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記憶散文:小時候的下雨天,用化肥袋子作雨衣
小時候住的是瓦房,雨水順著屋檐流下,像壹條條水柱直擊地面,日積月累,房前屋後的地面上就形成了壹道凹下去的痕跡。
那時候村裏還沒有水泥路,院子裏還都是泥地,壹到下雨天,尤其是漂泊大雨時,空氣中瞬間彌漫出泥土的氣息,多了壹絲清新的味道,仿佛整個環境都被凈化了。
小時候喜歡下雨天,因為大人不用出去幹活了,都待在家裏,壹家人難得閑下來聚在壹起,擠在壹張床上看看電視或者打打撲克。
母親擅長針線活,下雨天也不閑著。踩著她那臺比我年齡還大的縫紉機,嗒嗒嗒地做起布鞋。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穿的鞋都是母親親手做的。壹雙新布鞋,也足夠在小夥伴面前炫耀了。
夏天的雨格外的大,壹下就是好幾天,屋後溝裏的水就會漲起來,到了壹定水位就會從橋洞口流出去,這也是捕魚的好時機。
父親把用竹篾編成的捕魚籠放在橋洞口,兩邊用泥巴堵住,就等著魚兒們順著水流遊到籠子裏。放置壹晚上,第二天壹早就可以去收魚了。小時候經常吃魚,大多都是在雨後。
小時候住的瓦房,門頭沒有擋雨的結構。為了防止雨量反流入屋內,都會在門口放壹個大盆用來接水。瓦片由於常年經受風吹雨淋日曬,表面會出現粉化或者裂縫,雨水就會從屋脊處往下滲。我家的房子就是這樣,所以每到下雨天,還要在房梁下放兩個小盆接水。
小時候看的彩電是靠天線搜索信號的,壹碰到雨天打雷的時候,就立馬關掉電視,說是為了防止雷順著天線下來把電視燒壞,所以,小時候打雷時不看電視成為了約定俗成的事,現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說起下雨天,離不開雨鞋和雨傘,而家裏的雨鞋和雨傘並不能滿足人手壹樣。所以夏天下雨的時候,我就經常光著腳丫出去,踩進泥裏的觸覺也是喜歡的感覺。沒有傘就找壹個化肥袋子,把底部的壹個角往內折,就有了壹個簡易的鬥篷。戴在頭上,兩手抓住袋子兩邊在膝蓋的位置,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擋雨效果也是可以的。
現在遇到下雨天時,如果不用上班就可以躺在床上,玩玩手機,聽雨滴落下,內心無比平靜,難得的放松時光,連睡覺都十分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