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屬對》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譯文:
粵中部的莊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聲。(他的)家在鎮粵將軍署旁邊,有壹次放風箏玩耍,(風箏)恰好落到將軍署的內院中,莊有恭直接進入要求歸還。所有衙役都認為他歲數小而忽略了他,沒有來得及阻擋他進入。將軍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狀態與眾不同,急促喝問他說:“小孩從哪來的?”莊有恭實話回答。將軍說:“妳讀書了沒有?曾經學過對對子嗎?”莊有恭回答說:“對子,小意思了,那有什麽難的!” 將軍問:“能對幾個字的對子?”莊有恭回答:“壹個字能對,壹百個字也能對。”將軍以為他在吹牛,於是就指著廳裏張貼的畫讓他做對子,說:“舊畫壹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莊有恭說:“就是這裏壹盤棋,便可以對呀。”應聲對道:“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註釋:
①粵中:今廣東番禺市。
②莊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書。
③神格:神態與氣質。
④曾屬對否:曾經學過對對子嗎?
⑤廳事:指大堂。
⑥卒:軍中夥夫。
原文:
粵中莊有恭,幼有神童之譽。家鄰鎮粵將軍署,時為放風箏之戲,適落於將軍署之內宅,莊直入索取。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進。將軍方與客對弈,見其神格非凡,遽詰之曰:“童子何來?”莊以實對。將軍曰:“汝曾讀書否?曾屬對否?”莊曰:“對,小事耳,何難之有!”將軍曰:“能對幾字?”莊曰:“壹字能之,壹百字亦能之。”將軍以其言之大而誇也,因指廳事所張畫幅而命之對曰“舊畫壹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莊曰:“即此間壹局棋,便可對矣。”應聲雲:“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提防提防。”
莊有恭(1713-1767)字容可,號滋圃,祖籍福建晉江,後徙居番禺。莊有恭自小聰穎,13歲即通《五經》。乾隆四年(1739)即被欽點狀元,1744年遷光祿寺卿,1746年特擢內閣學士,入都遷兵部右侍郎,1748年提督江蘇學政,1750年授戶部侍郎,1751年仍提督江蘇學政,並授江蘇巡撫。1756年特擢為江南河道總督,1764年已被擢為刑部尚書,次年為協辦大學士。他壹生清正,勤政愛民,以“勤政愛民,清廉自勵”作為為官之道。當時江浙是全國的財賦重心,但常受海潮的影響。作為江蘇巡撫,他自然把興修海塘作為工作中心,其治水思想和方法至今尚有借鑒意義。乾隆三十二年(1767)卒於福建任上,終年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