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長沙會戰的戰役經過
大雲山地區戰鬥
大雲山地區的戰鬥是本次會戰的前奏,但持續了10天。
大雲山位於新墻河以北數公裏處,海拔960米,是第九戰區的重要前進陣地之壹,山頂由第4軍1個加強營守備,其西側為第4軍第102師第306團,東側為第58軍新編第11師的1個步兵營。會戰前守軍不斷派出小部隊向日軍後方襲擊,破壞其交通設施。
日軍第11軍為準備實施“加號作戰”,掩護其主力向新墻河以北集中並隱蔽展開、占領較大的渡河地帶,命令原在嶽陽地區擔任守備的第6師團對大雲山進行掃蕩,解除這壹側後威脅。9月7日晨,第6師團第23、第45聯隊在航空兵支援下從忠坊向大雲山北側雁嶺、詹家橋展開進攻,遭守軍阻擊後向東南側迂回;其第13聯隊向大雲山西側進攻,與守軍第102師發生激戰。這時,第27集團軍發現鄂南鹹寧地區日軍第40師團向湘北調動,判斷是與第6師團換防,日軍向大雲山的進攻,是換防前的例行攻勢。於是於7日18時命令第4軍確保大雲山,命令第58軍派出部隊協同第4軍作戰,並命令第20軍準備從通城向西側擊日軍,乘日軍換防時給以打擊。
1941年(民國三十年)9月8日至9日,日軍第6師團主力繼續向大雲山東側猛攻,守軍雖奮力抵抗,但因日軍兵力、火力均處於優勢,堵擊無效,乃棄守大雲山。10日,第6師團主力認為已完成掃蕩任務,撤離大雲山,向桃林方向集結,其第13聯隊則在甘田、團山坡附近被中國第102師和第59師壹部所阻,陷於苦戰。同日,中國第58師收復大雲山陣地,向大雲山增援的第37軍第60師亦已到達戰場,第27集團軍遂命新編第10師、第59師、第60師包圍並殲滅當面日軍,定於次日拂曉開始攻擊。11日,正當這3個師與第13聯隊激戰時,由鹹寧西進的日軍第40師團重松支隊(以1個步兵聯隊為基幹組成)趕到甘田,接應第13聯隊向草鞋嶺撤走。12日至14日,中國軍隊繼續向重松支隊展開進攻,雙方在甘田、團山坡的狹小區域內互相爭奪,傷亡均重。此時第九戰區仍未判明日軍進攻長沙的企圖,依然認為日軍向楊林街以北的甘田進攻是掩護其撤退的動作。如薛嶽14日致蔣介石電稱:日軍“掃蕩我大雲山後,南渡新墻河竄擾。經判斷敵又師上高時第33師團以進為退之故伎”。
15日,日軍又以剛從贛北開來的荒木支隊增援,戰鬥極為激烈。這時,第九戰區發現日軍已有4個師團以上的兵力集結於湘北,方發現日軍有即向長沙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跡象,遂令第27集團軍主力向新墻河以南轉移,大雲山戰鬥至此結束。
關於大雲山戰鬥,日軍戰史中有如下記述:在會戰發起前,第11軍“曾令第6師團掃蕩了橫亙於開闊地東側的大雲山(標高1000米),因兵少山大,不僅沒有收到多大戰果,反而於9月10日引出了重慶正規軍4個師的大攻勢。按照作戰部署,那壹帶被指定為第40師團負責掃清的開闊地。該師團自11日逐次進入,突然與上述之重慶軍不期遭遇,各部被迫陷入苦戰。15日夜,日軍才得悉這壹情況,立即把荒木支隊投入戰鬥,吃到了沒有預料到的苦頭。”
新墻河地區戰鬥
1941年(民國三十年)9月17日,由各地調往湘北的日軍已全部集結完畢,進入進攻出發地位。由於接受了第壹次長沙會戰時兵力分散的教訓,阿南惟幾將進攻部隊並列部署於狹窄的正面,以期進行縱深突破。44個大隊及322門火炮和迫擊炮展開於新墻河以北僅20公裏寬的正面上。僅派獨立混成第14旅團第63大隊(平野支隊)乘船溯湘江南下,進攻青山、營田,掩護其右側翼,並策應正面主力作戰。各部隊進攻出發的具體位置是:第14旅團63大隊位於嶽陽附近,第4師團位於三港嘴北側,第26旅團(早淵支隊)位於青風驛附近,第3師團位於筻口附近,第6師團、獨立混成第14旅團的步兵第62大隊(江藤支隊)位於草鞋嶺附近,第40師團位於馬家橋附近,第33步兵團(荒木支隊)位於甘田附近。
