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談談我國入世五年來取得的成就

談談我國入世五年來取得的成就

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司長張向晨8日下午做客北青網直播間,與廣大網友就入世五年來國民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在線的交流,北青網獨家全程圖文報道。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準時進入北青網高端訪談。今天我們請商務部世貿組織司司長張向晨,在接下來壹個小時時間裏,張向晨司長和廣大網友壹同聊聊中國入世五年來給市民工作、生活帶來的各種變化。請張向晨司長和廣大網友打個招呼吧。

張向晨:各位網友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參加北京青年報組織的這項活動,來紀念我們中國加入世貿五周年。

網友:您每天都可以看到中國在WTO工作方面的進展,那您覺得中國入世這五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麽?這其中讓您最興奮的變化是什麽?

張向晨:中國在沒有加入世貿組織之前,我們是遊離於世界經貿組織之外的,在加入世貿五年來,我們已經成為世貿體系中的壹分子,而且是重要成員,我們說話有自己的份量,我們說話世界在關註我們。這是最大的壹個變化。

從我從事的貿易部門來講,我們在加入世貿的五年來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中國的貿易額由加入世貿組織之前的第六位,跨越到世界第三位。這是了不起的成績。

主持人:張司長,商務部世貿司是在入世以後成立的部門嗎?

張向晨:應該是在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也就是2000年11月組建這個部門,為了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因為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我們會面臨更多的談判,中國作為加入世貿組織成員的談判,履行世貿組織的義務的壹些工作。

主持人:在五年初的時候,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在五年當中我們做了哪些事情?

張向晨:我和我的同事在過去幾年裏做的事情有這麽幾項,第壹是和各部門壹起參加了多哈談判,是世貿組織新壹輪的談判,是我們中國參加貿易組織制定新的國際規則的壹次機會,進壹步討論開放世界範圍的市場。第二件事情,中國作為壹個負責任的世貿組織成員,要接受世貿組織成員每年對中國的貿易政策的審議,我們是否履行了我們的義務。每年我們要分17次,接受不同委員會的審議。我和我的同事要組織各部委、各成員參加回答世貿委員會的審議。我們是守信用的國家,我們做到了我們的誠信。在今年世貿組織對中國進行了壹次全面的世貿審議,世貿組織都肯定了中國為世貿組織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主持人:那您壹定非常高興。

張向晨:對。

主持人:這五年我們在外貿政策和外貿體制領域最大的變革是什麽?

張向晨:因為世貿組織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之上的,我們承諾的壹些原則、壹些變化,都是基於市場經濟的理念。我們外貿體制、外貿政策所發生的變化也跟這個有關系。比如說過去我們是實行外貿權的審批制,這個體制已經實行了多年,根據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們要在加入世貿組織三年內取消外貿權審批制。因為外貿權的審批制,就是說哪個企業擁有進口權或出口權,必須到外貿主管部門,過去的外經貿部,現在的商務部,去辦理批準的手續。也就是說,只有少數企業獲得這個進口權和出口權。但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每個企業都應該有權利進口或出口。我們在世貿組織談判過程中,就承諾要在壹定期限內取消這個審批制。我們在2004年7月1日,也就是提前半年做到了這點,廢除了實行了幾十年的外貿權審批制,而改成登記制。任何壹個企業要想獲得進口權、出口權,都可以到商務部,通過很簡單的手續辦理登記,這樣就可以進口或出口了。這是我們外貿體制變化特別典型的壹個事件。我們實行長期進口配額,進口許可證的管理,對進口數量有限制要求,這種要求從本質上和世貿組織的規定是不壹致的,因此我們就承諾有壹個過渡期之後,取消這些限制。在2005年1月1日,我們全部取消了針對汽車,包括汽車零部件,這些產品的進口配額管理。以後企業要進口這些產品,就不需要辦理這種數量限制了。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了,我們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改革了我們的外貿體制,使我們的外貿管理體制和世貿組織規則、與我們的承諾相壹致,也更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

網友:回想入世後這五年,有沒有壹些漂亮的數字讓妳記憶深刻的?

張向晨:漂亮的數字應該是俯拾即是。比如說我們中國的GDP超過了10萬億,比如說我們的農業生產總值在2004年突破了兩萬億。比如說我們的外匯儲備超過了1萬億。汽車生產數量突破了400萬。令人興奮的數字每天都會出現。這些都表明了我們在加入世貿組織五年來所取得的成就。

主持人:我記得中國剛剛入世的時候,有人大喊引狼入室,您現在想對這些人說什麽呢?

