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義繼母文言文閱讀
齊義的繼母是齊義弟弟的母親,當齊宣王當政時,有人在途中死掉了,官吏查探這件事,是被人殺害的,齊家兄弟在那人的旁邊,官員問到這件事,兄長說“是我殺的”,弟弟說“不是我哥哥,是我殺的”,官吏不能判斷,告訴了宰相,宰相不能決斷,就稟告了齊宣王,齊宣王說“如果赦免了他們的罪過是縱容犯罪。
都殺了,是株連無辜,我觀察他們的母親能知道她兒子的好壞,去問他們的母親,聽她願意讓誰死誰生”宰相召見了他們的母親問“妳的兒子殺人了,兄弟都願意代對方去死,官吏不能判斷,稟告了王,主上仁慈,想問妳想讓誰生誰死”母親邊哭邊說“殺年幼的弟弟”宰相接受了,問他“幼子,都是被疼愛的,現在妳想要他伏法,為什麽”母親說“幼子是妾室的孩子,兄長是前妻的孩子,他們的父親死的時候告訴我要善待他,我說好,現在我既然受人托付,許下了諾言,怎麽可以忘記囑托失信於人。況且殺了兄長讓弟弟活,是背信棄義,因為我的私心無視了公理,是欺騙死去的人。
不守諾言怎麽能活在世上。”說完就泣不成聲。
宰相把這件事告訴了齊宣王,齊宣王表彰了這位母親,把齊家兄弟都赦免了,把那個母親尊為義母。
2. 《齊義繼母》篇中“子雖痛乎,獨為行何正確的原文是:予雖痛子,獨謂行何
翻譯是:我雖然疼愛自己的兒子,卻怎麽能不顧道義德行呢?
全文翻譯
齊宣王的時候,有人打架鬥毆,死在路上,官吏前來調查(這件事)。有兄弟二人站在旁邊,官吏詢問他們。哥哥說:“人是我殺死的。”弟弟說:“不是哥哥,是我殺的。”整整壹年,官吏不能決斷,就把這事告知宰相,宰相也無法決斷,就稟報了齊宣王。宣王說:“如果放過他們,就是放縱犯罪的人;如果都殺掉,就會妄殺無辜之人。我估計他們的母親能知道誰好誰壞。問問他們的母親,聽聽她對誰死誰活的意見。”宰相受命,召見他們的母親,說:“妳的兒子殺了人,兄弟兩人都想相互代替赴死,官吏不能決斷,告知宣王,宣王很仁義,特意讓我來問問妳想殺誰活誰?”母親哭著說:“殺掉年紀小的。”宰相聽後,反問說:“小兒子是父母最疼愛的,而妳卻想殺掉他,這是為什麽呢?”母親回答說:“年少的,是我親生的兒子,年長的是丈夫前妻的兒子,丈夫得病臨死之時將他托付給我說:‘好好地撫養他。’我答應說‘是’。既然受人之托,答應了人,又怎能忘人之托而失信於自己的諾言呢?再說殺兄活弟,是以個人私愛敗壞公義道德;背言失信,是欺騙死去的丈夫。如果失言忘約,不守信用,又怎能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呢?我雖然疼愛自己的兒子,卻怎麽能不顧道義德行呢?”說罷痛哭流涕。宰相入朝後把情形稟報了齊宣王。宣王贊嘆這位母親的德行高義,於是赦免了她的兩個兒子。不但不殺她的兒子,還尊崇這位母親,稱這位母親為“義母”。
3. 王祥至孝文言文翻譯西晉時山東有個叫王祥的人,年少的時候母親就過世了。他的繼母姓朱,是個刁悍的女人,對王祥非常不好。屢次在他父親面前說王祥的壞話,破壞他們的父子關系。後母還對他百般的挑剔刁難,甚至叫他做壹些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王祥非但沒有與後母作對,反而對後母更好,更加的敬愛,希望能化解後母對他的做法,所以對後母就更加的孝順。
後母朱氏很喜歡吃新鮮的活魚,就命王祥去抓魚。可是當時正值嚴冬,所有的江河全部都凍結了,哪裏還有魚呢?但王祥為了滿足後母的願望,還是頂著嚴寒來到河邊,可河面早已冰封,如何抓魚?王祥於是脫掉衣服臥在冰上,希望能求得到鯉魚。冰天雪地的,如今的我們出門都要穿著羽絨服,可王祥為了孝敬後母,卻連身上本來單薄的衣服都脫掉了,而且還臥在冰上。他雙唇變紫了,渾身顫抖。
我們想壹想,平常為人子女的,母親叫洗雙筷子、洗個碗,可能都不願意做。叫掃個地,可能也會不高興。但後母如此苛刻的要求,王祥都毫無怨言,壹心只祈②求能捕到壹二條魚,帶回去奉養他的後母。這麽淳厚的孝心,怎麽不會感動這些魚兒?
