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所有資料
美利堅合眾國概況(美國概況) 國旗:星條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主體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組成,7道紅條,6道白條;旗面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其中分9排橫列著50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征強大和勇氣,白色代表純潔和清白,藍色象征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13道寬條代表最早發動獨立戰爭並取得勝利的13個州,50顆五角星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州數。181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國旗上的紅白寬條固定為13道,五角星數目應與合眾國州數壹致。每增加壹個州,國旗上就增加壹顆星,壹般在新州加入後的第二年7月4日執行。至今國旗上已增至50顆星,代表美國的50個州。每年6月14日為“美國國旗制定紀念日”。在這壹天,美國各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對國旗的敬重和對合眾國的熱愛。 國徽:主體為壹只胸前帶有盾形圖案的白頭海雕(禿鷹)。白頭海雕是美國的國鳥,它是力量、勇氣、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盾面上半部為藍色橫長方形,下半部為紅、白相間的豎條,其寓意同國旗。鷹之上的頂冠象征在世界的主權國家中又誕生壹個新的獨立國家——美利堅合眾國;頂冠內有13顆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國最初的13個州。鷹的兩爪分別抓著橄欖枝和箭,象征和平和武力。鷹嘴叼著的黃色綬帶上用拉丁文寫著“合眾為壹”,意為美利堅合眾國由很多州組成,是壹個完整的國家。 國歌:《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譯《星條旗》歌),歌詞是壹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國律師在英美戰爭時,透過戰場上的硝煙看到星條旗經過英軍炮轟後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飄揚時感慨萬分而即景寫下的。曲譜是“進行曲之王”蘇薩的著名代表作。《星條旗永不落》於1931年被美國國會正式定為國歌。 國花:玫瑰花,象征著美麗、芬芳、熱忱和愛情。1985年經參議院通過定為國花。 國石:藍寶石 國鳥:白頭海雕(禿鷹)。美國是世界上最先確定國鳥的國家。白頭雕最早出現於美國的旗幟上是在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並決定新生的美國必須有壹個特殊的國徽。1782年6月20日,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把北美洲特有的白頭海雕作為美國的國鳥,並把這種鳥作為國徽圖案的主體。白頭雕外觀美麗、性情兇猛,頭上有豐滿的羽毛,它的最大特點是兩頭白,即白頭白尾。它代表著勇猛、力量和勝利。 國名釋義: 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U.S.A.)。美國因洲名而得名。在英語中,亞美利加 和美利堅為同壹詞“America”,只是漢譯不同,前者指全美洲,後者指美國。 美國的綽號叫“山姆大叔” 。傳說1812年英美戰爭期間,美國紐約特羅伊城商人山姆·威爾遜(1766.9.13--1854.7.31)在供應軍隊牛肉的桶上寫有“u.s.”,表示這是美國的財產。這恰與他的昵稱“山姆大叔” ("Uncle Sam") 的縮寫 ("u.s.") 相同,於是人們便戲稱這些帶有 "u.s."標記的物資都是“山姆大叔”的。後來,“山姆大叔”就逐漸成了美國的綽號。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美國的漫畫家又將“山姆大叔”畫成壹個頭戴星條高帽、蓄著山羊胡須的白發瘦高老人。1961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象征。 國慶日:7月4日(美國獨立日,1776年) 國家政要:美國43任(第55屆)總統喬治·沃克·布什,2001年1月20日宣誓就職,2004年11月再次當選;副總統切尼,2004年11月再次當選;國務卿賴斯,2005年1月宣誓就職;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眾議院議長丹尼斯·哈斯特爾特,1999年1月當選,2001年連任;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John G. Roberts Jr),2005年9月宣誓就職。 自然地理:位於北美洲中部,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和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面積937.2615萬平方公裏,本土東西長4500公裏,南北寬2700公裏,海岸線長22680公裏。