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學是壹本院校嗎?
目前根據教育部公開信息規定,已經沒有明確的本科壹批次、二批次概念,西南政法大學在北京、河北、遼寧、上海、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錄取批次是本科批次,所以西南政法大學在這些省市是本科院校。在其他省市(內蒙古、安徽、江西、河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藏、陜西、寧夏、新疆)的錄取批次是本科第壹批次。西南政法大學是壹所政法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設有哲學、經濟統計學、金融學、金融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知識產權、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偵查學、經濟犯罪偵查、英語、德語、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等專業,建校72年。
西南政法大學簡介
西南政法大學位於著名歷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區唯壹的直轄市——重慶,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改革開放後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重點大學,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建高校,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委托培養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
學校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成立西南政法學院,郭沫若先生題寫院名,首任院長是抗日民族英雄、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1978年,學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全國首批法學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學校現有沙坪壩校區、渝北校區和寶聖湖校區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000余畝。其中,渝北校區為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學中心,沙坪壩校區為繼續教育和幹部培訓基地,寶聖湖校區為科研和創新創業基地。
學校現設有法學學部、文新學部、政教學部、經管學部、新學科學部5個學部,有民商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經濟法學院(生態法學院)、法學院、行政法學院(監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人工智能法學院(應用法學院)、刑事偵查學院(國家安全學院)、商學院(監察審計學院)、經濟學院、外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融媒體學院)、政治與公***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3個學院,設置人權研究院、司法鑒定中心、地方立法研究院等。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法學、新聞傳播學等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經濟法學科和訴訟法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設有25個本科專業,其中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建設項目、6個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學科專業群建設項目。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8月,學校有教職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600余人,包括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壹批”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兩江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重慶市教學團隊10個。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6月,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千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46項,以李昌麒教授為首席專家的“改革發展成果分享法律機制研究”項目,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A級),是重慶市高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的突破;省部級項目627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3項;橫向課題353項,大型國際合作項目25項。
學校榮譽
近70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近30萬,是全國培養法治專門人才最多的高校。曾任或現任國家首席、壹級或二級大法官和大檢察官的西政畢業生***計53位。目前,有5位校友任中***十九屆中央委員、3位校友任中***十九屆中央紀委委員,60余位校友擔任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在全國知名高校法學院中,均有西政畢業生從事教學研究工作,許多國內著名高校的法學院院長都是西政畢業生。在中國法學會組織的七屆***70位“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評選中,先後有18位西政校友入選,占比高達26%。
南政法?學王牌專業名單2019年度?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12個(國家級+省級)
3個?選國家級?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法學、政治學與?政學、新聞學。
9個專業?選省級?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國際經濟與貿易、偵查學、經濟犯罪偵查、?播電視學、傳播學、刑事科學技術、會計學、審計學、?政管理。
國家級特?專業建設點(4個):法學專業、偵查學專業、?政管理專業、新聞學專業。
學校理念:
壹直以來,西南政法大學堅持國際化發展戰略,與“壹帶壹路”沿線在內的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180余所高校或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緊跟時代步伐爭創世界壹流大學和世界壹流學科,貫徹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推進高質量內涵發展,為國家培養造就更多優秀法治人才。
校徽含義:徽記中間形似獨角獸的陰圖,是由西南政法大學六個字的拼音中每個字的打頭字母經過巧妙的變化組合而成(頭面、雙角組成X,鼻尖為n,正面獨角為Z,右邊眼睛為f,鼻尖n加壹橫為D,雙角外層為X)。整個圖形又似包公的臉譜,寓意著法律的公正與威嚴。中間的陰圖與外圈的陽圖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關系和互補效果。
外圈的陽圖由郭沫若手寫的校名、校名的英文翻譯(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學校成立年份等***同構成。整個徽記傳承了中國民間的傳統,又緊密結合現代意識,巧妙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其含蓄抽象的圖形,郭老手書的專壹性以及羅馬字體的外文***同構成了壹個獨特、強烈、美觀、大方、內涵豐富的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