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逮捕華裔學者MIT教授陳剛,美國此舉有何目的?
據美國司法部官方網站消息,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因未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華工作和獲獎情況而被起訴並逮捕。56歲的陳剛被控欺詐、未提交外國銀行賬戶報告以及在納稅申報表中作虛假陳述。他在同壹天首次出現在地區法官唐納德L卡貝爾面前。
根據美國司法部網站披露的信息,美國對電匯欺詐的指控最高可判處20年監禁、3年監督釋放和25萬美元罰款。對失實陳述的指控最高可判處5年監禁、3年監督釋放和25萬美元罰款。對未申報外國銀行賬戶的指控,最高可處以5年監禁、3年監管釋放和25萬美元罰款。這壹決定將由聯邦地區法院法官根據美國量刑指南和其他法定因素作出。指控文件顯示,陳剛是美籍華人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現任麻省理工學院帕帕拉多微納米工程實驗室主任、固態太陽能-熱能轉換中心主任。
很久以前,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已經從美國聯邦機構獲得了1900多萬美元。根據美國司法部文件,2012年以來,陳剛在中國擔任多個職務,目的是為促進中國科技發展提供咨詢和專業知識,並獲得經濟補償。據說,他已獲得約2900萬美元的外國資金,其中包括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1900萬美元。就連美國也查了陳剛的郵件。法務部的文件強調了他為促進中國科學和經濟發展所做的努力,並披露了許多細節,促進與中國的合作;建議中國以創新(科學)為關鍵和核心;中國經濟排名第二,但技術和人力資源遠遠落後;中國經濟排名第二,但技術和人力資源遠遠落後;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環境成本、不可持續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必須依靠技術,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發展。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我們認識到,謀劃和推進不僅是自主創新,更是國際化。閉門造車的創新是行不通的,創新才是動力。U、 美國司法部的文件還顯示,陳剛在中國擔任多個咨詢職位,他還向美國能源部申請並獲得資助,資助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壹些研究。在此過程中,他沒有按照能源部的要求披露與中國的關系。此外,陳剛在報稅表中沒有向國稅局披露,他在2018年在中國有壹個超過1萬美元的銀行賬戶。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雷夫(L.Rafael reif)給該校師生和教職員工發了壹封電子郵件,表示震驚,並說陳剛是壹位廣受尊敬的學者和教師,他的被捕令人驚訝、深感痛苦和無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