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南極區域是如何發現白堊紀早期怪異恐龍殘骸的?
在大陸漂移假說被提出之前,大家都認為南極是壹個不毛之地,畢竟嚴酷的低溫限制了巨大生物的發展。但是大陸漂移假說卻為南極曾經存在生命,畫上了壹個讓人著迷的符號。而在之前的研究當中,其實這個符號已經得到了證實,因為工作人員在南極洲已經發現了恐龍殘骸。殘骸存在的時間大概是在1.1億年到1.07億年之間。當時正處於白堊紀早期,所以很多專家都推測,最起碼在那個時候,南極還是適合恐龍生存的。
而且氣候必須溫暖,因為想要讓恐龍生存,就必須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作為當時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存在恐龍,每天要消耗很多的食物,所以當時南極很可能在赤道附近。這次被發現的恐龍前肢短小,爪子特別的小,整個身體看起來比較的小巧。當時很多人認為他是翼龍,但後來在研究中人們發現他應該跟霸王龍屬於近親物種。
不過後來對這只殘骸進行建模分析以後,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只恐龍其實已經有了像鳥類進化的征兆。因為在它成熟期之後,他的牙齒逐漸的脫落,開始形成了鳥類才具有的角質喙。所以生物學家推測這只恐龍可能是鴨嘴獸的祖先,雖然跟霸王龍屬於親戚,但是這只恐龍看起來攻擊力並不強。
但是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這只恐龍的骨骼竟然跟我們境內發現的骨骼化石有壹定的相似之處。而且歷史可以追溯到更為久遠的侏羅紀時期。這個時候古生物學家認為之前的判斷都出現了差錯,這只恐龍不僅是霸王龍的引擎,而且是壹個大型食肉動物。只不過後來因為大陸漂移,這只恐龍生存的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才導致他慢慢的進化,成為了我們看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