第九戰區在新墻河南岸的守軍為第4軍的第59、第102、第90師和第60師(由第37軍配屬),大都是經過大雲山戰鬥、於18日拂曉前才從新墻河北岸撤回而倉促進入陣地的。第58軍、第20軍奉第27集團軍的命令加入新墻河南岸布防,尚未到達指定位置。
9月18日,薛嶽根據預定的在汨羅江兩岸與日軍決戰、反擊而殲滅日軍的計劃,命令第37軍(欠第60師)守備浯口至駱公橋之線;第99軍的第99師守備絡公橋以西、營田至湘陰之線;第92師推進於三姐橋以北,占領陣地,統歸第37軍軍長指揮,堅決阻擊日軍;第26軍主力即由瀏陽開赴金井附近;第72軍改調平江,準備作戰。隨後,第九戰區又命令第27集團軍各軍向汨羅江以北日軍側背的長樂街、磨刀石、歸義、新市等地攻擊,遲滯其南進;命令第26軍由金井向甕江推進;令在衡山、淥口的第10軍即向高橋、金井壹帶開進。
18日拂曉,日軍發起全線攻擊,在炮兵、航空兵火力支援和戰車協同下強渡新墻河。第4軍各師憑借既設陣地抗擊日軍。第102師正面抗擊日軍第4、第3、第6師團的集中攻擊,戰鬥尤為激烈。數小時後,日軍渡河成功,突破守軍第壹線陣地。第4軍乃轉入長湖東、西第二線陣地,繼續抵抗。日軍第3、第4師團及早淵支隊沿粵漢鐵路兩側地區迅速向南突進,第3師團壹部迂回至第4軍側後。日軍平野支隊也搭乘海軍艦艇沿洞庭湖東側前進至湘江口的青山附近登陸,與主力協同,向該方面守軍第99軍展開進攻。至16時,第4軍第二線陣地又被日軍突破。該軍軍長歐震鑒於日軍兵力占優勢,攻擊猛烈,且有空中支援,正面阻擊已不能奏效,遂令各師逐次掩護,向關王橋以東山地轉移,占領有利陣地,以便於爾後機動或側擊日軍。
同日22時30分,第九戰區為加強湘北方面主戰場力量,令第72軍從修水、三都地區西進至通城附近,並指揮暫編第54師,準備擔任該方面的反擊作戰;令第20軍(缺暫編第54師)進至王安屋、朱公橋方面,協同第58、第4軍向西側擊渡河南進的日軍。
19日,第20軍由桃樹港向朱公橋疾進,黃昏到達指定位置。第58軍在高家橋附近與當面日軍激戰。第4軍第59、第60、第90師陣地均遭到日軍第40師團攻擊,激戰竟日,雙方仍在對峙中。日軍第4、第3、第6師團快速向南突進,傍晚分別到達汨羅江北岸的石頭鋪、長樂街附近;第6師團還以壹部從磨刀石渡河,與南岸守軍第37軍在顏家鋪、浯口壹帶交戰。這時,第九戰區在汨羅江南岸擔任守備的部隊只有第37軍(轄第95、第140師)和第99軍(轄第92、第99、第197師)。
20日,軍事委員會電令第九戰區固守湘江兩岸及汨羅江南各既設陣地,加強抵抗,保持主力於外翼,力求攻擊敵之側背;令第三、第五戰區乘虛向當面敵人攻擊,以策應第九戰區作戰。同時令第六戰區向荊州、宜昌地區日軍積極襲擊,相機收復宜昌。23日開始實施。軍事委員會除明確將第10、第26軍撥歸第九戰區指揮外,還命令從第六戰區抽調第79軍、從第七戰區抽調暫編第2軍增援第九戰區。
