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顧剛的背景資料

顧剛的背景資料

顧剛教授在Nature Materials,Nano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著名國際期刊發表論文近50篇,最高單篇(第壹作者)他引200多次,申請美國國家專利近十個。在Nano Letters發表的論文被大篇幅地引用到專業教科書《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As Gas Sensing Devices》中。是Small,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國際著名期刊的審稿人。

顧剛教授得到國際高度評價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包括:(1) 富勒烯材料線性和非線性光學性質的系統研究;(2)高產出率的單壁納米碳管的汽相合成。國際上首次發現氫氣在納米碳管汽相合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發現合成納米催化劑的新方法,基於該方法的專利申請得到了美國專利局的授權(US Patent 7, 235, 159);(3)基於納米器件電極的功函數變化的化學傳感器。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用納米器件電極功函數的變化來測量氣體和生物分子的概念,並得到了實驗證實。基於該概念的專利申請得到了美國專利局的授權 (US Patent 7, 052, 588);(4)國際上首次發現了V2O5納米纖維驅動器。成果發表於《Nature Materials》。《Nature Materials》在同壹期發專文介紹了這個創新性的成果。該論文被各國的科學家廣泛引用。

顧剛教授在MSA (Mine Safety Appliances傳感器、安全儀器方面國際領先的跨國公司) 研究開發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組織包括初級科學家、測試人員、技術員和操作員組成的團隊,優化薄膜合成過程和工藝,生產出高質量的薄膜型氣體傳感器並進入市場;(2)用新型Al2O3提高了催化燃燒型氣體傳感器的抗毒化性能;(3)用MEMS技術降低了氣體傳感器的功耗;(4)制備了高選擇性的NH3氣體傳感器;(5)首次用WO3新型材料進行氣體傳感器產業化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