大部分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中北部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左圖為位於美國佛羅裏達州基韋斯特島上“美國最南端的位置”標誌) 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Washington D.C.) ,人口約52萬(2000年)。 人口:2.93655億(2004年7月1日)。截至2001年7月,美國人口中白人有1.993億,約占70%,拉美裔人口3700萬,占13%,黑人有3600萬,約占12.7%,亞洲裔人口為1250萬,華人約164.5萬。通用英語。5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天主教,2%信奉猶太教,信奉其他宗教的占4%。不屬於任何宗教的占9%。 簡史:原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紀末,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開始向北美移民。英國後來居上,到1773年,英國已建立了13個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組成“大陸軍”,由喬治·華盛頓任總司令,通過了《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堅合眾國。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1787年制定聯邦憲法,1788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第壹任總統。1812年後完全擺脫英國統治。1860年反對黑奴制度的***和黨人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總統。1862年9月宣布《解放黑奴宣言》後,南部奴隸主發動叛亂,爆發了南北戰爭。1865年,戰爭以北方獲勝而結束,從而為資本主義在美國的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19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開始對外擴張。在1776年後的100年內,美國領土幾乎擴張了10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力大增。 行政區劃:分十大地區:新英格蘭地區、中央地區、中大西洋地區、西南地區、阿巴拉契亞山地區、高山地區、東南地區、太平洋沿岸地區、大湖地區和阿拉斯加與夏威夷。***有50個州和首都所在地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有3042個縣。聯邦領地包括波多黎各自由聯邦和北馬裏亞納;海外領地包括關島、美屬薩摩亞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等。50個州的名稱為:亞拉巴馬、阿拉斯加、亞利桑那、阿肯色、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康涅狄格、特拉華、佛羅裏達、佐治亞、夏威夷、愛達荷、伊利諾伊、印第安納、艾奧瓦、堪薩斯、肯塔基、路易斯安那、緬因、馬裏蘭、馬薩諸塞、密歇根、明尼蘇達、密西西比、密蘇裏、蒙大拿、內布拉斯加、內華達、新罕布什爾、新澤西、新墨西哥、紐約、北卡羅來納、北達科他、俄亥俄、俄克拉何馬、俄勒岡、賓夕法尼亞、羅得島、南卡羅來納、南達科他、田納西、得克薩斯、猶他、佛蒙特、弗吉尼亞、華盛頓、西弗吉尼亞、威斯康星、懷俄明>>> 主要城市: 華盛頓市(哥倫比亞特區)、紐約市(紐約州)、芝加哥市(伊利諾伊州)、洛杉磯市(加利福尼亞州)、費城(賓夕法尼亞州)、休斯敦市(得克薩斯州)、底特律市(密歇根州)、達拉斯市 (得克薩斯州)、巴爾的摩市(馬裏蘭州)、菲尼克斯市(亞利桑那州)、聖弗朗西斯科(即舊金山市 ,加利福尼亞州)、克利夫蘭市(俄亥俄州)、波士頓市 (馬薩諸塞州)、新奧爾良市(路易斯安那州)、西雅圖市(華盛頓州)、丹佛市 (科羅拉多州)、聖路易斯市(密蘇裏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蘇達州)、火奴魯魯(即檀香山,夏威夷州)、布法羅市(紐約州)、鹽湖城(猶他州)、朱諾市(阿拉斯加州)。 2001年10月8日,百萬人在紐約第五大道舉行花車遊行,紀念哥倫布發現美洲 夏威夷珍珠港 文化與自然遺產: 大沼澤地國家公園(佛羅裏達州)、大霧山國家公園(田納西/北卡羅來納州)、克盧恩和蘭格爾—聖伊萊亞斯諸公園(加拿大育空/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馬默斯洞穴國家公園(肯塔基州中部)、奧林匹克國家公園(華盛頓州西北部)、霍德伍德公園(加利福尼亞州西北海岸)、黃石國家公園(懷俄明/蒙大拿/愛達荷三州交界處)、獨立大廳(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市內)、弗德臺地國家公園(科羅拉多州西南部)、卡霍基亞墩群遺址(伊利諾伊州)、科羅拉多大峽谷(科羅拉多州中西部)、自由女神像(紐約哈得孫河口的自由島上)、納塞米蒂國家公園(加利福尼亞州中部)、查科國家歷史公園(新墨西哥州西北部)、蒙蒂塞洛和弗吉尼亞大學(弗吉尼亞州,前者為傑弗遜故居)、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夏威夷州、夏威夷島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