但第九戰區9月18日發給各集團軍、各軍的電報被日軍特種情報部門竊收並破譯後送交第11軍。該軍原定沿長(沙)嶽(陽)公路突進至汨羅江南岸後將主力第3、第4師團使用於戰場西部(即湘江方面),當獲悉第九戰區以4個師守備汨羅江既設陣地,而將主力置於戰場東部的甕江等地側擊日軍的情報後,立即改變原定部署,令第3、第4師團逐次轉向浯口、甕江東側地區,令第40師團、第6師團從東面山地迂回,對中國第37、第26、第10軍形成合圍態勢,予以殲滅。當日,日軍第4、第3、第6師團及早淵支隊從駱公橋、新市、磨刀石、浯口等渡河點強渡汨羅江,突破第37軍前進陣地。守軍向主陣地撤退。日軍第40師團配屬荒木支隊,擊退第4軍側擊後,留江藤支隊掩護補給線,主力轉向新官橋、甕江以東地區,預定經平江迂回南進。9月22日,日軍在航空兵支援下向第37軍主陣地攻擊。雙方激戰3天。至24日,日軍第3、第4師團突破守軍主陣地,將第95師、第140師包圍。第37軍奉命向麻林市突圍轉移,傷亡甚重。
21日,當天出現日全食,日軍官兵心裏蒙上了濃重的陰影。 日軍第6師團從浯口向甕江北側轉進,與剛剛到達戰場的中國第26軍遭遇。日軍憑借優勢兵力節節進逼,向第26軍第44師右翼包圍。第26軍令第32師向浯口日軍後方攻擊,適與第3師團後續部隊遭遇,激戰至23日,第32師傷亡較大,被迫後退。第26軍各師有被分割危險。第九戰區令第26軍以蒲塘為中心,各師靠攏,阻擊日軍。第26軍立即調整部署,令第32、第41、第44師在蒲塘四周構成環形防禦。
24日,日軍第40師團也加入對第26軍的攻擊。
25日夜,日軍從東正面和南正面突入第26軍陣地。第26軍又奉戰區命令向金井東南地區轉移,與由平江南下的第72軍協力作戰。
這時從衡陽、淥口北上的第10軍(轄第3師、預備第10師、第190師)已到達戰場,奉命在高橋、金井、福臨鋪壹線占領陣地。9月24日,由浯口附近突圍南進的第37軍第140師轉移到金井附近,日軍第3師團沿長嶽公路尾追而來,日軍第6、第40師團也繞過第26軍右翼進至金井附近,與第10軍遭遇。24日上午,日軍第3師團、第6師團在航空兵支援下,分別向第10軍的預備第10師、第190師發起攻擊。25日,日軍第3師團占領福臨鋪。第4師團、早淵支隊也已趕來,開始向第10軍第3師展開進攻。戰至26日,第10軍各師陣地先後被日軍突破,金井、栗橋失陷。該軍壹部向金井東北日軍後方轉進,主力奉命向撈刀河以南榔梨市轉移,收容整頓。
在此期間,第27集團軍所屬第4、第20、第58軍曾奉命向日軍側後攻擊,但未能達到切斷日軍補給線、遲滯其南進的目的。
第九戰區預定在汨羅江兩岸(主要是汨羅江以南)與日軍決戰、擊滅日軍主力的企圖不但沒有實現,在此方向擔任守備的各軍反被日軍各個擊破,損失慘重。
撈刀河和長沙附近的戰鬥
日軍第4、第3、第6、第40師團、早淵支隊與荒木支隊在汨羅江以南擊破中國第37、第26、第10軍等部防禦後乘勢向南突進,於9月25日前後陸續進抵撈刀河北岸,迫近長沙。
這時,在撈刀河南北和長沙附近的第九戰區各部隊有:
第99軍:除第197師位於湘江口南岸青山、蘆林潭附近,與由該處登陸的日軍平野支隊處於對峙狀態外,軍主力(第99、第92師)位於撈刀河以北、粵漢鐵路以西地區,由西向東側擊南下日軍。
第72軍:奉命由修水西移,已抵達平江以南,準備由東向西側擊日軍。
第26軍:由甕江、蒲塘轉移到石灣、更鼓臺、文家場屋後稍事整頓,準備協同第72軍側擊金井之日軍。
第74軍:奉命由江西分宜附近西移,其先頭第57師已抵洞陽市,主力(第51、第58師)位於瀏陽附近。
第79軍:奉命由第六戰區常德、澧縣向長沙增援,其先頭第98師於9月24日到達嶽麓山,主力(第82師、暫編第6師)尚在開進途中。
暫編第2軍:奉命由第七戰區前往長沙增援,正由廣東向株洲車運中。
第37軍:以第95師在麻林市西南地區占領陣地,準備協同第74軍作戰。
25日,薛嶽電令第79軍應守備撈刀河南北地區,保衛長沙外圍;暫編第2軍先頭部隊暫編第8師,限於26日到達榔梨市待命;第74軍應以2個師兼程向黃花市前進,在夏家塘、春華山、赤石河、石灰咀之線占領陣地,迎擊南進日軍。
