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壹個“武漢伢”認識的雪鐵龍

壹個“武漢伢”認識的雪鐵龍

“嘀斯!!!” (的士!!!)

“妳克哪哩啊?” (妳去哪兒啊?)

“麻煩克武大。” (麻煩去武大。)

“克不鳥!我漢口抵嘀斯,怎嘛要回克交班鳥!” (去不了!我是漢口的的士,現在要回去交班了!)

與出租車師傅間類似這樣的對白,想必能喚起不少武漢人那些年的回憶。有著貫穿式尾燈的墨綠色富康、象征小康家庭身份的黑色富康988、警察叔叔的富康巡邏車、總覺得比壹般車加速更快的富康出租車……那些年,在武漢的大街小巷都看得到富康車的身影。而人字齒輪標和雙飛燕尾標早就成為幾乎每壹個武漢車迷心中的圖騰。雪鐵龍也因此成為武漢這座城市的標誌之壹。

家喻戶曉的“老三樣”

早在海外版雪鐵龍ZX車型上市前,第二汽車制造廠(東風汽車公司前身)就已與雪鐵龍接觸過,同時提出希望將ZX車型引進國內投產的計劃。1992年,在雙方達成合作關系後,基於雪鐵龍ZX打造的國產車型以CKD(全散件組裝)的形式引入國內市場。

為契合當年“致富、奔小康”的目標,神龍汽車(DPCA)為它起了“富康”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其實,這個名字亦來源於雪鐵龍ZX Volcane車型的音譯。作為ZX系列的運動版車型,擁有更低矮車身和運動調校懸架的Volcane/富康也繼承了家族中的“運動基因”。後拖曳臂式扭桿彈簧非獨立懸架算是當時法系車的壹項獨門設計,由於采用特質的柔性襯套,其相互獨立的後輪擁有隨動轉向功能,能壹定程度抑制車輛轉向不足,提升車輛極限。富康也因此成為壹款以駕駛樂趣和底盤為賣點的車型。

雪鐵龍 ZX Rally Raid '1991-92

當年法國本土ZX在拉力界的名聲也賦予了富康在汽車運動領域基因。不過,與ZX Rally Raid那樣通過超級改裝征戰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的“汽車怪獸”不同,國內的富康們更多是以近乎“素車”的方式參加拉力比賽。換上壹套沙地胎,拆掉累贅的內飾……最後焊上防滾架,富康就能摸入當年國內的拉力賽場。

東風雪鐵龍天欣車隊的名號是許多武漢老車迷們的***同回憶。那些年的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中,搭載著1.4L發動機的紅色富康戰車曾是攝影師們鏡頭下的常客。當年的赫赫戰功除了讓許多駕駛“同款戰車”的出租車司機引以為豪外,更在武漢掀起過壹場法系改裝車浪潮。甚至連神龍汽車官方都推出過安裝著大包圍的“原廠改裝車”。

神龍·富康988

富康廂型版

富康皮卡版

此外,百變的富康也擁有著眾多衍生車型:三廂版的富康988、加長VIP版988、愛麗舍、加長版愛麗舍、兩廂版愛麗舍、箱型貨車版富康、富康皮卡……2008年,老當益壯的它甚至與兩代繼任車型賽納、C4/凱旋同堂銷售過。

與許多武漢家庭壹樣,富康也是筆者家中的第壹臺車,而它壹用就是十幾年。若不是由於那4AT變速箱實在“久病難醫”,這臺充當過家中所有成員練手車的“功臣”,或許真能跟著我們走到現在。

那些年我們對富康車的印象大概可以這樣概括:有駕駛樂趣且功能強大,空調能冒白煙、車外40度車內16度,整體皮實但小毛病也多。其實這也正是我們武漢人的普遍性格:“蠻有味”(有意思),“蠻野”(特別大大咧咧),“蠻經踹”(經得起挫折)但又“蠻裹筋”(事兒多)。

好看的“大富康”們

相信有不少人見過傳言中的“大富康”。車尾寫著風神-雪鐵龍Xm的它,其實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桑蒂雅(Xantia)。由於名字有些難記,同時車漆顏色、楔形設計都與同年的富康相似,於是才有了坊間“大富康”的稱呼。