就在這個時候,冰突然自己裂開,竟然有兩條鯉魚躍了出來,王祥非常高興,就拿回家烹調好給母親吃。
此外,後母還要求王祥捕黃雀烤給她吃。我們想壹想這是多麽困難的事情。捕鳥很費周折,然而皇天不負苦心人,竟然有好多的黃雀飛到王祥的帳篷裏頭,讓王祥順利地抓到黃雀。黃雀自動犧牲來幫助王祥,又是壹件至孝感通萬物的證明。
他的後母不僅僅如此刁難王祥。更過分的是:家裏有棵果樹,在果實成熟快要落地時,她吩咐王祥守著樹,不可以讓壹個果子掉在地上。我們都知道果樹會結滿樹的果實,而且果實成熟後會自然落地。而後母要王祥保證壹個果實都不落地,這簡直是在雞蛋裏挑骨頭啊!然而王祥並沒有與後母大吵大鬧,而是每到風雨天,別人都在家裏避雨玩耍時,他卻穿梭在風雨中奔向果樹,抱著樹哭泣著,祈求這些果實不要掉落下來。
王祥有壹顆至誠的孝心,實在是非常難能可貴。在王祥如此的孝行之下,後母終於受到了感化,對王祥也同親生兒子壹般對待了。
後來社會動蕩,王祥帶著父母逃難,後母死後,他又守墓。壹個人在如此的環境中,是什麽力量能支撐他這樣生活下去?唯有壹個“孝”字,孝可以產生如此大的力量。所以王祥即使面對這麽惡劣的環境,他依然能無怨無悔,依然能安然的度過。這是很值得我們每壹個人學習的。
註釋①剖:pōu,破開。②祈:qí,向神求福。
4. 房彥謙傳 文言文房彥謙 〔隋〕字孝沖,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人,玄齡父。
大業(六o五至六壹六)時為涇陽令,謚定伯。善草隸。
《北史本傳》 房彥謙,字孝沖,本清河人也,七世祖諶,仕燕太尉掾,隨慕容氏遷於齊,子孫因家焉。世為著姓。
高祖法壽,魏青、冀二州刺史,壯武侯。曾祖伯祖,齊郡、平原二郡太守。
祖翼,宋安太守,並世襲爵壯武侯。父熊,釋褐州主簿,行清河、廣川二郡守。
彥謙早孤,不識父,為母兄之所鞠養。長兄彥詢,雅有清鑒,以彥謙天性穎悟,每奇之,親教讀書。
年七歲,誦數萬言,為宗黨所異。十五,出後叔父子貞,事所繼母,有逾本生,子貞哀之,撫養甚厚。
後丁所繼母憂,勺飲不入口者五日。事伯父樂陵太守豹,竭盡心力,每四時珍果,口弗先嘗。
遇期功之戚,必蔬食終禮,宗從取則焉。其後受學於博士尹琳,手不釋卷,遂通涉五經。
解屬文,工草隸,雅有詞辯,風概高人。年十八,屬廣寧王孝珩為齊州刺史,辟為主簿。
時禁網疏闊,州郡之職,尤多縱弛,及彥謙在職,清簡守法,州境肅然,莫不敬憚。及周師入鄴,齊主東奔,以彥謙為齊州治中。
彥謙痛本朝傾覆,將糾率忠義,潛謀匡輔。事不果而止。
齊亡,歸於家。周帝遣柱國辛遵為齊州刺史,為賊帥輔帶劍所執。
彥謙以書諭之,帶劍慚懼。送遵還州,諸賊並各歸首。
及高祖受禪之後,遂優遊鄉曲,誓無仕心。 開皇七年,刺史韋藝固薦之,不得已而應命。
吏部尚書盧愷壹見重之,擢授承奉郎,俄遷監察禦史。後屬陳平,奉詔安撫泉、括等十州,以銜命稱旨,賜物百段,米百石,衣壹襲,奴婢七口。
遷秦州總管錄事參軍。嘗因朝集,時左仆射高颎定考課,彥謙謂颎曰:“書稱三載考績,黜陟幽明,唐、虞以降,代有其法。
黜陟合理,褒貶無虧,便是進必得賢,退皆不肖,如或舛謬,法乃虛設。比見諸州考校,執見不同,進退多少,參差不類。
況復愛憎肆意,致乖平坦,清介孤直,未必高名,卑諂巧官,翻居上等,直為真偽混淆,是非瞀亂。宰貴既不精練,斟酌取舍,曾經驅使者,多以蒙識獲成,未歷臺省者,皆為不知被退。