但第九戰區這壹電報又被日軍特種情報部門竊收和破譯。日軍第11軍認為:第74軍是蔣介石中央系統中最精銳部隊之壹,自1939年9月第壹次長沙會戰起,曾與第11軍多次較量,是第11軍的老對手,在上高會戰中又碰過它的釘子,這次壹定要捕捉而消滅之。第11軍司令官阿南立即調整部署,令第3、第4師團向撈刀河以南突進;解除第6師團原定占領平江的任務,改向撈刀河谷推進,攔擊第74軍;令第40師團在掃蕩金井附近地區後南下。
9月25日晚,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從長沙撤往湘潭。同日,第74軍先頭部隊第57師到達撈刀河北岸的春華山附近時發現春華山已被日軍占領,隨即占領南岸天鵝山,與日軍對峙。日軍向天鵝山展開進攻,雙方激戰徹夜,至26日晨,日軍被擊退。第57師乘機反擊,奪回春華山,掩護第74軍主力集結,隨後將春華山移交第58師,北向麻林迎擊日軍。27日晨,日軍第3師團主力在空軍支援下向第57師正面連續猛攻,遭到第57師頑強抗擊;日軍又投入第4師團壹部攻擊第57師左翼。第57師傷亡近3000人,仍堅守不退。與此同時,第58師在春華山、夏家塘、伍家渡壹線,第51師在伍家渡、楊家灘之線,以及協同第74軍作戰的第37軍第95師在王家沖、楊公橋壹線也與日軍第6、第3、第4師團發生激戰。守軍各部隊堅守撈刀河兩岸陣地,阻擊、側擊日軍,或主動向日軍進攻,給了日軍以相當殺傷,但自己也受到嚴重損失,第74軍全面陷於苦戰。至9月27日夜,第九戰區命令該軍撤出戰鬥,東向洞陽市、橫江至瀏陽河南岸轉移,準備側擊日軍。日軍強渡撈刀河以後直趨長沙,其第3、第6師團則由長沙以東向株洲方面突進。
第九戰區以及軍事委員會原來就沒有估計到日軍會攻入長沙,未作在長沙近郊和市區防禦作戰的準備,因此日軍突過撈刀河後,長沙無兵可守,市民紛紛逃難,道路為之擁塞,秩序極為混亂。分別從第六、第七戰區前來增援的第79軍、暫編第2軍只有先頭第98師、暫編第8師第1旅到達長沙,該兩軍主力都還在開進途中。
27日晨5時,第98師在長沙以北三窯堂、白茅鋪壹線與日軍早淵支隊遭遇,展開激戰。日軍以航空兵火力支援,連續突擊;戰鬥至晚,突破第98師第壹線陣地,逼近長沙。28日,日軍早淵支隊再攻破第98師第293團陣地,突進長沙。剛剛到達嶽麓山的第79軍暫編第6師奉命進入長沙,與日軍展開巷戰。至9月30日,日軍第4師團也到達長沙,其第3師團壹部曾突入株洲,與暫編第2軍先頭部隊發生戰鬥,暫編第2軍隨即撤出。日軍第6師團集結於鎮頭市附近,第40師團集結於獅形山附近,荒木支隊、江藤支隊擔任掩護後方交通線任務。至此,日軍第11軍認為已完全達到了預期作戰目的,停止了攻勢。
追擊日軍
10月1日,日軍占領長沙後由於戰線太長,消耗過大,國民黨第3、5、6各戰區策應長沙作戰的部隊紛紛向各地日軍猛烈進攻,特別是第六戰區進取宜昌,殲敵7000余人,有如“圍魏救趙”,使孤守宜昌的日軍連連求救,迫使日軍回援。日軍即於30日從撈刀河和長沙撤退。 日軍第11軍下達返轉命令:著第40師團先行,第4、第3、第6師團並列。其中第40、第6師團居右,經永安市—麻峰咀—長樂街路線北返;第4師團居左,沿長沙—湘陰之線北返;第3師團居中,沿左右之間的道路北返。此時,第79軍趙季平師進入長沙城,日軍全部迅速撤出。第20軍、第58軍在南山橋、梅仙以東的山地威脅日軍的後方。