雪鐵龍Xantia

博通與蘭博基尼Miura的宣傳海報

與ZX/富康壹樣,同期誕生的桑蒂雅由博通(Bertone)操刀設計。這家成立於意大利都靈的設計公司曾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汽車設計公司,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工業設計公司之壹,可它在國內的知名度卻遠不如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意大利設計公司(Italdesign)/喬治亞羅甚至吉亞(Ghia)設計公司。其實,在博通“筆下”誕生的知名車型數不勝數,例如:蘭博基尼Miura、阿爾法·羅密歐Carabo、藍旗亞Stratos Zero、蘭博基尼Coutach、蘭博基尼Diablo、Cizeta-Moroder V16T等經典跑車都曾是當年名車海報、掛歷上的常客。這些“大作”也使得楔形設計風靡至今。

同樣采用楔形設計的桑蒂雅擁有著矩形車燈、修長的車身線條、兩廂半式的短車尾設計以及特殊的後雨刮器設計,都給壹代人留下過印象深刻。這款中型車於1996年同樣以CKD的形式被少量引入國內,同時被命名為Xm2.0。但與富康不同的是,它由惠州風神進行組裝的。

從其Xm 2.0的名字不難看出,國內的桑蒂雅搭載的是代號XU10的2.0L自吸發動機,其最大輸出功率97千瓦(132馬力),峰值扭矩為180牛·米。不過桑蒂雅最大的賣點並非動力或設計,而是那套神奇的主動式液壓氣動懸架系統。這也是雪鐵龍至今都引以為豪的專利。通過行車電腦控制,這套懸架可在緊急制動、突然加速以及急彎時讓車身依舊保持良好姿態,同時還能大幅抑制通過大顛簸路面時的震動。此外,這套系統還能通過調節車身高度獲得更好的通過性。

值得壹提的是,這套黑科技懸架在後期還集成了Activa主動防傾桿技術,這也使得它擁有媲美跑車的動態表現。1999年,搭載這套懸架系統的Xantia V6 Activa車型在麋鹿測試中創下85km/h的成績,這壹紀錄保持至今。2008款的保時捷911 GT3 RS、2017款奧迪R8 V10 PLUS 和2017款的邁凱倫675LT都曾向這壹紀錄發起過挑戰,不過都以失敗告終。可見當年雪鐵龍在底盤、懸架領域的造詣。

除Xm2.0外,當年國內還有壹款為Xm3.0的車型,其實它才是正統的海外版雪鐵龍Xm。懸浮式車頂、雙C柱設計、集成在前翼子板上的後視鏡等設計都非常超前。此外,除擁有與桑蒂雅壹樣的液壓氣動懸架系統外,這款行政級座駕在動力方面搭載了代號ES9的3.0升V6發動機。前衛的外觀及內飾設計、獨特的科技配置和有著“每日壹箱油”之稱的驚人油耗,讓大家對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神車”印象深刻。

另外,由於當年國內對這兩款車型修理技術落後,“大富康”在出現故障後很難被修復,本就不多的車主們更不願意斥巨資、耗時間從海外購買零件進行維護。生不逢時的它們最終湮沒在了歷史長河中,不過桑蒂雅和Xm的後繼者我們卻並不陌生。

初見總統座駕

在Xm之後,雪鐵龍推出了全新的行政級座駕——C6。作為雪鐵龍的旗艦車型,它壹反常規豪華轎車的外觀如同UFO壹般引人註目。至今筆者都記得第壹次在武漢街頭遇見它時的場景:黃昏下,壹臺造型前衛、車身如鏡面般的大轎車在武漢街頭與我擦肩而過,那也是我平生第壹次在路上遇見前保險杠上立著的旗桿,前後掛著黑色使館牌照的車輛。初代C6成熟、莊嚴的氣質更是讓當時還是孩子的我倍感震撼。

除前衛的外觀設計,C6車內的豪華氛圍和配置基本也代表著那個時代同級車型的最高水準。Vitelli皮革包覆的內飾、擡頭顯示(HUD)、可調角度的中央顯示屏、車道偏離預警、座椅震動預警、帶有電動調節的後排座椅、每個座椅都配備的座椅加熱功能、智能雨刷、藍牙免提電話、JBL品牌低音揚聲器、定速巡航系統、泊車輔助系統、帶有轉向功能的氙氣大燈、速度感應式擾流板等多到數不清的配置。這些現在看來是豪華車必備的配置,卻在C6身上“穿越”近15年的時光。

自2005年在日內瓦車展中正式亮相後,這款前衛的豪華轎車僅在短短兩年內便獲得了數不盡的國際獎項,前衛的外觀、無框車門、高雅豪華內裝、舒適的乘坐體驗、豐富的電子化配置以及第三代主動液壓懸架系統,都讓它在國際市場上大受好評。甚至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都難以抗拒它在設計與技術等多方面的前衛,自掏腰包購買過兩臺初代C6。

但是,壹向超前的造車理念對雪鐵龍的發展真是好事嗎?

