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坦克為什麽用滑膛炮?

坦克為什麽用滑膛炮?

問題壹:為什麽大多數坦克都用的是滑膛炮? 1,滑膛炮可以發射高速穿甲彈,線膛炮發射炮彈的炮口初速受限制,這是膛線制約死的。而穿甲彈當然是初速越高,動能越大,穿甲能力越強。

2,滑膛炮可以發射破甲彈,破甲彈頭是壹種多用途彈頭,在坦克的正常彈藥比例裏與穿甲彈1:1。既可以用來打擊裝甲目標,又可以用來打擊工事,碉堡,而且對付非裝甲目標的效果比穿甲彈好得多。而線膛炮發射的炮彈是會自旋的,這會大大影響破甲彈的金屬射流的威力。有關破甲彈的原理妳可以上網查。

3,滑膛炮可以發射炮射導彈,同樣,線膛炮發射的炮彈旋轉,不適合發射炮射導彈。

4,本來線膛炮有優勢,就是精度高。而隨著技術的進步,滑膛炮的精度已經完全能滿足坦克的交戰距離(2000-5000米)

5,線膛炮有膛線,壽命有限,加工,維護都比較困難。使用滑膛炮可以降低後勤維護的要求。

問題二:為什麽現代的坦克普遍用滑膛炮而不用線膛炮? 坦克炮的主要任務是殲滅1~4千米以內的裝甲目標和其他堅固目標

受坦克本身的觀瞄和火控系統限制

再加上目標的情況

主要使用APFSDS(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HEAT(破甲彈)

少量使用HE(榴彈)

要求盡可能地增強炮口初速

以增強主力彈種----APFSDS的炮口動能

從而直接提高穿甲能力

E=1/2MC*C

可以看出增加彈頭速度比增加彈頭質量所提供的額外的動能要強許多

而現代坦克炮----120和125口徑----主要使用滑膛炮

就是盡可能減少炮彈與身管的摩擦

畢竟光滑的表面摩擦力要小許多

由於初速的增加

落靶散布也就有壹定程度的優化

落靶時間越短

彈頭偏離彈道的時間就越短

而100和105炮主要是線膛炮

是因為當時的冶金技術的限制

而且100和105炮的主要彈種是次口徑脫殼穿甲彈和碎甲彈

有膛線反而能夠提高更高的彈頭穩定性

至於壹般的火炮

即壓制火炮

主要是摧毀10~40千米範圍內的有生目標和集群目標

要求彈頭盡可能重

以增加破片殺傷力

而且

由於射程遠

要求彈頭有很高的精度

采用滑膛炮

彈頭甚至會在空中翻滾

只有采用線膛炮

賦予彈頭旋轉能力

才能保持彈頭飛行平穩

問題三:為什麽現代的坦克主要用滑膛炮 坦克打坦克需要使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這種彈藥炮口初速越大效果越好,滑膛炮彈藥與炮管的摩擦小,彈藥速度損失小,因此比線膛炮更適合這種彈藥

問題四:為什麽現代坦克很多用滑膛炮 坦克炮的主要任務是殲滅1~4千米以內的裝甲目標和其他堅固目標 ,受坦克本身的觀瞄和火控系統限制 ,再加上目標的情況 ,主要使用APFSDS(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HEAT(破甲彈) 、少量使用HE(榴彈) 。

要求盡可能地增強炮口初速

以增強主力彈種----APFSDS的炮口動能

從而直接提高穿甲能力

E=1/2MC*C

可以看出增加彈頭速度比增加彈頭質量所提供的額外的動能要強許多

而現代坦克炮----120和125口徑----主要使用滑膛炮

就是盡可能減少炮彈與身管的摩擦

畢竟光滑的表面摩擦力要小許多

由於初速的增加

落靶散布也就有壹定程度的優化

落靶時間越短

彈頭偏離彈道的時間就越短

而100和105炮主要是線膛炮

是因為當時的冶金技術的限制

而且100和105炮的主要彈種是次口徑脫殼穿甲彈和碎甲彈

有膛線反而能夠提高更高的彈頭穩定性

至於壹般的火炮

即壓制火炮

主要是摧毀10~40千米範圍內的有生目標和集群目標

要求彈頭盡可能重

以增加破片殺傷力

而且

由於射程遠

要求彈頭有很高的精度

采用滑膛炮

彈頭甚至會在空中翻滾

只有采用線膛炮

賦予彈頭旋轉能力

才能保持彈頭飛行平穩

問題五:為什麽現代主戰坦克的主炮為滑膛炮而不是線膛炮? 滑膛炮,就是炮管內沒有膛線,壹般這種炮的口徑不會很大,但是可以發射炮射式導彈,且造價低膽滑膛炮與線膛炮的主要區別在於膛線,而膛線的主要作用在於付予彈頭旋轉的能力,使得彈頭在出膛之後, 由於向心力的作用,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以提高命中率。

說白了 就是看重了滑膛炮的發射初速高,彈道水平穩定性好等特點,可以賦予穿甲炮彈更高的動能,在對抗愈來愈厚的坦克裝甲上具有明顯超越線膛炮的優勢。

因為現代坦克普遍裝備復合裝甲 傳統的金屬射流破甲彈 可以被陶瓷符合裝甲層 有效阻擋 所以現在坦克普遍裝備的是動能尾翼脫殼穿甲彈 雖然在射程上不及線膛炮 但在近程中的威力 更加有效 像M1A2SEP使用的XM829E1、E2貧鈾彈,初速1675米/秒 可以在2公裏距離內擊穿相當於810mm的均質鋼板

動能穿甲彈

現代坦克跑

望采納!!

