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餃子女子來源
日本的餃子女子是什麽樣的料理呢?餃子女子是怎麽來的呢?跟著來看看吧!歡迎閱讀。
日本的餃子女子來源
要說日本人最喜歡的中華料理,那非餃子莫屬。中華料理並非中國菜,而是符合日本人口味的具有中國菜神韻的壹種料理形式。日本人創造出了壹些諸如“天津飯”之類的天津人從 沒吃過的中華料理,餃子自然如此。日式餃子類似於煎餃,但與中式煎餃相比皮更薄,豬肉糜和上卷心菜(沒有看錯是卷心菜)、大蒜、韭菜是最常見的日式餃子餡。
與我們將餃子作為主食不同,皮薄的日式餃子大多是拉面店或者中華料理店的配菜,我們在“豚丼”壹文裏也提到過,在日本年輕女性眼裏這些店都是壹個人進門去吃會覺得有些害 羞、“女人味”不太足的店。可最近,餃子卻在日本年輕女性中形成了壹股熱潮,按照日本人“○○女子”的造詞習慣,這群愛吃餃子的女生便是“餃子女子”。
能受到“餃子女子”歡迎的餃子店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專做不放大蒜、韭菜等“重口味”餡料的餃子店。其實不少日本年輕女性不常吃餃子並非覺得餃子不好吃,而是在意吃 完餃子後的口臭(日式餃子確實口味要比中式餃子來得沖)。第二類則是菜單豐富提供各種餡料的餃子店,泡菜、鵝肝、松露……看到這些食材妳的第壹反應或許是“這也能做餃子餡?”但它們 確確實實是令“餃子女子”趨之若鶩的新式餃子。
“餃子女子”的增加與在日本興起的“B 級美食”(即地方美食)風潮也不無關系。或許我們有些難以理解這種微妙的文化差異,但倘若壹個日本女生說自己愛吃餃子或多或少會給人 壹種“這姑娘有點像中年大叔壹樣不在意形象”的印象。可現在卻不同了,宇都宮餃子是可以說是日本最有名的“B 級美食”之壹,哪怕這道料理再豪邁但只要冠上“B 級美食”的名號就變 得時髦起來,女生們吃餃子的心理也從擔心被別人認為不夠有女人味變成了吃餃子是件時髦的事兒。
店家們也摸清了“餃子女子”的小心思,餃子店的裝修就像咖啡店壹樣註重氛圍,配著拉面、米飯吃餃子有點糙?那就吃口餃子品再壹口紅酒。以東京壹家名叫 “GYOZA SHACK” 為例,這家店自稱是“能令人心生愉悅的自然派餃子店”,壹般日本人吃餃子時會蘸放入辣油的醋,可這家店卻用紅酒、芥末、檸檬油、香菜油來做蘸醬。“GYOZA SHACK” 更是考究, 選址獨棟小木屋,柔和的燈光讓人不由得產生自己或許在吃意式家庭料理的錯覺。
1/2日本最大的餃子連鎖店“餃子的王將”自然也不願意讓女性客源白白流走。“餃子的王將”就於 2 月 19 日宣布 3 月 3 日(日本女兒節)要在京都開設壹家概念店。這家店邀請女 性設計師以 “Japanese Casual” 為理念進行設計,更請來營養師來設計指導更註重膳食平衡的菜單。壹般吃壹頓“餃子的王將”人均花費 1000 日元左右,對於這家提供點心、紅酒、雞 尾酒的概念店,“餃子的王將”的期望值是:晚餐時的人均消費額達到 3000 日元。
因為太喜歡吃餃子,2015 年 8 月壹位踏遍日本 100 多家餃子店只為尋找心中美味的“餃子女子”玉城 chiharu 把自己的吃餃子經歷出版成書,取名《餃子女子 No Gyoza, No life!》(“Gyoza” 為日語裏餃子的發音),在日本亞馬遜的評論裏甚至有“餃子女子”表示“想照著這本書的推薦出門旅遊去了”。從前日本女性三五好友小聚時大多會選擇咖啡店喝下午茶 ,現在她們多了壹個選擇——去像咖啡店壹樣精致的餃子店,盡管這樣的餃子店有些超乎我們的想象。(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陳思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