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壹般壹些自媒體工作室的經營項目是怎麽收費的?

壹般壹些自媒體工作室的經營項目是怎麽收費的?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筆者從事自媒體行業5年多,曾組建珠海當時最早的公眾號代運營團隊,對這個問題有不少親身體會。

這裏其實可以拆解為兩個問題:“自媒體工作室的盈利方式有哪些?”“自媒體的業務是如何收費的?”

自媒體狹義上來說是公眾號,廣義上來說包括微博、各類媒體號、喜馬拉雅、抖音短視頻等都算是自媒體。無論選擇何種呈現方式或平臺來做自媒體,其盈利的底層邏輯都是相同的,即先通過內容運營把粉絲流量給經營起來,再通過對應的“目標物”做付費轉化。

主流的盈利方式有這四種:1廣告、2電商變現、3付費社群、4知識付費,如果是工作室還會衍生出代運營、品牌包裝、IP授權合作等業務。

從收費上來說,根據自媒體影響力的大小和服務內容的差異,價格各有不同。

1以咪蒙為例,其頭條投放軟文廣告的刊例價達到80w/條,次條是40w/條,在其的公眾號還沒註銷前是現象級的存在;

2電商變現以“壹條”為代表,走的是精品好物推薦的路線,主打家居生活類用品,自2016年下半年開啟電商業務以來,壹條如今的電商營業額壹年能達到10億元;

3做付費社群最開始是羅輯思維掀起的浪潮,其最開始招募鐵桿會員的壹年費用是1200元,後續幾年各類垂直領域的付費社群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能收取2w/年的年費;

4知識付費的元年在2016年,當時值乎、分答等不同模式的知識付費類產品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而後喜馬拉雅、得到、混沌大學等平臺唱主角,再到現在的各類公眾號在千聊、荔枝微課和小鵝通上上線自己知識付費產品,這壹盈利形態逐漸成為自媒體最重要的變現方式之壹。

至於代運營的收費和品牌包裝類的定價則視工作室的規模來定了。總之,自媒體的變現盈利方式是多樣的,不會是單壹的某壹種。同時,這個行業屬於快速變化創新的行業,很值得花專門的時間去研究。以上幾點,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