又四方懸遠,難可詳悉,唯量準人數,半破半成。徒計官員之少多,莫顧善惡之眾寡,欲求允當,其道無由。
明公鑒達幽微,平心遇物,今所考校,必無阿枉,脫有前件數事,未審何以裁之?唯願遠布耳目,精加采訪,褒秋毫之善,貶纖介之惡,非直有光至治,亦足標獎賢能。”詞氣侃然,觀者屬目。
颎為之動容,深見嗟賞。因歷問河西、隴右官人景行,彥謙對之如響,颎顧謂諸州總管、刺史曰:“與公言,不如獨與秦州考使語。”
後數日,颎言於上,上弗能用。以秩滿,遷長葛令,甚有惠化,百姓號為慈父。
仁壽中,上令持節使者巡行州縣,察長吏能不,以彥謙為天下第壹,超授鄀州司馬。吏民號哭相謂曰:“房明府今去,吾屬何用生為!” 其後百姓思之,立碑頌德。
鄀州久無刺史,州務皆歸彥謙,名有異政。 內史侍郎薛道衡,壹代文宗,位望清顯,所與交結,皆海內名賢。
重彥謙為人,深加友敬,及兼襄州總管,辭翰往來,交錯道路。煬帝嗣位,道衡轉牧番州,路經彥謙所,留連數日,屑涕而別。
黃門侍郎張衡,亦與彥謙相善。於時帝營東都,窮極侈麗,天下失望。
又漢王構逆,罹罪者多,彥謙見衡當途而不能匡救,以書諭之曰:竊聞賞者所以勸善,刑者所以懲惡,故疏賤之人,有善必賞,尊貴之戚,犯惡必刑,未有罰則避親,賞則遺賤者也。今諸州刺史,受委宰牧,善惡之間,上達本朝,懾憚憲章,不敢怠慢。
國家祗承靈命,作民父母,刑賞曲直,升聞於天,夤畏照臨,亦宜謹肅。故文王雲:“我其夙夜,畏天之威。”
以此而論,雖州國有殊,高下懸邈,然憂民慎法,其理壹也。至如並州畔逆,須有甄明。
若楊諒實以詔命不通,慮宗社危逼,征兵聚眾,非為幹紀,則當原其本情,議其刑罰,上副聖主友於之意,下曉愚民疑惑之心;若審知內外無虞,嗣後纂統,而好亂樂禍,妄有覬覦,則管、蔡之誅,當在於諒,同惡相濟,無所逃罪,梟懸孥戮,國有常刑。其間乃有情非協同,力不自固,或被擁逼,淪陷兇威,遂使籍沒流移,恐為冤濫。
恢恢天網,豈其然乎?罪疑從輕,斯義安在?昔叔向置鬻獄之死,晉國所嘉,釋之斷犯蹕之刑,漢文稱善。羊舌寧不愛弟,廷尉非茍違君,但以執法無私,不容輕重。
且聖人大寶,是曰神器,茍非天命,不可妄得。故蚩尤、項籍之驍勇,伊尹、霍光之權勢,李老、孔丘之才智,呂望、孫武之兵術,吳、楚連磐石之據,產、祿承母後之基,不應歷運之兆,終無帝王之位。
況乎蕞爾壹隅,蜂扇蟻聚,楊諒之愚鄙,群小之兇慝,而欲憑陵畿甸,覬幸非望者哉!開辟以降,書契雲及,帝皇之跡,可得而詳。自非積德累仁,豐功厚利,孰能道洽幽顯,義感靈只!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顯,履冰在念,禦朽競懷。
逮叔世驕荒,曾無戒懼,肆於民上,聘嗜奔欲,不可具載,請略陳之。 襄者齊、陳二國,並居大位,自謂與天地合德,日月齊明,罔念憂虞,不恤刑政。
近臣懷寵,稱善而隱惡,史官曲筆,掩瑕而錄美。是以民庶呼嗟,終閉塞於視聽,公卿虛譽,日敷陳於左右。
法網嚴密,刑辟日多,徭役煩興,老幼疲苦。 昔鄭有子產。
5. 關於王祥事後母的文言文王祥對待他的後母朱夫人非常謙恭謹慎。
他家有壹棵李樹,結的果實很好,後母壹直讓他看守那棵樹。有壹次,王祥正看守李樹時忽然起了風雨,王祥就抱著樹哭泣。
