壹團幹草,那是小鳥又舒適又溫暖的巢。
有人說,這是壹種害怕人的鳥。
我把籠子掛在窗前。那兒有壹盆茂盛的法國吊蘭。我讓吊蘭的長滿綠葉的藤蔓覆蓋在鳥籠上,珍珠鳥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壹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陽光射進窗來,把吊蘭的壹串串小葉照得如同碧玉。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壹點點熟悉了。
三個月後,那壹團愈發繁茂的藤蔓裏邊,發出壹種尖細又嬌嫩的叫聲。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裏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睛去驚動它們。過不多久,忽然有壹個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正是它們的雛兒!
這個小家夥能輕易地由籠子裏鉆出身。瞧,多麽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壹個蓬松的球兒。
起先,這小家夥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裏飛來飛去,壹會兒落在櫃頂上,壹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壹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又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子裏叫壹聲,它立即飛回籠裏去。
我不管它。就是打開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壹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地,它膽子大了,有時落在我的書桌上。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壹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壹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的響聲。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家夥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角質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摸壹摸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暗下來,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喚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鉆進去。
有壹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嚇跑它。過了壹會兒,扭頭看看,這小家夥竟扒在我的肩頭上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皮蓋住眼睛,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擡壹擡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壹動,寫下壹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鳥》教學反思
《珍珠鳥》是作家馮驥才的散文創作,描寫了“我”為壹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珍珠鳥由壹開始對人的懼怕,然後壹步步轉變為和作者人鳥相依的美好境界,使得作者有感而發:信賴往往創造美好的境界。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的壹篇美文,要在壹課時的時間內完成,如何做到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體味那壹種情誼,那壹種境界,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在壹定的思考之後,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讓學生緊緊抓住小鳥在和我不同相處階段的不同表現,以及我對小鳥細致、體貼的照顧這條脈絡來研讀文本,體會小鳥這種變化並不是意味著它改變了自己的鳥性,而是由於信賴,信賴往往創造了美好的境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壹、初讀課文,感受“情意”。
我首先通過檢查預習來了解學生的學文情況。然後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談談各自讀文的感受。學生初讀後,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壹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壹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說“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有了理解的基礎,就可以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文章的真正內涵。
二、細讀課文,理解“真愛”。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壹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麽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這時,我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壹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麽不怕?妳是從哪兒感受到的?”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我是怎樣贏得珍珠鳥信賴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壹般”的愛:
起初,作者為珍珠鳥營造了壹個舒適而又溫馨的家,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著,小鳥出生了,可作者卻不驚動它們,鳥兒才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壹切,是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壹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鳥兒膽子越來越大,時常接近“我”,這濃濃的愛意,是壹種溝通,是零距離的接觸。直到有壹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著了,作者寫下壹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妳離不開我,我離不開妳的人鳥合壹的感人情景,是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壹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復品味、交流。在“尊重——理解——寬容——溝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壹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
三、賞讀課文,感悟“信賴”。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我還註重培養學生對課文深刻意蘊、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情感陶冶、心靈凈化。
在串讀課文引讀到第14自然段時,我給學生播放了壹段音樂,在優美的旋律中,孩子們陶醉地讀著,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引導:“此時,妳是否已經讀懂了作者的心聲,誰來談壹談?”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壹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信賴’是相互的,‘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對別人充分信賴,那麽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麽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們的生活中,信賴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