過於超前並非好事

1998年,第壹代雪鐵龍Picasso正式在巴黎車展亮相。從薩拉畢加索(Xsara Picasso)的全名不難看出,它是基於同期賽納(Xsara)打造的緊湊級MPV。這款為家庭用車打造的5門5座車型於2001年11月正式國產銷售,由於其獨特的蛋形設計,它也被許多人調侃為“單廂車”。這款擁有2760mm軸距的家用車根據家庭用車場景,為後排設計了3個靠背可調的獨立座椅,同時完全平整的地臺在當年也十分罕見。因為其獨特的車身結構,薩拉畢加索擁有了媲美同期中型車的空間表現與超大的後備廂儲物空間。此外,在2004款2.0L手動版車型上,畢加索推出全景天窗這項配置,這也使它成為首款配備這項配置的國產車型。不過,它的銷量表現卻並不可觀。

雖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薩拉畢加索仍是壹款符合家用的好車,但也暴露了當年神龍汽車產品規劃過於超前、雪鐵龍缺少真正符合國內市場車型的問題。此外,較短的產品線和過於超前、小眾的企業理念,也壹定程度上折射出標致雪鐵龍集團的“小廠”屬性。急於“展現”自己家底的做法,除增高造車、研發成本外,也容易讓消費者們產生困惑。這或許也是人們反感法系車諸多“反人類設計”的原因。

賽納的故事

在富康及衍生車型經歷十余年春秋後,Xsara賽納接過了雪鐵龍緊湊級主力的大旗。也是從那時開始,法國傳奇車手塞巴斯蒂安·勒布曾駕駛著它的Xsara戰車幾乎包攬2002年-2006年間的WRC世界拉力錦標賽冠軍。此外,科林·麥克雷、卡洛斯·塞恩斯這兩位傳奇車手也都曾駕駛著這款車型征戰過WRC賽場。

塞巴斯蒂安·勒布的Xsara WRC賽車

曾掀起過國內“改裝熱”的賽納

與富康壹樣,賽納在賽場上的戰績也催生坊間對這款車型的改裝熱。性能出眾的EW10 2.0自吸發動機也隨著賽納引入國產被譽為“神機”。此外,“2擋破百/9秒破百”的賽納也成為當年諸多車迷茶余飯後的話題。

不過它在銷量方面似乎並未如雪鐵龍預期壹樣成功。早期的賽納采用CKD形式引入,由於極低的國產化率和較高的定價,都使得這款緊湊級兩廂車在早期的落地價格逼近20萬元。即便賽納性能出眾,但當年真正為它買單的消費者卻並不多。與更早引入國內市場的薩拉畢加索壹樣,在多重“水土不服”因素的影響下,只有兩廂版的賽納讓神龍汽車在當年吃了大虧。

C4與凱旋的故事

為應對市場變化,雪鐵龍在2004年日內瓦上推出C4 WRC概念車,意在通過這款擁有運動基因的全新車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的註意。針對歐洲市場對兩廂掀背車的喜好,雪鐵龍在同年推出了C4的5門版兩廂掀背車和3門版Coupe presentation車型。而這兩款車型最終於2008年分別以國產和進口的方式被引入國內市場。

雪鐵龍C4 Coupe

雪鐵龍C4 Coupe和C4兩廂版

那些年,世嘉的登場也算造就了雪鐵龍在華市場的另壹段輝煌時期。作為歐洲C4的同步車型,除最大程度保留海外版車型的外觀設計和車內配置外,當年的神龍汽車還頗為厚道地為旗下所有車型配上了發動機下護板,只是這件事鮮為人知。直到C4世嘉壹段時間後,這項“無償贈送”的配置才迫於某些因素被逐步取消。

在動力方面,世嘉搭載1.6升TU5JP4發動機和2.0升EW10A發動機。其中作為神龍汽車主流動力系統的TU5JP4發動機,曾搭載於廣泛搭載於雪鐵龍和標致的多款車型上,稱之為壹代名機並不過分。該發動機的亮點在於高轉時的動力輸出,78千瓦/5750rpm的最大功率和142牛·米/4000rpm的峰值扭矩都讓這款發動機在同期相近排量發動機中名列前茅。“轉速得上3000才有勁”也成為當年PSA車主們才懂的“梗”。

