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防滑
丘陵、山區田間道路彎曲、坡度較大,在路面潮濕、下雨和通車使用壹段時間後路面的抗滑能力不能滿足要求,為保證通行安全,需要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影響路面抗滑性的主要因素是路面粗糙度和地面幹濕情況,路面粗糙度是影響摩擦系數的主要因素,路面粗糙可有效阻礙道路表面形成水膜,並使輪胎著地面積加大,從而增加滯後的阻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幹燥的情況下,摩擦系數較大,在潮濕的情況下,由於有水分子處於輪胎與路面之間,形成潤滑水膜,隔阻了輪胎與路面間的接觸,使摩擦系數減小,從而影響路面抗滑性能。
1.提高路面粗糙度
(1)提高材料耐磨性。路面耐磨性受水泥砂漿形成的路面微觀結構的耐光的值影響,砂越細、砂漿含砂率越低,耐光值越小。水泥路面中采用含矽量高、碳酸鈣低的中粗砂,砂的磨光值變化小、硬度高,在壹定的交通荷載下,砂粒之間的水泥石被磨蝕,就形成了良好的微觀構造,其磨光值較大。水泥砂漿面層的含砂率越高,其磨光值越大,因此,壹方面可適當降低水灰比,提高水泥砂漿面層的強度,但是不能隨意增減水泥砂漿的用量,這對路面的抗裂和耐磨性不利;另壹方面可采用真空脫水技術,真空作業可將低流動混凝土變成幹硬性混凝土,對改善砂漿孔結構和砂子與水泥石界面黏結力效果較好。
(2)路面處理。路面處理主要是通過各種不同的表面處理工藝,形成粗糙耐久的路面表面構造來提高路面粗糙度。目前處理技術主要有拉毛式、拉槽式、壓槽式、拉槽—拉毛組合式、刻槽式、人工硬刻式、嵌屑式和銑刨式等,對於壹般路段采用拉毛式、拉槽式、壓槽式、拉槽—拉毛組合式即可,但對於環境不良及縱坡較大路段主要采用刻槽式、人工硬刻式、嵌屑式和銑刨式。災毀土地復墾的田間道路工程執行四級公路-Ⅱ車道標準,因此要求構造深度不低於0.6毫米,砂漿磨光值不低於40。
刻槽式包括橫向刻槽和縱向刻槽,當車速較快時橫向刻槽的摩擦系數比縱向刻槽大,安全性高,當出現彎道、曲線半徑小時,采用縱向刻槽有利。人工硬刻是采用鏨子等簡單工具在水泥路面上人工鑿出約1厘米厚的與道路中心線成“人”字形的紋路,增加表面宏觀抗滑構造度,以達到防滑的目的,這種技術在災區便於實施。路面銑刨式是采用成套銑刨機對水泥混凝土面板表層銑刨1厘米左右,使路面重新獲得摩擦系數很高的粗糙表面。嵌屑式用於災區田間道的長坡及陡坡路段效果較好,使用壽命長,是坡道防滑處理的良好選擇。
2.減少路面潮濕程度
壹般幹燥路面的摩擦系數都能滿足抗滑要求,但在雨季山上積水、洪水都可能漫過田間道路,造成路面潮濕,使路面摩擦系數不足而帶來安全隱患,水泥路面上的幹濕系數壹般存在以下關系:
FS=0.87FG-0.16 (7-10)
式中:FS——潮濕狀態下的路面摩擦系數;
FG——幹燥狀態下的路面摩擦系數。
減少路面潮濕程度,壹是要選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鋪設路基,提高路面水的下滲能力,減少路面積水;二是路面有適宜的坡度和較高平整度,有利於大量的雨水擴散,壹般要求田間道橫坡宜取0.3%~0.4%,平整度要求基層應小於10毫米,上、下面層應小於5毫米,抗滑表層應小於3毫米;三是在挖方路段、靠山壹側設置排水溝,排水溝斷面根據災區田間道路通過地段實際水量確定,可適當增加斷面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