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是否制造了很多窮二代?
凡是在清華北大就讀的研究生大部分都不願意離開北京這座城市,而據調查,名校研究生大部分家庭均出自工薪家庭,與二代系無任何瓜葛。二代們相反大部分在較為普通的省市高校就讀,比如黑龍江大學就是黑龍江的官二代居多,這些三類學校聚集了最多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名校超高的分數線使得只有寒門子弟才具備這種拼搏的鬥誌,當然清華北大的二代也有不少,但是大部分以在職研究生等形式,而且與普通的屌絲完全隔離開來,所以不具有代表性。前些年,清華北大這種高校,幾乎以清壹色的農家子弟為主,農家子弟出人才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富有戲劇性的歷史。今天是寒門子弟,明天卻是天子門生,掌控極大的社會財富!成為主宰龐大帝國的統治階層,角色的變化使得學而優則仕成為了所有中國寒門家庭的夢想!
然而如今的清華北大研究生剛畢業就要面臨高房價的困擾,300萬以上的超高房價使得名校精英們壹畢業即成為“負翁”,高負債與低收入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名校屌絲階層開始形成,這是壹群農村中的龍鳳,然而當他們魚躍龍門之後,面臨的處境甚至比在農村更為艱辛,高負債使得他們的理想與現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從壹種貧困走向另外壹種貧困。由於清華北大學生天生高貴的精神品質,也使得他們不願意屈就,無論是職業還是擇偶,所以很多名校屌絲最終郁郁寡歡而不得誌。相反壹些小學畢業生,很早混社會,本身就沒有什麽期望所賦予的壓力,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滾大眾卻獲利豐厚。開奔馳寶馬,有漂亮老婆兒子,曾今他們的偶像的高材生卻不得不拮據得租房過日,如今誰又是誰的偶像?
財富的流向使得工薪階層依靠工資收入改變命運成為童話,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命運格局似乎說明了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我們總是跟不上?
身邊實例論證:
1、某某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在北上廣城市月收入雖然過萬,但是依舊是屌絲壹枚。在租的小房子裏面生活,擠地鐵擠公交。
2、某某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出國攻讀博士,年近40,未婚,在國外爭取拿綠卡中。年收入雖然可以足夠溫飽,因不屑於和難民做朋友,平日主要和自己對話,至今未有進入當地的主流社會,經常不由地感嘆“蒼天啊、大地啊,怎麽來到這塊土地上了啊”。
3、某某清華北大畢業在某體制內單位任職,月薪不到5000,雖掛著體制內的名譽,但終究不能當飯吃!只能每天對於民生社會大發感慨,然後去動物園批發市場或者淘寶網購些日用品。
4、相形之下,大部分大專甚至中專的學生在中小城市,曾經被老師批評的最沒有前途,班級裏面最後壹排的學生,現在活得至少有模有樣,有吃有喝有完整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