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代中日關系史中得到的歷史經驗與教訓有哪些
1、上層國家建築,19世紀60年代,被黑船撬開國門的日本走上了改革的道路,這場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的明治維新,使日本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日本自此推翻建立了新政府,推翻了長久以來的幕府統治,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此後壹段時間的中日關系無疑是十分惡劣的。當時處於閉關鎖國中的中國依舊是落後世界潮流的國家建築,中日兩者的力量懸殊,幾乎決定了這場拉鋸戰的成敗。那時的中日關系,已經從日本對天朝大國的崇拜與效仿轉變為中國單方面的受壓迫與妥協。從這方面來看,我們的政治與國家建築也應該與時俱進,符合國家的國情,完善自上而下的系統,這壹點是民間人士所做不到,需要正確的策略與方針才能完成的。今天中日局勢的僵持,與日本不穩定的政局也是很有關系的,不穩定的上層建築必然會帶來各種不穩定的國家或國際局勢。
2、社會變革,日本於近代演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其實是適應了當時的時代潮流的壹個很幸運且重大的轉變,符合了生產關系的變革日漸崛起的工商業階層的要求。顯而易見的,當時的中國過於陳腐落後,直至上個世紀20年代後,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傳入中國,後來又有毛澤東思想的補充,中國的社會變革由資本主義萌芽到轟轟烈烈地崛起了,可以說,形勢才終於有了逆轉,由苦苦掙紮到在戰場上奮勇向前,政場上爭取利益,這時候的中日關系不再被日本單方面的主導而有了空間。現在的中國與日本,由於國情與國家性質的不同,幾乎都將自己視為這壹場政治戰的主導者,釣魚島事件沸沸揚揚,國人認為理所當然,而日本人又對於遊行砸車行為不齒,這是經歷過不同的社會變革所造成的結果。當代,不管想在任何緊張的局勢中獲得主導,社會大流的轉變與發展不容忽視。
3、日本近代崛起最大的誘因就是近代國際局勢的變化。第壹次工業革命後,西方國家紛紛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也立刻融入了世界大局,七七事變之後,日本實際上是受到了西方國家和美國的支持的,因為當時的國際主導就是法西斯的侵略軍國主義。抗日戰爭的打響並最終勝利,很大原因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壯大,在當時蘇聯和英國等國的幫助下完成了民族的反抗,第壹次在中日關系中取得了主導權。目前的中國,絕對是將國際局勢和外交和平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的,釣魚島事件鬧到如今,美國已經宣稱並不公開站隊或介入釣魚島主權紛爭,可以得見,國際局勢在緩慢的,但不容忽視的發生了改變,如今想要維持和平或更占主導的中日關系,就勢必不能忽略國際上的呼聲,要緊跟大潮甚至引領大潮,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國家建築,社會變革及國際關系,這些近代中日之爭中極其重要的因素,處理現下事務的良好借鑒。但其實無論如何,無論中日關系如何發展,近代中日之爭給最大的教訓就是和平的可貴和戰爭的殘酷,今天必須謹記這壹點,以相對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才是現代中日建交的最優先途徑。
二、參考課程:/course/844745.html
近代中日關系史研究:王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