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無私奉獻的名人故事

無私奉獻的名人故事

壹、詹天佑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壹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 京張鐵路 。

(2)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 京張鐵路 。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

二、袁隆平

袁隆平他是壹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壹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註於田疇,淡泊名利,壹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 楊善洲 他好書記 楊善洲 退休後義務植樹22年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三、諾貝爾

(1)諾貝爾是安全炸藥和無煙火藥的發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藥上。研制成功後,贏得了大量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1896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傑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2)服在遺囑中說:“這獎金不論國籍、人種和語言,只發給確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諾貝爾為科學奉獻了壹生,諾貝爾獎則永遠地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四、鄧稼先

(1)1850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回國,祖國張開溫暖的雙臂迎接這位“娃娃博士”,鄧稼先沈浸在青春的歡樂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歷史風雲變幻,祖國面臨核大國的威脅。

(2)鄧稼先毅然接受開拓祖國核事業重任,離別妻兒,隱姓埋名,走向大戈壁。從此,他從物理學界的講臺上消失了。20多個春秋過後,頭發裏夾著大戈壁沙粒的鄧稼先回來了,“兩彈元勛”的美名才開始傳揚,鄧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現在普通人的中間。

五、茅盾

(1)我國著名文學家茅盾先生日常生活簡樸,他把稿費省下來,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解放前他曾以稿費支援過貧病交加的進步作家。

(2)1957年,桐鄉縣創辦《桐鄉文藝》,因缺少經費,他立刻捐款300元;1958年,故鄉創辦壹所民辦中學,他聞訊後資助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