歐洲市場對緊湊級兩廂掀背車的癡迷卻也讓雪鐵龍忽視了三廂車和中型車在世界市場中的重要性。雖有新的走量車型,但雪鐵龍在國內市場缺少新的緊湊級三廂車仍是壹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直到第二年神龍汽車才帶來自己“魔改”的三廂版世嘉。源自於同期海外雪鐵龍C5的細節設計讓它相比神龍汽車當年魔改的其他三廂版車協調不少,這也使它獲得更多消費者青睞。

不過,在三廂版世嘉誕生之前,神龍汽車也曾考慮過產品線中缺少三廂車和中型車的問題。但神龍汽車並沒有引入海外C5這款“兩廂半”的標準中型車,而是用壹臺A+級車充當B級車。

2006年2月18日,東風雪鐵龍的新車型在深圳市進行全球首發。由於對這款基於雪鐵龍C4打造的三廂車寄予厚望,雪鐵龍還特意為其命名C-Triomphe凱旋,在討得好彩頭的同時,也規避了中國人不喜歡的數字“4”。修長的車身、跨級的軸距、出色的空間表現等都讓人印象深刻。我們也是首次在這款A+級車上看到了隨動轉向頭燈、飛航式儀表盤、特殊的中央固定式方向盤、博世ESP電子穩定系統等配置。但它並非壹款中國特供車型,在次年的巴塞羅那國際車展上,更名為雪鐵龍C4 Pallas的海外版凱旋正式發布,隨後它開始在歐洲、拉美及南美市場銷售。雖然以凱旋為首的C4系列是國內賽納、富康的繼任車型,但它的出現並沒有取代富康及愛麗舍(賽納卻成為了曇花壹現),而是作為國內市場的補充車型被推出。但依舊缺少中型車的事實,仍暴露出雪鐵龍產品線偏短的問題。在國內,這壹問題直到C5開始國產才有所緩解。

提到雪鐵龍凱旋,或許更多人會想到的是那輛堅強的凱旋。2008年5月12日,壹場大地震奪走了69227名同胞的生命,同時造成了17923名同胞失蹤。在汶川地震時期,也誕生了無數個感人瞬間,其中有壹幕便是牌照為川FA8512的雪鐵龍凱旋,拖著殘破的車身依舊堅強前行的身影。這壹幕也帶給當時處於苦難的人們帶來了信心與信念,那壹年,它也成了中國人民在災難下堅強毅力的象征之壹。

時至今日,神龍汽車已不再輝煌,競爭激烈的市場讓它們面臨著生存困難。但當另壹場災難來臨時,它卻再次挺身而出。

寫在最後

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伢”,我與許多武漢人壹樣,可以說是坐在富康車上目睹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興盛。也正是因此,當得知神龍汽車開始裁員、關廠等壹系列消息後,我們才會倍感悲憤與無奈,甚至用漢罵去抨擊這家車企的不成器。但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咱們武漢人各個都是刀子嘴豆腐心。

標致908勒芒賽車和雪鐵龍C4 WRC賽車

雪鐵龍C4 WRC賽車

雪鐵龍C3 WRC賽車

PSA本是在海外有著豐富經驗的車企,同時也是最早進入國內市場的合資品牌,怎麽就突然“不懂車者的選擇”了?在筆者看來,除了車企自身的管理混亂、策略失誤、自身定位偏差等問題外,更是與人們已經習慣將“黑”法系看作“政治正確”,從而引發負面口碑有關。即便現在許多法系產品在底盤調校、配置、動態表現等方面都做得不錯,但消費者仍會揪著它是反人類法系車的“小辮子”不放,最終導致其銷量壹落千丈。低銷量又再次給消費者帶來疑惑,如此惡性循環,法系車更是難以重拾昔日輝煌。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神龍汽車更是雪上加霜。可即便如此,我們卻再次看到它挺身而出的身影。東風集團帶領著東風標致雪鐵龍、日產等合資品牌在此次疫情中累計捐贈3600萬元,員工、車主、出租車司機們也自發投入疫情防控壹線為家鄉出力,接送醫護人員及運輸醫療物資,為社區提供緊急服務、采購防護物資……

這家身處事業低谷,總部、工廠都位於重災區的車企,名字卻依舊出現在捐款、捐物的名單上,如此竭盡所能承擔社會責任、為家鄉出份力的舉動,相信也會感動無數武漢人。當武漢解封,暫停76天之久的湖北再次重啟,曾經鼓勵著我們的那句話同樣得送給這位老朋友:沒有壹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壹個春天不會到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