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中國化肥出口最新政策

中國化肥出口最新政策

中國化肥出口最新政策為實行零關稅制。我國對氯化鉀、硫酸鉀、復合肥等多項化肥商品不再征收出口關稅。全面取消出口關稅有利於通過增加出口以消化國內產能過剩壓力。

壹、零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壹國關境時,是由政府設置的海關不向進出口國征收關稅。

二、中國零關稅現狀及發展

隨著世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發展,關稅減讓,尤其是零關稅協議成為世界各國關註的焦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利用五年的時間已基本實現了其"入世"承諾;非但如此,中國還與某些貿易夥伴簽訂了零關稅協議,進壹步降低了其平均關稅水平。中國的零關稅機制仍處於發展初期,產生了壹定的貿易創造效應,但中國仍需更合理、更策略和更有效地發展零關稅機制,從而在全球經濟壹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中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壹直致力於逐步降低平均關稅水平,實現自己的人世承諾。目前中國的平均關稅水平雖仍高於發達國家 3.8%的平均關稅率,但與某些發展中國家相比已處於較低的水平;不僅如此,中國與某些貿易夥伴簽署的零關稅協議又進壹步降低了中國的平均關稅水平,幫助中國在雙邊或多邊貿易自由化進程中獲取更多的優勢與利益。

三、中國零關稅機制的發展建議

(壹)確立零關稅機制的動態發展觀世貿組織框架下,零關稅機制不僅包括貨物貿易"零關稅",也涵蓋服務貿易領域"零關稅"。世貿組織成立後不斷就自然人流動、海運服務、基礎電信、金融服務等問題進行談判,並相繼達成了《基礎電信協議》和《金融服務協議》,參加方均承諾不同程度的市場開放,這事實上就是服務貿易領域的零關稅協議。中國在與香港、澳門簽署的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中不僅包括貨物貿易零關稅,而且也涵蓋了有關服務領域的開放。即使在貨物貿易領域,零關稅機制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涉及零關稅的產品以及參與零關稅協議的國家都在逐步增加,而美國提出的"非農產品零關稅" 方案是涉及產品和國家最多的零關稅協議。雖然這個協議壹經提出就遭到了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反對,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全球經濟壹體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全球範圍內大規模削減關稅更是大勢所趨。零關稅和國際貿易自由化是全球經濟壹體化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結果之壹。例如,1996年當美國提出信息技術產品零關稅的概念時,其他國家都感到不可思議,但是到了1997年,就有40多個國家相繼加入了《信息技術產品協議。

(二)選擇性地發展雙邊或多邊零關稅協議應該說中國目前並不具備參與大規模、大範圍零關稅協議的能力與實力。如前所述,只有在零關稅協議各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接近或相似時,零關稅協議的實施才會為協議參與國的經濟發展帶來較大的貿易創造效應。從而為零關稅協議實施國的消費者帶來正的消費效應。目前中國的經濟結構和出口產品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中國的出口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如紡織品、服裝、鞋帽等;而發達國家最有競爭力的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如汽車、高端機器、機械產品等。世界範圍內貿易自由化的實踐也表明,全球零關稅進程都是先行業、再區域、最後全球範圍推廣的。因此,中國必須通過有選擇地發展雙邊或多邊零關稅協議來為今後零關稅機制的進壹步拓展奠定基礎和積累經驗。

(三)盡力規避零關稅機制的負效應對於處於國際分工體系下層和國際供應鏈下端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越低加入零關稅協議後所要承受的損失就越大。尤其是當壹國的國際競爭力太弱,還需要適度的貿易保護政策加以扶植的時候,過急地加入零關稅協議非但不能享受到零關稅協議所帶來的正效應,反而會使本國的幼稚產業或弱勢產業被國外成熟的產業所扼殺,同時,國內的壹些重要經濟部門也會逐漸被外資企業所控制,最終不僅喪失了國際貿易發展進程中應獲取的經濟利益,而且還會威脅到本國的經濟安全。雖然中國在某些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具有壹定的出口優勢,如紡織品、服裝、鞋帽等,零關稅計劃也可能會給這些行業帶來貿易創造效應,從而擴大這些傳統優勢行業的出口和發展,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有壹些行業,如汽車、機械制造、食品等行業並不具備應對零關稅機制的能力。此外,我們也應看到發達國家對中國優勢產業的出口產品更多地依靠非關稅措施加以限制,如美國就經常對中國的紡織品施行反傾銷措施,因此對這些產品的零關稅計劃也並非壹定給中國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

(四)合理運用非關稅措施作為零關稅機制的補充美國之所以敢提出"非農產品零關稅"方案,壹是美國目前的平均關稅水平不到5%,到2010年關稅稅率降低為零,減讓幅度不足5%;二是發達國家的關稅水平已經很低,而運用非關稅措施來限制進口保護本國國內產業的做法則使用得更為廣泛,且在做法上更為巧妙、手段上更為隱蔽。例如,OECD根據壹些發展中國家政府向WTO非農產品市場準入談判小組提交的最新的、直接的通報資料顯示,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貿易中,技術性貿易壁壘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最主要的貿易障礙,幾乎占通報總數的壹半(44.4%)。事實上,世貿組織規則並沒禁止所有非關稅措施的使用,今天的國際貿易已經進入壹個在拓展貿易自由化的同時又擁有諸多例外條款和規則,以及如何處理和設置貿易保護,尤其是如何運用非關稅措施進行貿易保護的時代。逐步降低關稅水平和取消非關稅壁壘不僅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而且是大勢所趨。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合理地使用非關稅措施。相反,在中國零關稅機制逐步發展的時候,我們更應學會合理運用非關稅措施,將保護國內市場的主要手段從關稅措施轉向世貿組織許可並在國際社會範圍內廣泛實踐的非關稅措施,如反傾銷措施、原產地規則、海關估價及裝船前檢驗等,並將采取數量限制、政府行政管理等傳統非關稅措施轉向非直接限制進口數量、但在實際上又能起到保護作用的措施轉變。必須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及允許采用的保障措施,通過建設與完善標準體系、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等方式來建立中國長期的、積極的非關稅措施戰略規劃。

(五)策略利用零關稅機制參與國際貿易談判零關稅機制是貿易自由化進程的結果之壹,也是推動區域經濟自由化發展的重要手段與途徑。目前,幾乎所有的自由貿易區談判都不可能避免關稅減讓與優惠的議題,其中多數談判都涉及零關稅問題,可見,零關稅協議已成為貿易談判中壹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從雙邊貿易便利化到區域自由貿易區、從區域經濟組織發展到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來看,全球零關稅改革也必定會成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進壹步發展中談判的焦點。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 2019 年進出口暫定稅率調整方案的通知》第二條規定出口關稅稅率自2019年1月1日起繼續對鉻鐵等108項出口商品征收出口關稅或實行出口暫定稅率,稅率維持不變,取消94項出口暫定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