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技術國產價格,動輒優惠3萬多,這些家轎值得買嗎?
由國內車企和海外車企合作,在國內生產銷售海外品牌車型的合資品牌大家見得多了,但是由國內車企和海外車企***同創立的新品牌大家又是否了解呢?這些汽車市場上的“混血兒”造的車又是否值得購買?
這些由海外車企與國內車企合作創立的品牌大多是為生產更親民的車型而生,比如分別由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推出的思銘和理念,就是其中兩個很好的例子。在2012年,本田將第九代思域帶到中國市場時,東風本田推出了全新的“合資自主品牌”思銘,其推出的首款車型正是基於已停售的第八代思域打造,底盤結構與動力系統都與第八代思域保持高度壹致。此外,由於思銘采用了與美版思域基本壹致的外形設計,因此思銘推出後也吸引了眾多改裝愛好者的關註,以思銘為基礎改造出“高仿”思域Type?R。
由於技術底子足夠優秀,加上“情懷支持”,思銘在推出的前幾年確實獲得了成功。
而廣汽本田推出的理念則是基於已停產的本田思迪(City)打造,在對思迪的外形進行少量修改後改以“理念S1”的名稱進行生產和銷售。
與完全“復刻”思域的思銘壹樣,理念S1同樣沿用了本田思迪的動力系統和底盤設計,但是當妳6.98-9.98萬元的售價明顯低於當年9.38萬元起售的思迪。
不過和曇花壹現的思銘壹樣,理念S1也因技術老舊而最終停產,在進行了壹次外觀改款之後,於2014年停產。
如今,思銘和理念品牌旗下還有新車型推出,它們分別是基於本田XR-V和繽智打造的X-NV和VE-1。
相比於本田專註延長某款特定車型的生命,東風汽車與日產合作創立的啟辰似乎要更嚴謹壹些。啟辰品牌於2010年成立,多年來推出了眾多結合日產現有技術,有啟辰進行設計和生產的實惠車型。
從小型掀背車R30到緊湊型轎車D60,甚至是日產Leaf的國產版本e30“晨風”,啟辰旗下已擁有非常豐富的產品,而且都同時擁有日產提供的成熟技術和價格低廉兩大優勢。
相比於剛剛創立時濃郁的“日產感”,如今啟辰推出的車型已經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設計風格,如果妳想購買壹款技術可靠、性價比高的家用車,那麽啟辰壹定是壹個好選擇。
在近年新鮮登場的捷達也和啟辰有著眾多相似之處,大眾捷達稱得上是國內影響力最強的合資車型之壹,它甚至成為了中國合資汽車的代表。因此,大眾與壹汽合作,將捷達從壹款單壹車型升級成了壹個品牌。
作為壹個大眾集團旗下的新品牌,捷達可以運用大眾現有的各種技術資源開發車型,從車架到動力系統,捷達推出的車型都擁有純正的大眾血統;而與此同時,已經上市銷售的VS5與VA3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8.48-11.28萬元和6.58-9.28萬元,這樣的價格可買不到壹款同等配置的大眾車型。因此,捷達品牌推出的這些車型都擁有超高的性價比,甚至可以說是大幅降低了普通消費者購買大眾車型的門檻。
與上述品牌以“性價比”為優勢,主推同級實惠車型相比,戴姆勒與比亞迪合作創立的拜騰似乎要顯得更硬核壹些。騰勢旗下車型均為獨立研發,可被視為是戴姆勒在中國市場開發新能源車型的嘗試。
不過,由於造型太奇特、售價較高昂,騰勢推出的第壹款量產車型並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市場表現,但是他們確實給國內消費者看到了中外車企合作的新方向。
現在,騰勢被正式並入奔馳銷售體系,其最新車型騰勢X采用奔馳負責造型設計、比亞迪負責車架與動力系統技術的合作研發模式,雙方***同打造了壹款“豪華版”的比亞迪唐。鑒於目前比亞迪新能源車型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消費者認可度較高,且奔馳負責的外形設計也表現出色,相信騰勢X也有機會在市場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由中外車企合作創立的品牌其實不算少,但如今仍活躍在車市當中的實屬少數;海外廠商提供的技術固然富有吸引力,但若想“長期生存”甚至“越做越好”,還得看車企是否願意用心做車,最終產出的作品是否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