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老板孫宏斌坐了幾次牢
孫宏斌入獄的原因
1988年,孫宏斌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進入聯想。憑著熱情和蠻力,孫宏斌幹得不錯,贏得了聯想掌門人柳傳誌的信任。多年後,在談到孫宏斌的成績時,柳傳誌說,“從1989年10月開始,企業部成立了13家全資分公司,上報營業額2400萬元。在解決幹部配備問題上,他們有創新的思路,敢於進能人,對我們來說是壹種震撼,是壹種突破。”
孫宏斌的地位和權力也因工作業績而迅速飆升。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從壹個普通員工變成了總監經理。1990年升任聯想集團企業發展部經理,主管範圍包括全國各地開設的18家分公司。
當時是聯想發展的關鍵時期。最高領導人柳傳誌在香港籌備香港聯想。憑借著自己的成績和柳傳誌對他的信任,孫宏斌逐漸獲得了自己的權威,聯想的老人們也逐漸被他推倒。聯想的分支機構基本上開始聽從他的指示。
孫宏斌旗下的聯想甚至有這樣的情況:海外分公司由孫宏斌挑選,財務不受集團控制。有人說,希望孫宏斌“獨立”帶領分公司走出去。更不可思議的是,孫宏斌居然辦了壹份聯想企業報,而且在這份報紙的頭版,突出了企業部的綱領:“企業部的利益高於壹切!”
更糟糕的是,在這個方案下,企業部經理有權任命分公司經理,等等。很明顯,孫宏斌所做的,是在走向柳傳誌的另壹面。甚至有人說,“孫宏斌試圖形成企業的外部循環,不在監督下進行經營,已經出現了財務失控的問題。他們說這個操作的成果還是會歸企業所有,但是在我們國家是不允許的。很難說會不會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屬於企業,因為他們成立了壹個集體(不好的詞叫‘幫’),他在外地分公司選人、管人,很危險。”
孫宏斌的手下都很年輕,鐵板壹塊,非常緊密。按照柳傳誌的定性,孫宏斌已經有“黑幫”嫌疑。
不僅如此,在壹把手已經註意到二把手孫宏斌異常舉動的同時,孫宏斌的爪牙甚至多次宣布要把公司的錢拿走。
動作太快、急於求成的二把手,壹般很難處理好組織內部的關系。孫宏斌也是。所以,雖然柳傳誌本質上是個人才,孫宏斌的人才是他所看重的,但聯想元老們“孫宏斌權力太大,以權謀私,分裂聯想,聯想會失控!”那封加急的信還是震驚了柳傳誌。
回到北京,柳傳誌仔細調查,發現孫宏斌確實有問題。但如何對付這個棘手的二把手,柳傳誌有自己的壹套。如果願意猜測的話,柳傳誌的這套可能來自於他在與前聯想掌門人倪光南鬥爭中的經驗總結。
柳傳誌先做了壹個緩孫宏斌的方案,希望他能改過來。
1990年,西山賓館召開聯想高層會議。柳傳誌高度評價孫宏斌。他說,孫宏斌是不可多得的“審時度勢,壹眼看穿”的人才。但會議最終在嚴肅的氣氛中結束,因為柳傳誌後來特別提到了孫宏斌管理中的“幫派”問題。
不久,柳傳誌召集孫宏斌直接領導的團隊開會,再次批評“黑幫”問題。不過這次孫宏斌沒有被通知出席。出乎我意料的是,孫宏斌的壹位下屬在會上公開反駁柳傳誌:“劉總,我們不是壹夥的,我們是現代管理。”
結局是會議戛然而止,不歡而散。
柳傳誌讓孫宏斌在這些“青瓜蛋子”和他之間做出選擇。“當時年輕浮躁想當元帥的孫宏斌說,我要個蛋子。"
多年後,孫宏斌後悔了:“如果我當時妥協壹點,就不會發生這種事。劉總不可能有這種事”
柳傳誌也給了孫宏斌機會。那是孫宏斌在北大袁紹餐廳牽手之後,他又壹次激動地發出了“卷錢逃跑”。柳傳誌最後壹次找孫宏斌談話:“我們都是有能力的人,我領導不了妳。大家好好相處,隨便挑壹家聯想的分公司,自己做。”但孫宏斌拒絕了:“不用了,劉總。我才26歲。我可以從頭再來。”這可能更大程度上傷害了柳傳誌。
第二天壹早,柳傳誌親自主持了企業發展部的會議,宣布自己暫時擔任企業發展部經理。孫宏斌另有安排。從這壹天起,孫宏斌失去了自由。1990年5月28日,孫宏斌被海澱警方刑事拘留。10天後,他因挪用公款被正式逮捕。兩年後,1992年8月22日,法院以“挪用公款13萬元”的罪名判處孫宏斌有期徒刑5年(1994年初,孫宏斌被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減刑1年2個月)。“收到判決書的時候我不認為我有罪。”孫宏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