王祥曾經在別的床上睡覺,後母親自前往,準備暗中砍死王祥。正好那時王祥起床,後母空砍在被子上。
等到王祥回來,知道後母因為沒能殺死他而遺憾不已,因而跪在後母面前請求壹死。後母於是終於被王祥所感動,從此愛護他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壹般。
9. 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10. (1) 特別 (2)派 (3)正趕上、正值11. 王祥曾經在另壹張床上睡覺,他的後母躲在暗處想殺死他。12.王祥遵母命守李樹;王祥請死寬慰後母。
13.王祥:孝順。 後母:盡管惡毒尖刻但最終被感動。
6. 《任愷傳》的文言文翻譯王祥,字休征,瑯琊郡臨沂人,漢朝諫議大夫王吉的後人。
祖父王仁,是青州刺史,父親王融,公家、官府征辟他卻不去。王祥生性至孝。
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對他不好,多次說他壞話,因此父親也不喜歡他。每每派他清掃牛的下身。
王祥更加謙恭地做這事情。父母親有病,他都衣不解帶,湯藥必定親自嘗試。
母親經常想要活魚,當時天寒地凍,王祥解下衣裳將剖開冰面來尋求,冰面忽然自己解凍,壹雙鯉魚躍出,他拿著回了家;母親又想要黃雀燒烤,於是有黃雀數十只飛入他的帷幕,他又拿來供養母親。鄉裏人都驚嘆,以為是孝心感動天地所致。
有紅果(丹柰)結實,母親命他看守,每當風雨來臨,王祥動輒抱樹哭泣。他篤深於孝心到了如此地步。
漢朝末年,天下大亂。王祥扶攜著母親,帶著弟弟王覽,到廬江躲避戰亂。
隱居在當地三十年,不應州郡的召命。母親去逝,他居喪期間形貌毀瘁,要拿著拐杖才能站起來。
徐州刺史呂虔移檄文讓王祥來做他的別駕。王祥已到耳順之年,堅持辭不受命。
王覽勸他,為之準備牛車。王祥才 *** 。
呂虔任命他以州郡的工作。當時到處是強盜,王祥勉勵士兵,經常率兵打敗賊人。
他的州郡之內和諧清靜,政令暢通,教化施行。當時的人們歌頌:“海沂之康,實賴王祥。
邦國不空,別駕之功。”被舉為秀才,做了溫縣令。
逐漸遷升為大司農。高貴鄉公即帝位,因其定策的功勞,封為關內侯,拜為光祿勛,轉任司隸校尉。
又跟從征討毋丘儉,增加了封邑四百戶,遷為太常,封萬歲亭侯。天子來到太學,任命王祥為三老。
王祥在南面的幾案後,拄著拐扙,以師道自居。天子坐在北面請求他發言,王祥陳述明王聖帝君臣政化的要點來加以訓誡,聽到的人都自我加以砥礪。
等到高貴鄉公被殺,朝庭大臣哀悼之時,王祥號哭說:“是老臣沒有做好啊。”涕淚交流,眾人都有慚愧之色。
不久,拜為司空,轉為太尉,加侍中。五等建,封睢陵侯,封邑壹千六百戶。
等到晉武帝成為晉王,王祥與荀豈頁去謁見他。豈頁對祥說:“相王尊貴權重,何曾這樣的公侯對之已很尊敬了,如今應當敬拜他。”
王祥說:“相國的確尊貴,然而卻是魏朝的宰相,我們這些魏的三公,公位與王位相距,只是壹個級別,差不多,哪有天子的三司動不動拜別人的!折損了魏朝的威望,也虧損了晉王的德望,君子愛人以禮教,我不做這樣的事。”等到進入後,荀豈頁下拜,而王祥獨自長長做揖。
武帝說:“今天才知道君見顧之重了!”晉武帝登帝位,拜王祥為太保,進爵為公,加置七官之職。帝剛受命,謙遜的要求直言讜諫。
