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德爾塔毒株?這種變異新冠毒株來自哪裏?
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南京疫情爆發,而此次爆發的病因被鎖定為德爾塔毒株。但這種新冠變異毒株已經不是第壹次出現在中國了,早在今年6月廣東已經爆發了疫情,也是因為德爾塔毒株。
6月25日,鐘南山院士就曾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研判。
為了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廣東采取了最嚴格的管控措施防止疫情傳播。通過迅速鎖定感染源,精準查清傳播鏈,更新“密接”概念等科學應對舉措,不僅在我國應對德爾塔(Delta)變種病毒社區感染的第壹階段戰“疫”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而且防止了病毒的省外擴散。
壹是很快鎖定了傳染源,查清傳播鏈在廣州做得很快。5月21日,因為省區地市也都接到報告,當天下午就鎖定了傳染源。隨著高質量流行病學的調查,流行病學調查很及時,差不多就是150多個病人,全都做基因檢測,這個是其他地方沒做到的,差不多每壹個基因檢測以後,發現都是壹個阿婆(傳)過來的,就搞清楚了,傳播鏈非常明確。能夠使我們對疾病的整個來龍去脈、發展趨勢,以及應該怎樣管控,給我們提供了壹個非常清晰的數據支撐。
二是對應德爾塔(Delta)毒株,我們以前講密切接觸者,這個概念要改變了。因為德爾塔(Delta)毒株載量高,呼出來的氣體毒性大,傳染性很強。過去的提法,什麽叫密切接觸者,發病前兩天跟病人的家人,家裏的人還有同壹個辦公室的,或者壹米之內有***同吃飯、開會等等,這叫密切接觸者。但現在密接者這個概念要改變,在同壹個空間、同壹個單位、同壹座建築、同壹棟樓,發病前四天,跟這些病人相處的都是密切接觸者。正因為有這個概念的改變,所以才會采用壹些不同的管理模式,密封、封控、封禁等等。所以這個概念的改變是對我們重點密集人群的管控。
所以,即使是打了疫苗,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盡量減少出行,少聚會,多鍛煉,平時註意衛生消毒。
知識拓展德爾塔毒株特點
傳播速度快 德爾塔”變異株病毒的傳染性和傳播能力顯著增強,特別是潛伏期或者傳代間隔縮短,在短短的10天內就傳了五六代,病毒的傳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的樣本PCR檢測病毒結果顯示,病毒載量有顯著增加的特點。這個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比以往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1倍,比在英國發現的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超40%。“德爾塔”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其實主要是指從有效的暴露、感染到出現臨床癥狀、發病的速度,發病的時間變短了,或者說它的每壹代之間,代際傳播的間隔相對於過去的流行毒株來講,平均潛伏期縮短了壹兩天,速度也相應快壹些。
病毒載量高? ? 來自英國的研究團隊發現,與感染英國最早發現的“阿爾法”(Alpha)變異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爾塔”變異株的人群住院風險要高出1倍。在此次廣州疫情中,患者發病以後轉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而且轉為重型、危重型的時間提前。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體內病毒載量越高,患者核酸轉陰所需要的時間延長。
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但疫苗仍有保護作用 ?對此,馮子健解釋稱,“從這次廣東的疫情來看,確診病例裏面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中,轉為重癥或者發生重癥的比例顯著高於接種疫苗的人,疫苗對新毒株仍有保護作用。”此外,還有研究表明,3例從四川入境回國後確診感染“德爾塔”毒株的病例中,2例已接種過疫苗,1例未接種。研究稱,相比未接種疫苗的病例,接種疫苗的病例從確診到產生抗體陽性的時間短、CT值高、住院時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