張向晨:我現在對他們表示感謝,因為對於我們加入世貿組織這樣壹個巨大、重大的決策,對於我們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如何和世界相處,如何保證我們經濟安全的情況下發展我們自己,應當說我們心中並不是完全有底數的,因為前進的道路上充滿著未知和挑戰。我感謝這些研究人員或者是評論人員,他們認為加入世貿組織可能出現的壹些風險,他們提出了這些擔憂,都使我們對於分析當時的形勢,應對加入世貿的挑戰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實事求是地說,當時有些擔心,最後沒有出現,我們擔心的風險沒有發生,我們擔心的沖擊沒有到來,但我覺得面臨這樣壹場大的事件,我們采取壹種冷靜的態度,甚至把困難想得更多的態度,這是合適的。也正因為我們高度重視,全國上下都很集中精力應對加入世貿的挑戰,所以我們把風險壓到最小。

網友:商務部可以說是我國制定外貿政策的最前沿,與很多的企業與行業都有接觸,從您與他們的接觸當中,您感覺入世給外貿部門帶來的最大變革是什麽?入世又給我們的外商企業帶來了哪些好處?

張向晨:對於從事外貿政策的部門,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現在管理外貿工作,不能按照以前我們習慣的那些做法去做了。我剛才講了,因為我們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必須按照世貿組織的要求改變我們的外貿體制。以前熟悉的,我們已經陌生了,因為我們的外貿法已經被修改了,我們的外貿審批已經被廢除了,我們熟悉的東西已經沒有了,我們怎麽管理外貿和促進外貿的發展呢?這是壹個適應的挑戰。世貿組織最大的挑戰是對政府的挑戰,妳如何用市場經濟的辦法,用透明的、公開的,符合世貿組織的新的規則來代替原有的做法,這個適應過程,應當說是很艱苦的。對於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給哪些行業帶來了好處?我覺得這種好處是全方位的,對各個行業都體現出來了。剛才這位網友提到對外資行業有什麽好處呢?這個好處應該是很明顯的,我國全面開放市場,降低了關稅、取消了數量限制,同時也開放了服務行業部門,我們在金融、保險、電信、商業批發零售、分銷,以及專業服務,包括律師、會計師等等領域,按照我們的承諾開放了市場,給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從事經營活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還有壹個重大的變化,由於我們的承諾,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辦事,我們的體制比沒有加入世貿之前提高了透明度。我們過去是按內部文件管理外貿的,我們要搞壹個政策,我們可以發壹個紅頭文件,世貿組織的規則特別清楚,國家的政策要透明,妳要執行公布的文件,不能執行秘密的文件,我們確實也是這樣做的。今天我們的外貿部門、商務部制定了政策,不僅要在事前廣泛征求意見,實施之前還要在網上公布,讓這些企業品頭論足,如果我們認為這些評論有價值,我們就處理這些草案,最後公布執行。而且在公布執行的時候,執行期和公布的日子中還有壹個過渡期,使廣大的企業有壹個適應的過程,有壹個過渡期。這樣對企業來經營,就增加了透明和可預見的環節。

網友:張司長,這五年您的工作每天都忙碌於與中國入世密切相關,您對這五年自己的工作表現滿意嗎?

張向晨:應該說我盡力了,但也不能說很滿意。因為我們加入世貿組織面臨的任務是很繁重的,而且這個談判可以想網友介紹,我們現在做的談判工作和加入世貿組織之前的談判是不壹樣的,我們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是我們中國要加入這個組織,要有壹個入門費,怎麽跨越進去,我們要和美國人、歐洲人談,大家都同意了,最後我們就加入了。現在從事多邊談判,作為世貿組織中的壹員和150個成員壹起談判,談判壹個世界規則,這種性質、特點都是不同的。我們如何把中國利益很好地體現在談判當中,我們如何讓更多的世貿組織成員支持我們的立場,使我們的立場得到擁護,最後反映在多邊談判當中,這對我們是壹個新的考驗。

主持人:看來雖然您是久經百戰,但還需要加強自己。

張向晨:是的,在我們之前有很好的學習榜樣,像巴西和印度,他們在多邊貿易體制裏摸爬滾打幾十年,非常有經驗,怎麽爭取同盟軍、怎麽堅持自己的立場,怎麽使談判的方向向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這是有自己的規律,或者叫遊戲規則。我們中國正在適應這些遊戲規則,作為團隊來說,因為我們中國的整體實力是非常強大的,我們中國有很多人才,我們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在“孫正羽”大使的帶領下,表現得是非常優秀的,也贏得了在日內瓦的外交圈的贊譽。

