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行業生死轉折:上千理財師被抓 幾十萬人離職
從去年開始,整個財富管理行業深陷暴雷潮,P2P的暴雷,不過是其中的壹朵小浪花。
這是2004年財富管理行業誕生以來,遭遇的最大危機。
在這波浪潮中,上千理財師被抓,近壹半的理財師離開行業。
動蕩時期,“革新者”崛起。
行業開始化零為整,市面上出現了近3萬家小理財工作室。
理財師開始出來單幹,他們意識到,客戶才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行業的動蕩,也意味著機會叢生……
01金童隕落
早在兩月前,行業就傳出消息,稱鉅派前創始人、鉅登投資法定代表人胡天翔消失。
這位財富管理界大佬級人物的突然失聯,讓整個行業的恐慌達到了頂點。
知情人士向壹本財經透露:“胡天翔是被警方帶走調查的,目前關押在看守所,案件正處在取證階段。”
“他被抓,不是因為理財產品,而是因為 催收 。”知情人士透露,鉅登的業務板塊中,除了理財投資,其實還有 貸款 產品。
“壹個借款人借了幾千塊。催收的時候可能過激,導致對方報警。”知情人士透露。
胡天翔消失之後,整個公司基本停擺,工資也發不出來。
“員工都解散了,去找新的工作。”鉅登前員工黃季稱,公司只留下了幾位運營人員善後。
而胡天翔公司的壹部分理財產品逾期兌付,壹代財富管理的大佬,就此跌下神壇。
曾經的胡天翔,確實創造了很多奇跡。
他曾用五年時間,創立 上市公司 鉅派,並讓後者成為頭部的第三方理財公司。
才三十多歲就有此業績,胡天翔因此被業內譽為“財管金童”。
2017年8月,他被證實從鉅派出走。
“資方越來越多,胡天翔的權力被稀釋了,被迫離職。”黃季稱,“而走的時候,胡天翔也帶走了他的心腹”。
如此出走,胡天翔自然很不甘心。這也埋下了後期的隱患。
後來,胡天翔成立了鉅登,並正式成為鉅登的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
“他走了之後,鉅派的高層就將公司出現的壹些問題推給胡天翔。”黃季稱,這壹度讓雙方的關系劍拔弩張。
“他太想證明自己了。”黃季稱,胡天翔大量招人,“鉅登公司***有上千員工,而且給初期員工的底薪都高於業內大部分公司。”
他們的辦公室,就在東三環的壹個高級寫字樓裏,出入的都是西裝革履的白領。
而各個省的分公司,都在當地最繁華區域的寫字樓裏。
終於重立門戶的胡天翔,急於大展拳腳,壹雪前恥。
開場如此拉風,卻沒有人會想到,危機正在步步逼近。
黃季隱隱感到了不安。
去年8月,胡天翔旗下其他公司的P2P產品“鉅寶盆”開始出現兌付困難。
今年3月份,辦公室的綠植鮮花,居然被撤走了,“辦公室顯得空空落落”。
緊接著,公司開始無法給全員發工資。
有業績的員工可以拿到工資,沒有業績的員工,底薪開始被拖欠。
動蕩開始了,每周都會有幾個人離職。
業務也越來越不好做,行業“暴雷”的消息越來越多,客戶投資很謹慎。
6月底,上千員工的公司,只剩下幾十人。
“鉅登東三環的辦公司被退掉,北京的兩個辦公點也被合並了。”黃季稱。
到7月,胡天翔“失聯”的消息傳了出來。
曾經創造了財富管理圈神話的“金童”,就此隕落。
02牢獄之災
鉅登集團的隕落,只是整個財富管理行業崩塌中的小插曲。
自2018年起,財富公司就開始出現大規模裁員和倒閉。
去年壹年,旌逸、善林、中融民信等百億級別的財富公司接連暴雷。
外界所謂的“京城四大線下理財公司”中,有媒體稱,冠群、信和已被立案,銀谷、恒昌也被行業質疑已久。
2018年冬季,媒體曝出 宜信 地震式裁員,約上萬人被砍掉,占員工總數的三分之壹。
今年,問題更是加劇。
3月,“中國版黑石”中信資本34億私募產品深陷兌付危機。
4月,媒體曝出恒天財富“歲蘭千裏資管計劃”延期兌付。
7月初,諾亞旗下歌斐資產踩雷34億元。
7月中旬,先鋒系旗下“網信理財”產品逾期,涉及資金120億元。
僅僅7月壹個月內,就新增38家“暴雷”機構、5個“暴雷”產品。
“這是2004年成立以來,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遭遇的最大壹次打擊。”壹家財富管理公司的創始人柳甘稱。
在這次暴雷潮中,大量理財師和金融精英被抓。
“而且越精英、越專業的理財師,越被抓。”柳甘稱。
這是因為,越厲害的理財師,賣的理財產品越多,涉案金額越高。
多位行業從業者預估,起碼有上千理財師和從業者被帶走調查。
理財師張寧禹親眼看到了他的同行、朋友被抓走。
他的壹位多年好友經手暴雷產品,雖賺了200萬,卻被判了7年。
他的另壹位朋友已轉行壹年多,卻突然被警方帶走。
這是因為他三年前賣的壹款產品逾期了,“警方要求他退回當時的50萬提成傭金,否則就要坐牢”。
柳甘原來有壹個財管圈子,裏面都是財富管理公司的高管。
