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兔的發展歷史
塞北兔是利用引入我國不久的黃褐色法系公羊兔和黃褐色弗郎德巨兔(即比利時兔)作親本雜交培育而成。1978—1980年采用法系公羊兔、弗郎德巨兔兩品種二元輪回雜交的方式繁育了三個世代,留種比例由40%逐步降到10%,基礎母兔群發展到2 304只,組成選育基礎群。1981壹1985年從第二代(F3)開始,歷經5年,在雜合群內進行六個世代的選擇性自群繁育的基礎上,建立育種核心群。在此階段,根據雜合兔群的表型特征、體格指數及主要經濟性狀,按照育種方案及育種目標,通過系譜選擇、仔兔選擇、幼兔選擇、青年兔選擇和成年兔選擇等5個環節進行嚴格的選優汰劣,使群體的優良性狀逐步趨於壹致和穩定。選擇階段的留種率為10%。1986—1988年重點開展品系選育,以進壹步鞏固與加強優良性狀基因的純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