網友:在中國這五年,貿易糾紛不斷,“反傾銷”這個詞在五年當中不斷地出現在中國的壹些行業裏,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張向晨:這位網友感覺很準確,確實在這五年我們的貿易摩擦不少,我們處於壹個貿易摩擦高發期,而且這個高發期時間還會比較久。但我想澄清壹點,貿易摩擦的增加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沒有直接的聯系,它與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有關,因為我國外貿增長速度很快,每年都上壹個新臺階,我們的產品、我們的服務,在國際市場上所占份額越來越大,和其他國家的產品和服務也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當中,貿易摩擦是很難避免的。設想壹下如果我們的貿易額停留在1978年的28億美元,那我們就沒有什麽貿易摩擦。貿易摩擦的痛苦是我們發展帶來的,我們也只有通過發展解決這些貿易摩擦。現在加入世貿組織,我們擁有了世貿組織這個平臺,這樣壹個工具、這樣壹個武器來保護我們自己的利益,我們有了說話的地方,我們可以用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來維護我們中國的利益、維護我們企業的利益。我的同事,我的調法司的同事,我的工業貿易領域的同事,他們每天都在做這些工作。

網友:五年當中,中國在制定有關中國入世之後的法規的進展能否透露壹下?

張向晨: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法規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是為世貿組織成員廣泛贊譽的。有人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表現非常好,正是由於這方面我們做的非常出色。加入世貿組織前後,我們壹***清理修改了3千件法律法規,法律由全國人大通過的,法規是由國務院通過的,還有部門規章,像政府部門外經貿部商務部通過的,這種數量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我們在接受世貿組織的審議當中,有的世貿組織成員就說,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像中國這樣,認真地對待自己所做的承諾,修改自己的法律法規,使他們的承諾與世貿規則相壹致,世貿組織在世界上就更具權威性和影響力。

網友:五年當中,中國在WTO充當著什麽樣的角色?

張向晨:我剛才說了我們是壹個新成員,我們剛剛參加世貿組織不久,我們還處於適應世貿組織的遊戲規則當中,我們在世貿組織裏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的角色。因為我們加入世貿組織,是因為我們擁護多邊體制的原則,我們希望促進貿易的公平性和開放性,我們都是按照這個方向推進的。

網友:在知識產權的問題上,五年當中,壹直是壹些國家不斷地向我國政府提出的問題。五年當中,我們在知識產權方面法規的制定上有沒有做壹些工作?

張向晨:在知識產權保護的法規方面,如果給中國打分的話,應該打100分。因為沒有任何壹個國家能夠在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上挑出什麽毛病。我們在加入世貿組織過程中,我們是承諾了,中國是嚴格履行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我們中國的所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領域的法律法規,都做到了和世貿組織的規定相壹致,包括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以及所有的知識產權的保護條例、規章。

主持人:是不是我們在執行上出現了什麽問題呢?

張向晨:任何壹個國家,包括現在的發達國家,都不能說在執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沒有任何的問題。我們中國也壹樣。任何壹個國家的知識產權完整的保護體系都不是在壹夜之間建立起來的,我們也承認在報紙和電視上報道,我們查獲了哪些盜版光盤,銷毀了多少偽劣產品,這說明中國在采取著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行動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其實我們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也不是完全為了履行我們的國際義務。因為我們中國經濟要發展,我們必須把保護知識產權當做國家的戰略,我們也正是這樣做的。也正像這位網友所說的,有些成員對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執法方面認為我們做得不夠,還有些不滿意。我們在世貿組織的審議當中,用我們的事例向他們解釋我們做了多少工作,我們還在進行什麽樣的努力,我們在執法方面不能說給自己打100分。因為事實不是這樣。但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裏,完全建立起與世貿組織壹致的保護體系,應該是值得稱贊和肯定的。而且在執法方面,中國已經采取了最大規模的行動,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水平。

網友:五年過渡期之後,我國的本土企業在脫掉了護身服之後,您覺得對我國哪些行業面臨的挑戰最大?