他們每個月都會聚壹次,以前到場的有十幾人,現在只有幾個人。
“其他人,抓的抓,逃的逃。”行業雕零至此,柳甘經常唏噓。
他們是離錢最近的人,可以輕易聚攏財富;他們也是離牢獄最近的人,稍有不慎就跌落深淵。
“刀尖上跳舞。”柳甘如此總結自己的職業。
很多人選擇了離開。
整個理財師行業壹半以上的理財師,倉皇退出。整個理財師行業有上百萬從業者,這意味著,幾十萬的從業人員流走。
他們要麽重新回到信托或者銀行的私行部門,要麽完全離開行業。
經歷著生死洗禮的財富管理行業,正在發生巨大的蛻變。
而這個蛻變的過程,充滿割去腐肉的痛苦,卻也蘊含著萌芽新生的機會……
03化零為整
對比國外這個行業上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才剛剛起步十幾年。
在過去,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從壹出生就是壹個“畸形兒”。
理財師就職在壹家財富管理公司,並和公司形成壹個利益***同體。
公司給他們派發理財產品,分傭金。
理財師通常不會管理財產品好不好,只看傭金高不高——這就導致他們經常會為了高傭金而忽悠客戶,站到客戶的對立面。
而他們的學歷通常也不高,“壹大半的從業者都只是專科生”,張寧禹稱。
而在美國,情況完全不壹樣。
在美國,理財師和律師壹樣,是壹個專業而高端的職業,需要考取相關的準業資格證。
這些執業理財師們,和客戶才是利益***同體。
他們不從理財公司分傭金,而是幫客戶打理資產,賺得越多,分的傭金越高。
這樣壹來,他們就會完全從客戶角度考慮問題,保護客戶利益。
壹個金融體系能走多遠、有多健康,壹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它是否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投資者被保護,就不會被輕易收割,金融機構也不會獲取暴利,平衡從而形成,體系得以長久運轉。
而在中國,理財師這個中介群體和財富管理公司捆綁,形成了壹個畸形的生態,惡性循環。
這樣的金融體系,必然無法長久。
“這次的暴雷和崩塌,幾乎是行業不得不經歷的。”柳甘直言不諱。
崩塌,也意味著新生。
張寧禹發現,自己的客戶流失了70%到80%。
曾經對他信任備至的客戶,現在要麽破口大罵,要麽不再搭理。
整個理財師群體,突然陷入了反思。
在過去,他們都信任公司,對公司的品牌極度崇拜,“覺得公司推出的產品都是好的,公司的背景無比雄厚”。
但張寧禹發現,牛吹得多的公司,如今都暴雷了。
“我無條件相信公司,拼命做業績,為什麽落得如此下場?”張寧禹也開始反思。
他們不再信任公司和品牌。他們發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是“客戶”。
“他們意識到,從這壹刻開始,行業逐步將從賣方財富管理為主,變成由買方財富管理為主。”NewBanker創始人李清昊稱。
在過去,擁有資產的財富管理公司是主導,而如今,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才是核心。
正是因為意識到這壹點,大量的理財師離開公司,開始出來單幹。
三五個人,就能組成壹個小理財工作室,開始賣產品。
“他們不會再忽悠客戶,會完全從客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李清昊也註意到,整個財富管理行業正在“化零為整”,零散、碎片化的小團隊開始批量出現。
他們的數據顯示,最近,市場上出現了近3萬家的“小三方”,它們正在成為行業最重要的玩家。
理財師們也開始學習專業的金融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度。
這個趨勢的出現,意味著理財師開始往客戶傾斜,這是行業走向良性循環的信號。
整個財富管理行業都在“浴火重生”。
“這個行業太年輕了,必然要走過這個階段。”美信聯邦聯合創始人刁盛鑫表示,他在創業之初就曾預測過,行業將面臨暴雷的風險。
但他也意識到,危機之後,行業將機會叢生。
值得註意的是,壹批與財富管理相關的金融科技公司最近融資消息頻頻。
在整個金融科技行業萬馬齊喑之時,它們就如逆勢而動的黑馬,殺氣騰騰,勢不可擋。
這其中,有做理財師培訓的,有做提高理財師效率工具的,還有專門從理財機構打包資產,再來分銷給“小三方”的。
它們被稱為理財師的“滴滴平臺”,融資總額高達十多億。
這裏甚至還出現了給高凈值用戶做財富教育的意見領袖,且壹次性融資2億元。
早有專業機構評估過,中國高凈值人群擁有61萬億的市場。
在這個巨大的市場變革時,到底蘊含著哪些機會?哪些平臺最終可以跑出來?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