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蝸牛撒鹽虐待動物的罪名成立嗎

蝸牛撒鹽虐待動物的罪名成立嗎

最近聽說了這樣的壹則新聞,壹名26歲的大學生理工博士因為用鹽殺死三只蝸牛,被人舉報,致其被警方以虐待小動物的罪名逮捕。

這件事情壹出,在廣大網民中引起軒然大波,有人說警方未免小題大做了,蝸牛是害蟲,怎麽殺害蟲反而定罪了,許多網友戲稱,那麽以後打死壹種蚊子蒼蠅都要小心了。

在這裏先給大家科普壹下,為什麽鹽能使蝸牛致死。

蝸牛首先是壹種軟體動物,在其外表層有壹層保護層粘液,以保持身體濕潤,有利於正常呼吸,然而壹旦遇上鹽,由於鹽中含有大量的鈉離子,適量的鈉離子能維持細胞內正常的滲透壓,然而壹旦濃度過高,細胞內的水分將會往外滲透,這個時候就會導致細胞缺水而死亡。蝸牛因為遇上鹽,保護粘液被吸收殆盡,從而導致蝸牛因為缺水而幹死,這是極其殘忍的壹種死法。

香港近年來壹直在完善香港法律,關於《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更是在2019年引入“謹慎責任”,為了加大對虐待動物者的懲罰,法律規定的最高可判4~10年並處以200萬港幣的罰款。

這件事不免引來壹些吃瓜群眾圍觀,害蟲不是應該被清除的為什麽還要定罪,但是也從側面反應了香港政府對於保護小動物,對於法律執行和嚴懲的決心。

蝸牛雖然不是什麽起眼的動物,還被冠上以害蟲的名頭,但是同樣生存的大自然的理想天地下,為什麽就要剝奪它們生存的權利,而且這位理工博士生擁有高文憑和智商的社會精英,要用這種極其殘忍的方式來殺死壹只與我們生活沒有絲毫相關,沒有構成威脅的小生物。這件事側面反映了這位博士生扭曲的心靈和價值觀,試想對待壹個柔弱的小動物就有如此的殘忍,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的其他方面,想必也是如法炮制。

香港政府的做法無疑是為社會敲響了壹記警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蝸牛雖小,它們的生命取決於大自然的選擇,任何人沒有權利去剝奪。

人類作為大自然的生命***同體,任何的生物都有生存的權利,小到壹只螞蟻昆蟲,大到壹只北極熊,近年來許多動物都因為人類的種種不當行跡而失去了寶貴的家園,可能很多年前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但是現在大自然的資源和環境被肆意破壞,導致了他們難以獲取食物或者環境的影響,瀕臨滅絕。

北極熊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說明,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最後壹座冰川開始融化,北極熊失去了寶貴的棲息地,導致北極熊被迫遷徙,食物的短缺,加上環境的變化,導致了北極熊的數量越來越少,人類越來越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著大自然的生物,同時也影響著我們自己。

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繁,這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的警鐘,雖然壹只昆蟲螞蟻在我們看來不起眼,缺也是大自然生態體系的壹部分,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不要因為壹點小的善舉而不去做,也不要因為壹點不起眼的破壞而覺得無所謂,大自然給予每個生物同等的生存環境,作為高級進化的人類更應該以聲作責,保護好我們的同胞,保護好自然,否則就是與大自然為敵,與人類自己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