張向晨:首先對這個概念進行壹個澄清,如果說這位網友說我們脫掉了護身服,是指我們國家的保護水平已經降到了最低,我們要和國際上的企業進行競爭,競爭更加激烈。我是承認這點的,這個比喻是可以的。同時我想說明壹點,過渡期結束之後,並不等於中國放棄了所有的符合世貿組織保護自己產業的護身服、盔甲,我們擁有了很多合法的工具和武器保護我們的企業。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並不是百分之百地放開市場,任何壹個國家也無法做到這點。我們是要做到與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相壹致的市場開放環境。在服務貿易領域裏面,在保險方面,我們不允許外資對人壽保險進行控股的。在汽車行業也不允許外資占大股。在電信行業也是不允許外資占大股。但在關稅方面,對於壹些重要的農產品,我們還保持了比較高的關稅。這都是我們合法的手段,是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爭取成果。世貿組織又賦予了我們合法的武器保護企業的利益,比如說反傾銷,外國可以對我們進行反傾銷,我們中國也在用這個武器保護我國企業。我們反外國傾銷的數額也在增加。

主持人:能否透露壹下這個數字。

張向晨:我並不是做這個具體工作的,我並不掌握這個數字,但這個事實就是說,在世貿組織統計表明,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應用這些貿易救濟措施、包括反傾銷措施的壹個主要的國家。

網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經五年了,中國在多哈談判過程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

張向晨:中國從加入世貿組織那天起就開始了多哈談判,參與了中國制定國際規則的進程,我們初步起到了壹個積極的建設性作用,因為中國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首先我們是壹個新成員,作為新成員,我們也就是要求在下壹步開放市場過程中,要考慮我們的困難。因為我們剛加入不久,我們剛剛減了關稅,開放服務市場,在進壹步做開放市場的承諾是要有特殊待遇的。我們是發展中成員,世界貿易體系不公平、不平衡,主要是發達國家扭曲了世界貿易格局,特別是美國對歐盟保持高關稅。我們壹起要求發達國家履行他們的承諾,按照多哈會合的宣言削減他們的補貼、削減他們的高關稅。從而為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的產品,比較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創造壹個好的條件。在過去五年裏,中國參加了全部所有的重要的多哈談判。在談判過程中,提交了67份提案,在提案中提出我們的主張、建議、要求,有些提案都得到了很多世貿組織成員的支持。在去年舉行的香港第五屆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上,我們中國代表團為了推動香港會議宣言的達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網友:從2005年起,我們就進入了WTO的後過渡期,我國貿易政策的走向是什麽?

張向晨:我剛才也提到了,壹方面是我們面臨的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我們也會面臨著壹些新的難得的機遇。加入世貿組織五年來我們取得的成就使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了,使我們的信心增強了,使中國變成了壹片世界投資者的熱土。我們應該利用這些有利的條件,進壹步承接國際產業的轉移,使我們的國民經濟發展上壹個新的臺階。我們應該很好利用這個機遇、緊緊抓住這個機遇發展自己。進入後過渡期之後我們的任務更繁重,我們需要使我們的貿易體制和經濟發展步伐相協調,我自己預測我們的貿易體制將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有可預見性。

網友:隨著中國出口競爭力的不斷增強,WTO各成員國對中國發起和仲裁的貿易救濟措施也在增多,您對此如何看待?作為地方政府和企業如何應對?

張向晨:這些貿易救濟措施的爭奪和貿易摩擦的增多是由於高速經濟帶來的,我們應該以壹個平常心對待,平常心等待並不是等閑視之,掉以輕心。我們應該把心態放平和,兵來將當,水來土掩。因為我們有WTO的合法武器,我們有應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機制、機構、人才。我們應該鼓勵企業積極應對這些貿易摩擦。過去我們中國有壹個傳統,不願意打官司,但在國際上不打官司是不行的,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的權利。我們現在建立了所謂的“四體聯動”,中國政府、地方政府、中介機構和企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體系,鼓勵企業在遇到貿易摩擦的時候,勇敢地用世貿組織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要多給企業支持,對他們進行培訓,使他們具備能夠打官司的能力。

網友:湖南作為中部六省之壹,地處腹地,沒有什麽優勢可言,如何在“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把握加入WTO後逐漸開放的時機呢?

張向晨:因為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我不能枉加評論和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是我覺得加入WTO之後所有地區和省份都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各地區、各省份都應該結合自己的特點,尋找新的增長點,適應我國的快速發展形勢,使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能夠體現在國際競爭,利用兩個市場方面的優勢。

主持人:謝謝您。我們非常感謝張司長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回答各位網友的問題,也非常感謝各位網友作客我們的北青網,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張向晨:謝謝。

主持人:再見。

張向晨司長簡介

張向晨,男,生於1965年,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司長兼中國政府世貿組織通報咨詢局局長。北京大學法學博士,2002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作高級訪問學者。主要著作:《發展中國家與WTO的政治經濟關系》、《WTO後的中美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