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監測的系統的網絡結構
用於長期監測某壹特定地區的地震活動情況,由若幹個建立在固定地點的地震臺和壹個負責業務管理和資料處理職能的部門組成的地震臺網稱為固定臺網。
為了地震學和地震預報研究的需要,或在某處發生強震後,為監視震區及鄰區的余震活動情況,臨時架設了由若幹個地震臺和壹個資料處理中心的地震臺網。壹旦已取得壹批有用的記錄或余震活動已趨於平靜就將臺網撤離.這類臺網稱為流動臺網。 用於監測全球地震活動性的地震臺網,其尺度幾乎跨越全球。典型的是美國在60年代初建立的世界標準地震臺網(WWSSN)。該臺網由100余個分布在全球的地震臺和設在美國本土的業務管理部門組成。
在我國早已建成由24個基準地震臺組成的國家級地震臺網,其尺度跨越全國。用於監測全國的基本地震活動情況。
為了監測省內及鄰省交界地區的地震活動性,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均已建成由十余個至數十個地震臺組成的區域地震臺網。跨度壹般約為數百千米。
有些省內的地區或壹些大型的工礦企業,如大型水電站,為了監測本地區的地震活動性,建成由幾個或十余個地震臺組成的地方地震臺網,跨度壹般約在十余千米至幾十千米間。 在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壹些研究用地震方法偵察和爆炸的國家,在地震觀測中參用了當時地震勘探中已使用多年的測線法。建立了壹些地震臺陣來提高遠震的檢測和定位能力。
早期地震臺陣中的地震計是按規則幾何圖形在空間布設的。當各點的幹擾不相關的情況下,把每個地震計輸出的地震信號延時組合後,其輸出信號的信噪比可比單臺輸出的高。假如有N個地震計,則組合後輸出信號的信噪比比單臺輸出可提高N1/2倍。在利用地震計在空間分布的坐標位置,可測定出地震波到來的方向即方位角,而後用走時曲線的慢度定出震中距。美國在小型試驗臺陣運轉後所得到結果的基礎上於60年代在本土上蒙大拿州建立了壹個由500余個架在淺井內的地震計組成的大孔徑地震臺陣Lasa臺陣。運轉多年後取得了大量的觀測資料,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文章和資料。但由於不能完全達到設計時的預期效果,而且常維護該臺陣的費用卻相當巨大,因此在70年代後期,該臺陣就開始縮小規模直至最後停止運轉。
隨著觀測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指出只要在地質構造均勻地區,不按規則幾何圖形布設的地震計輸出的遠震信號,在初動到達後壹小段時間內其形態是大體相同時,這就為用臺陣數據處理方法處理普通臺網的輸出信號提供了基礎。瑞典地震學家巴特利用現成的瑞典地震臺網(其尺度比美國的大孔徑地震臺陣約大10倍)的信號延時組合後,使輸出信號的信噪比比單臺信號提高了二倍。從而改善了遠震P波到時讀數的準確度,比較可靠地對P波初動方向識別,震源方向的測定精度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