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崇文區重點小學有哪些啊?
北京市崇文區重點小學有:
光明小學:
1、學校簡介。北京原市屬重點小學,1959年建校,北京市十佳品牌小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學校,學校分三址辦學,含光明小學南院(光明路甲12號),光明小學北院寄宿部(幸福大街福光路5號,新的校址即將搬至廣渠門,條件會有較大改善),光明小學城南分校(豐臺區和義東裏4區16號)。
2、教育特色。實施“我能行”教育,在北京獨樹壹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素質教育有口皆碑,在教育界獲得諸多榮譽廣受認可,是北京市、崇文區的特色名校,也是崇文區義務教育的壹面旗幟。
3、對口接收學校。光明小學畢業的學生如果不在畢業時另考別的學校,將按照就近入學原則統壹分配到龍潭中學。
崇文小學:
1、學校簡介。崇文小學位於崇文區花市棗苑12號,緊鄰東二環和明城墻遺址公園,是北京市唯壹的公立全日制寄宿學校,擁有40多年的辦學歷史,自建校之日起就服務於外交部、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等中央單位,被稱為外交官子弟的搖籃。
2、教育特色。“以情移情”的教育理念是最大特色。崇文小學非常註重英語教學,學生口語出類拔萃。孩子最主要來源於各大部委,大家見多識廣,互補性很強。
3、對口接收學校與參考意見。孩子畢業後很分散,定向性不明顯。崇文小學基本很少對上述部委以外單位接收適齡兒童,相對封閉。該校目前不僅是崇文區也是北京市硬件設施最好的小學,學校設有溫泉,居住環境溫馨舒適,大約是每4人壹間宿舍。它是北京最知名的全日制寄宿小學,不接收任何走讀生。
前門小學:
1、學校簡介。前門小學是壹所擁有139年歷史的名校。1996年以前教育教學基礎薄弱,之後整合了若幹小學,勵精圖治,壹躍成為北京知名的特色小學。前門小學校長錢紅石成為了改革開放30年以來北京最具影響力的教育界知名人士,成為目前北京小學教育中的領軍人物。這所學校走讀、寄宿學生兼收,在北京公立小學中屈指可數,被北京評為十所最具影響力的知名寄宿小學之壹。目前的走讀部位於崇文門新世界商場西側,寄宿部位於原崇文區雙玉中街的天壇中學,2009年7月將搬入裝修壹新的新校址——原正義路職業高中(團中央對面)。
2、教育特色。學校突出“自主教育”的特色,提出“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管理的主力”的教育原則,提倡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充分信任學生,奉獻優質服務,著力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前門小學因材施教,做法獨到。該校社團發達,學生在受教育的同時,能廣泛參與社會,涉獵廣泛,愛好得以張揚,電視臺、舞蹈、繪畫、輪滑等在北京各小學中成為獨有品牌。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結合較好。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很快。2008年前門小學在崇文區教學評比中獲獎項目最多,超越崇文區所有小學排名第壹。承擔了國家“十五”重點教學實施任務。
3、對口接收學校。前門小學學生如果不在畢業時另考別的學校,將按照就近入學原則統壹分配到北京第96 中學,據了解,該校每年有超60%的人進入匯文、北京50中學、11中學、四中、二中、人大附中等學校。
培新小學:
1、學校簡介。培新小學成立於1952年,位於崇文區幸福巷4號,是崇文區壹所規模大,實力強的老校。是國家重點教改項目實施承擔單位。
2、教育特色。學校壹貫倡導在小學的六年生活中“讓每壹個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美麗的未來”。讓孩子們在完成小學六年學業,步入中學的時候,能夠具備壹個健康的身心;壹種良好的品行;壹個出色的特長;壹口流利的英語;壹手漂亮的好字;壹些必備的科技素養……培新小學教育質量過硬,附近小區居民早有口碑,科研教學實力與光明小學、前門小學屬同壹水平線。
3、對口接收學校。就近對口接收中學是北京市109中學,還有部分學生根據個人需求被其他優質中學錄取,人數每年均在超過45%。
板廠小學:
1。學校簡介。 1947年建校,校風很嚴謹,最近幾年實力增強明顯,領導班子富有年輕活力,事業心強,做事大膽富有力度,深受家長好評和熱議。
2。教育特色。遵從教育方針,立足本校,大量強化學生訓練,在應試教育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在崇文區教育考試中常有上佳表現,受到同行極大關註。
3。對口接收學校與參考意見。北京50中學。目前已準備開始非本片區戶口入學登記,請抓緊咨詢。非本片區需要交納捐資助學款,不超過2萬元。板廠小學教學力度大,課業訓練強度大,應試學習氛圍濃,學校對學生要求嚴格、學風嚴謹、訓練嚴密,請根據小孩的特點參考選擇。
壹師附小:
全面情況:1957年建校。實施“快樂教育”,獲獎較多。東校區北京市崇文區永外安樂林路17號;西校區北京市崇文區琉璃井十壹號(原210中學),在二環路以外的南城中該校是最有知名度的,默默無聞勤勞耕耘,多少年來面對參差不齊的生源,學校老師敬業愛崗,兢兢業業,教學成績始終較穩定,對口片區居民反映良好,在崇文區也屬壹流小學,教學設施中上;對口學校是北京第50中學分校等。
體育館路小學:
全面情況:主打特色是“人文、科技”,主張讓孩子培養人文科技素養,培育創新精神,不拘壹格勇於創造,幾年來已獲得社會認可,家長和同行業稱贊有加。對口接收學校是北京第50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突飛猛進,校紀校風也不錯。今後需在創品牌上作更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