薛嶽偵知日軍退卻行動後,當即命令暫編第2軍、第79軍各向當面日軍跟蹤追擊;命令位於撈刀河、汨羅江南北地區的第74軍、第27集團軍所屬各軍(第4、第20、第58軍並指揮第72、第26軍)和第99軍各依現在位置截擊、側擊日軍,務使其不能安全渡過新墻河。蔣介石也發電報要求“第九戰區應乘敵疲憊,果敢追擊,乘機占領嶽陽,並應積極破壞武嶽鐵路,分向各路退卻敵人沿途襲擊、伏擊,猛烈打擊,使其不能退守原防;並牽制防守,滯其向武漢方面轉移,以利第三、第五、第六戰區之作戰”。各部隊按以上命令,對撤退中的日軍展開追擊、截擊和側擊,給予壹定殺傷,但未能打亂其行動。至10月9日(日軍戰史記載為10月6日),日軍全部退回新墻河以北,恢復戰役前態勢。第二次長沙會戰至此結束。
會戰期間,在鄂南、贛北的中日軍隊為配合湘北主戰場的作戰,曾互有攻防。其中駐修水、三都附近的中國第72軍發現原守備鄂南的日軍第40師團西移,便向通山附近日軍據點和交通線襲擊,並進攻通山縣城;湘鄂贛邊區挺進軍曾向鹹寧附近日軍據點進攻,壹度攻克汀泗橋和羊樓司車站,摧毀了日軍若幹工事和通信、後勤設施。擔任箬溪守備任務的日軍獨立混成第14旅團壹部曾向武寧方面中國第78軍部分陣地進攻,駐守南昌的日軍第34師團曾向中國第19集團軍錦江南岸若幹陣地進攻。這些作戰規模都很小,未能影響雙方在主戰場的行動。
其他戰區作戰
會戰期間,遵照軍事委員會9月20日及以後的壹再電令,第三、第五、第六戰區各向當面日軍發動了範圍廣泛的襲擾活動,對日軍若幹據點和交通線形成壹定威脅。特別是第六戰區對宜昌的反攻作戰發展到較大規模,使日軍受到震撼。
第三戰區奉命於9月23日開始全面襲擊活動。其第100軍(部署於鄱陽湖南側,擔任湖防)對南昌周邊日軍第34師團各據點頻頻發動攻擊,前進至牛行、樂化和南昌近郊,奪占了樓前市、黃溪渡,打退日軍多次反擊;第23集團軍(擔任鄱陽湖東岸、湖口至安徽境內長江南岸防禦)對日軍第116師團所據守的湖口、彭澤、馬當、貴池、繁昌等沿江要點多次襲擊,曾突至江邊布設水雷;第32集團軍(擔任宣城以東、太湖以西蘇皖邊界地區防禦)曾向蕪湖、溧水、武進、長興附近日軍第15師團各據點和交通線廣泛襲擊;第10集團軍(擔任錢塘江兩岸至浙東沿海防禦)曾向日軍第22師團所據守的富陽、余杭、紹興、曹娥、余姚、奉化、溪口附近各據點多次襲擊,破壞了嘉興間鐵路;第25集團軍(擔任福建沿海和內陸防禦)曾對廈門島、南日島和閩江口日軍發動襲擊,壹度攻克南日島。至10月20日,第三戰區奉命停止攻勢。
第五戰區以破壞日軍鐵路、公路交通線為重點,於9月25日開始發起廣泛襲擊、遊擊行動。其第21集團軍以大別山為基地,向廣濟至武漢間日軍獨立混成第14旅團和第40師團壹部守備的長江北岸各據點以及日軍第3師團壹部守備的平漢鐵路南段各據點襲擊;左集團軍(第31、第15集團軍)從淮河南北地區向津浦鐵路宿縣以南各據點、隴海鐵路徐州至開封間各據點、平漢鐵路信陽南北各據點發動襲擊,破壞鐵路多處,並壹度攻克宿縣以南的板橋集;中央集團軍(第2集團軍)以桐柏山為基地,向平漢鐵路花園至孝感間以及隨縣、應山附近各日軍據點發動攻擊,攻克獨崇山、徐家店,並壹度攻入隨縣縣城;右集團軍(第29集團軍)以大洪山南北地區為基地,向京山、鐘祥附近各據點發動攻擊,破壞了京鐘公路。至10月11日,第五戰區奉命停止攻勢。