王祥與何曾、鄭沖等前朝老臣,很少朝見,皇帝派遣侍中任愷咨詢朝政得失,及政務教化的當務之急。王祥以年老疲耄,請求遜讓官位,皇帝不允許。
禦史中丞侯史光以王祥久病,缺少朝會禮節,請求免去其官職。下詔說:“太保元老高行,朕所倚望興隆政教,其前後多次謙遜讓位,朕不聽從妳們的奏議,這不是有關部門所能免議論的。”
於是史光就停止奏議了。王祥堅持請求告老還鄉。
下詔以睢陵公就第,位置同於太保、太傅,在三司之上,爵祿還同於以前。下詔說:“古時退休,不事奉王侯。
現今雖然以國公留居京城,不應該再勞苦以朝請。賜給他幾杖,不再朝請,大事都向他們咨詢。”
賜安車駟馬,第壹區,金錢百萬,絲絹五百匹,床帳簟褥,以舍人六人為給事中,使其經常優遊定省。又以太保高潔清素,家無宅寄,使其權留本府,待所賜府第建成才出居。
到病重,著遺令訓誡子孫:“生必定有死,自然的道理。我年到八十五,還有什麽恨意呢?”等等,他的兒孫們都奉命施行。
泰始五年薨,下詔賜東園秘器,朝服壹具,衣壹襲,錢三十萬,布帛百匹。第二年策謚號為“元”。
王祥之薨,奔赴吊唁的人不是朝廷賢良,則是親近的過去的屬吏而已。門上無雜吊的賓客。
族孫王戎感嘆:“太保可謂清達矣。”。
7. 文言文 王祥事後母原文
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家有壹李樹,結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時風雨 忽至,祥抱樹而泣。祥嘗在別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還,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母於是感悟,愛之如己子.
翻譯
王祥對待他的後母朱夫人非常謙恭謹慎。他家有壹棵李樹,結的果實很好,後母壹直讓他看守那棵樹。有壹次,王祥正看守李樹時忽然起了風雨,王祥就抱著樹哭泣。王祥曾經在別的床上睡覺,後母親自前往,準備暗中砍死王祥。正好那時王祥起床,後母空砍在被子上。等到王祥回來,知道後母因為沒能殺死他而遺憾不已,因而跪在後母面前請求壹死。後母於是終於被王祥所感動,從此愛護他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壹般。
註釋
①王祥:字休征,魏晉時人,是個孝子。因為侍奉後母,年紀很大才進入仕途,官至太常、太保。 ②好:美好;優良。守:守護。指防止風雨鳥雀糟蹋。 ③時:有時。
④暗斫(zhuó):偷偷地砍殺。私:小便。 選自《世說新語 德行》 ⑤嘗:曾經。
⑥事:對待。
簡介
故事的主人公是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主人公。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征,西晉瑯琊(今臨沂)人,歷漢、魏、西晉三代。東漢末年隱居20年,仕晉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稱。這個故事講的是他和繼母之間的另外壹個感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