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到底和南陽有什麽關系?
南陽民間曾流傳過壹句老話:“南陽有‘三寶’,玉器、烙畫、《出師表》。”南陽以外的人了解南陽,恐怕最早都是經過中學講義中的《出師表》了。
是的,少有大誌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就曾在南陽臥龍崗臥壹帶薪嘗膽十余載,躬耕於隴畝之間。雖委身草野溝壑,但心胸全國之誌,期得明主喜愛。那時,他即是壹條臥龍,最終以其不世之才,照亮了蜀漢的天空。
從前的南陽,也是壹條這麽的臥龍,她就像壹個含羞帶怯的處子,安靜地偏居壹隅。地處淮水之源的南陽,沒有鄭州的喧囂,沒有開封的古舊,沒有洛陽的鉛華,但南陽卻是這麽壹個安妥的當地:三面環山的盆地地貌使得這兒的大家好像日子在壹個舒服的圈椅中,散淡、安穩而又與世無爭。
南陽頭枕伏牛,足蹬江漢,東扶桐柏,西扼秦嶺,是我國最東端的壹塊盆地。南陽自古即是適合生存的當地。南陽,古稱“宛”。“宛”是個象形字,是說南陽的地貌就像壹只就餐的碗。想想,做個南陽人真是有福。這種充足的日子、閑適的環境,最能使人安臥靜思,悉心做事。
盡管,安靜的南陽很少招搖,但,她的文明底底蘊豐厚,她的漂亮與風味是掩藏不住的。當年,《詩經》就曾描寫過這兒的楚地精致,李白也吟詠過這兒的漢時富貴:“清歌遏流雲,艷舞有余閑;邀遊盛宛洛,冠蓋隨風還”(李白《南都行》)。這壹切,無不彰顯出作為楚漢文明的發祥地的南陽,具有無可代替的標誌含義。
如果把南陽比作壹棵蓬勃成長的大樹,文明是南陽的根,那麽,人文即是南陽的莖。南陽,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而且,她還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範蠡、“智聖”諸葛亮、“謀聖”姜子牙等前史名人。張仲景、諸葛亮、張衡、範蠡……這些曾照亮前史天空的姓名,如今仍如繁星點點,裝點了大家的回憶。
即使是到了現代,得六合之靈氣的南陽,更滋養了哲學家馮友蘭、軍事家彭雪楓、文學家姚雪垠、科技發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今世名人。
文明的、人文的南陽,是凝重而渾厚的,有了這麽根莖的支持,南陽的枝繁葉茂,即是那些閃爍於山水間的物華美景:南陽漢畫像石、楚長城、內鄉縣衙、水簾洞、太白頂、寶天曼、老界嶺、賒店古城……恰是它們壹起打扮了壹個“宛”若仙界的南陽。
仔細說來,南陽與龍文明,更有著先天不可分割的血緣。臥龍崗的深重且放壹邊,單說西峽恐龍,那即是大自然賜予南陽最可名貴的奇特禮品。坐落南陽市西峽縣的我國西峽恐龍遺址園,是南陽伏牛山國際地質公園中心景區,被譽為“國際第九大奇觀”。
我國西峽恐龍遺址園,不只有全國僅有壹個以恐龍蛋化石為首要展品的西峽恐龍蛋化石博物館,還有壹座以恐龍蛋化石初始埋藏狀態為特征的恐龍蛋遺址展館。景區內還設置有華夏首座動感4D影院和以展現地球白雲蒼狗改變和生物雜亂演化主題的時空地道。
而新的年代,又給南陽的龍文明賦予了新的內在——那即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橫空出世。
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陶岔閘引水,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黃淮海平原西部邊際開挖途徑,在河南省鄭州市鄰近經過地道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河北、北京、天津。輸水幹渠全長1273公裏,向天津輸水幹渠長154公裏。在地圖上,她雖是壹條彎曲的細線,但於天穹俯視,她卻是壹條騰飛於中華大地的年代巨龍。
躬耕於南陽的臥龍先生早已名垂千古,歸於白堊紀的西峽恐龍也重現天日,南水北調的年代巨龍正滋潤著千裏沃野……“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陳舊而俊美的南陽,正趕上龍騰九空絕好時機。南陽,這條從前的臥龍,正與時俱進、奮力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