第六戰區是在1940年6月日軍占領宜昌後設立的,轄區為鄂西北、湘西和川東地區,與第五戰區的分界大致沿襄河(漢水)之線,以西為第六戰區;與第九戰區的分界大致沿常德以南的石門橋迄洞庭湖北岸之線,以西、以北屬第六戰區。所轄部隊有長江上遊江防軍、第20集團軍、第26集團軍等***10個軍27個師。當面日軍有第13師團(守備宜昌、當陽)、第39師團(守備當陽以東、襄河以西)和獨立混成第18旅團(掩護交通運輸線)。1941年8月下旬,日軍第13師團奉命抽出第26旅團組成早淵支隊參加長沙作戰,獨立混成第18旅團調往襄河以西接替第4師團防務(第4師團也調出參加長沙作戰),因而第六戰區當面日軍(特別是宜昌守軍)大大減少。軍事委員會於9月20日、21日、22日連續電令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乘機克復宜昌,並限於23日開始發起攻勢。這壹重大行動既是策應第九戰區作戰,又是解除日軍對重慶和西南後方的重大威脅。為加強第六戰區進攻兵力,軍事委員會命令將第五戰區所轄第33集團軍(2個軍6個師)暫歸第六戰區指揮。
第六戰區奉命後於9月23日確定部署、下達命令。大要是:以江防軍(轄第2軍、第94軍、第8軍第5師等7個師)主力攻擊宜昌;以第26集團軍(轄第32、第75、第39軍)向當陽方面攻擊,主力置於當陽以西,切斷漢(口)宜(昌)公路,阻止日軍第39師團向宜昌增援;以第33集團軍(轄第59、第77軍)向荊門方面攻擊,與第26集團軍協同,切斷漢宜公路;以第20集團軍(轄第53、第73、第87軍)向白螺磯(嶽陽東北)、沙市、江陵方面攻擊,切斷漢(口)京(山)公路西段,阻止日軍向宜昌增援。各部攻擊時間限於9月27日、28日開始。
但各部隊事先缺乏準備,調整部署行動緩慢,直到9月30日才開始攻擊。日軍依托既設陣地固守頑抗,各攻擊部隊多與日軍形成對峙,進展不大。至10月3日夜,江防軍主力已完成對宜昌的包圍。第六戰區為迅速攻克宜昌,又令第26集團軍第75軍的第13師和第20集團軍及第73軍的第77師加入宜昌方面作戰,嚴令各軍各向當面日軍奮力突擊,攻克既定目標。但這時日軍第11軍已結束長沙方面的作戰,開始向原防返轉。
這時在宜昌周圍和城內的日軍只有第13師團的第56、第58、第104聯隊,諸隊連日來受中國軍隊猛攻,傷亡頗重;守備荊門、當陽的日軍第39師團也遭到中國軍隊圍攻,不能向宜昌增援。至10月9日,宜昌東郊的慈雲寺、東山寺各要點均被中國軍隊攻占,宜昌北面的據點也多處被突破。第13師團壹面將傷員和非戰鬥勤務人員盡行投入作戰,壹面向武漢第11軍告急。10月10日晨,宜昌日軍燒毀了軍旗和秘密文件,師團長以下軍官們準備好了自盡的場地和用具,並寫好了絕命書,等待最後時刻的到來。但這時日軍返轉部隊為解宜昌之危,緊急車運,其先頭已抵荊門附近,第11軍決定將早淵支隊及第13師團第103旅團在宜昌以東的部隊都歸第39師團指揮,全力向宜昌突進。
10月10日上午,中國第32軍、第2軍及第75軍第13師等突擊部隊又攻占宜昌郊區多處據點,並從東面突入宜昌城,與日軍展開巷戰。日軍以飛機20架向中國軍隊猛烈轟炸,並施放毒氣。突擊部隊傷亡很大,乃撤至城外。午後,第六戰區下令調整部署,準備再攻。軍事委員會鑒於日軍返轉部隊已接近宜昌,為避免陷於被動,於10月11日晨電令第六戰區停止攻擊,將部隊有計劃撤至城外,控制要點,進行休整。第六戰區反攻宜昌的作戰至此結束。
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為策應第11軍的長沙作戰,10月2日以第35師團自新鄉以南強渡黃河,10月4日卻輕易擊退第壹戰區第3集團軍部隊,占領中原重鎮鄭州。10月31日,第35師團雖然撤出鄭州,返回原防,卻在黃河南岸京漢鐵路黃河大橋西側的霸王城要點建立了橋頭堡陣地,以2個步兵大隊、1個炮兵大隊駐守,這為後來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