問題六:為什麽現在大多數主戰坦克都用滑膛炮? 早期的坦克火炮是線 膛炮壹統天下,各國的主戰坦克清壹色的裝備線膛炮,我國的59、69、80系列坦克都曾采用過線膛炮。到了60年代,蘇聯首次在其T-62坦克上采用滑膛炮,之後西方國家紛紛效仿、不甘落後,目前世界上的陸軍大國的新壹代主戰坦克基本上都采用了滑膛炮,只有英國的“挑戰者”系列和中東的壹些小國(進口挑戰者)還在使用線膛炮。 L44/L55滑膛炮也伴隨著豹2的成功走進個各國的軍隊。

滑膛炮之所以受各國青睞,主要是因為其相對於線膛炮有很多的優勢:

1、首先是滑膛炮沒有膛線,其生產工藝簡單、價格低廉,同時由於沒有了膛線磨損,使其炮管壽命要長於線膛炮(當然滑膛炮的高膛壓抵消了部分壽命方面的優勢)

2、滑膛炮由於沒有了線膛炮因膛線根部應力集中而容易產生裂紋的問題,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壓,這樣對提高彈丸初速和射程有很大的幫助,而線膛炮要想獲得高炮口初速必須付出更高的膛壓、更長的身管長度、更大的膛線磨損,而這些對於坦克炮來說都是有極限的。

3、為了使線膛炮也能發射APFSDS,有的國家裝備了滑動彈帶,使APFSDS可以不旋轉。但是這種結構密封性不好,加上膛壓上的差距,很難獲得象滑膛炮那樣的高炮口初速。我國的125滑膛炮的炮扣初速已經接近了1800米/秒,而英國挑戰者2上的L30的炮口初速只有1500米/秒左右。而更高的炮口初 速對於現代的APFSDS(動能彈)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線膛炮雖然缺點明顯,但是也有它自己的優勢:

首先便是線膛炮幾乎可以發射現有的所有彈種,而滑膛炮的主要彈種還只有APFSDS和HEAT兩種。而線膛炮發射的的榴彈對戰場上各種硬性的軍事目標有較大的破壞威力,而APFSDS和HEAT的效果卻不理想。因此線膛炮在面對戰場上多種作戰任務時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其次便是線膛炮發射的炮彈在飛行中是高速旋轉的,而旋轉可以保持軸向的穩定性,而且受氣流/風的影響較小,

因此彈丸更容易保持方向穩定性,遠程攻擊時精度更高--這對於破甲彈和榴彈來說尤其有利。而滑膛炮由於是通過尾翼保持穩定性的,因此在遠程攻擊時精度要比線膛炮差壹些。

通過以上的簡單介紹我們可以看出線膛炮和滑膛炮各有優、缺點,但是隨著復合裝甲和反應裝甲的快速發展,現代主戰坦克抗金屬射流(破甲彈、反坦克導彈憨的能力已經得 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成了現代西方主戰坦克的最主要彈種,而在發射APFSDS方面滑膛炮要有很多優勢。同時坦克火炮屬 於直射武器、彈道低伸,反坦克作戰是其首要任務,而遠距離火力壓制應該是炮兵的任務,此外現代滑膛炮也可以發射尾翼穩定榴彈,所以線膛炮原有相對於滑膛炮的優勢已經不是十分明顯了。在各國新壹代主戰坦克中只有英國、中東國家的挑戰者系列坦克和印度的阿瓊采用了120mm的線膛炮,其他國家無壹例外的采用了滑膛炮,有報道說英國也有計劃未來用本國的滑膛炮或德國的L55來替換挑戰者2上的L30線膛炮。因此可以說未來用滑膛炮取代線膛炮是大勢所趨。

問題七:為什麽坦克壹般都采用高壓滑膛炮 高壓是為了給炮彈更大的動能,從而有更高的初速

用滑膛是因為滑膛炮與線膛炮比,炮彈有更高的初速。

問題八:坦克用滑膛炮和用線膛炮有什麽區別嗎? 線膛炮有膛線,射程遠,精度高,但初速較低,穿甲能力較弱,所以現代主戰坦克中只有英國的“挑戰者”2仍使用線膛炮(據說都要換了);滑膛炮沒有膛線,膛壓高,初速高,穿甲能力強,但遠距離上精度沒有線膛炮高(線膛炮的炮彈是旋轉著飛出去的所以精度高),世界大多數坦克都用滑膛炮。

問題九:坦克的滑膛炮怎麽保持炮彈的精度 滑膛炮不代表就非常不準,因為坦克使用坦克炮都是直瞄視距內的目標,距離都是較近的,在這個距離內,滑膛炮也能保證至少不太差的命中率。而線膛炮相比滑膛炮的優點最大的當然就是命中率。但命中率的差別在特別遠的距離才會變得很明顯。所以在遠距離射擊的榴彈炮中,就都是線膛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