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四氣五味和引經報使的涵義
1、四氣的認定依據 :四氣,又稱四性,就是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狹義的)。主要反映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影響,是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說明藥物作用性質的主要理論依據之壹。
四氣這麽重要,那我們要怎麽去判斷藥物的寒熱溫涼呢?
藥物寒、熱、溫、涼四氣的產生,與其實四時季節氣候的變化密切相關。如《本草經疏》雲:凡言微寒者,稟春之氣以生;言大熱者,感長夏之氣以生;言平者,感秋之氣以生,平即涼也;言大寒者,感冬之氣以生。此物之氣,得乎天者也。”由於四時氣候的變化,藥物稟受有差異,故有“四氣”之名。
藥物性能的四氣,是古人根據藥物作用於人體後所發生的不同反反映而概括出來的。它與所治療疾病的寒溫性質是相對而言的,《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強調“入腹則知其性”。深刻揭示了中藥寒、熱、溫、涼四氣的真諦。大凡能減輕或消除熱性證候的藥物,其藥性壹般屬於寒性或涼性;凡能減輕或消除寒性證候的藥物,其藥性壹般屬於溫熱。如薄荷、葛根主治風熱表證,其性屬涼;石膏、知母主治溫熱病氣分熱盛證,其性屬寒;麻黃、生姜主治風寒表證,其性屬溫;附子、幹姜主治亡陽證,其性屬熱等。所以壹般說來,溫性、熱性的藥物具有溫裏散寒的作用;寒性、涼性的藥物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
2、 五味的認定依據 :五味是指藥物酸、苦、甘、辛、鹹五種基本的味。自《神農本草經》提出了“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並將其作為藥性以來,歷代本草均遵循之,並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補充和發展,逐步完善了中藥五味。
《呂氏春秋》記載:“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靈樞·邪氣藏腑病形》雲:“水谷皆入於胃,其味有五。”說明五味的起源多與烹飲食有關。
最初,五味的本義是指藥物的真實滋味或氣味,由人體味覺器官(口嘗或鼻嗅)直接感知。如黃連昧苦,烏梅味酸,生姜味辛,甘草味甘等,皆“乳口則知其味”(《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是藥物真實滋味的反映,屬於藥材性狀的範疇。藥味肇源於口嘗。古人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發現,不同的滋味具有不同的功能效應。《素問.至真大要論》將其概括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就是將五味的作用進行了歸納。後世醫家在這壹基礎上又作了補充。具體說來,辛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如生姜散寒,木香行氣,紅花活血;酸味具有能收、能澀的作用,如五味子收斂止汗,五倍子澀腸止瀉;甘味具有能補、能和、能緩的作用,如人參補氣,熟地補血,甘草和中,緩急止痛,又能緩和藥性,緩解毒性;苦味具有能泄(包括降與瀉)、能燥、能堅的作用,如大黃泄閉,杏仁降氣,黃連泄火,蒼術燥濕,知母、黃柏堅陰;鹹味具有能下、能軟的作用,如芒硝瀉下,通大便燥結,牡蠣軟堅,消瘰癧痰核;淡味具有能滲能利的作用,如茯苓、苡仁滲濕利水。
根據藥物的作用確定其味,五味自用於歸納藥物作用之後,便漸漸發展成了理論工具,人們便采用了以功效類推定味的方法,從而產生了抽象之味。這樣就出現了本草所載藥物的味,與實際味道不符合的情況。比如大凡具有發散作用的定為辛味,具有補益作用的定為甘味等等。如麻黃並無明顯的辛味,因其具有較強的發散作用,故定為辛味。又如石膏本無味,但歷代本草均記載其辛味。《本草乘雅半偈》詮釋為“味之辛解,即用之釋”。由此可藥物五味經歷了“味(口嘗之味) 功能 味(性能之味)”的認知過程。尤其是性能之味,已經脫離或部分脫離口嘗直接感受之味,是藥物實際效用的總結,對臨床用藥具有更直接的指導意義。
二、引經報使
中藥,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 歷史 ,從《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經》開始,就對中藥的運用、有了非常詳盡的論述。關於中藥的使用特點,大致分為“性味”和“歸經”兩個大的部分。所謂“性味”,指的就是中藥的“四氣五味”,或者說,這是中藥的“本質特性”;而“歸經”,指的就是中藥的“外部傾向”,和哪個臟腑、哪條經絡更容易溝通。隨著時代的進步,到了宋金兩朝時,張元素根據中藥四氣五味的厚薄、升降浮沈的緩急,創造性地提出“引經報使”之說。
所謂引經報使,聽起來似乎很神秘,其實,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向導”即可。也就是說,在組方之時,有意添加的、能“帶領”諸藥直達病所的、起輔助作用的中藥。壹般來說,壹個成方裏,作為“引經報使”的中藥大多只有壹味,少量有兩味的引經藥,三味以上則極為罕見。
例如我們常說的“清熱瀉火”,按照張元素的理論,瀉心火宜用黃連,瀉肺火宜用黃芩,瀉肝火宜用知母,木通偏瀉小腸,石膏偏瀉胃火等等。另有柴胡佐黃芩以清泄下焦,疏散少陽之火,須佐以黃連,這時候,黃芩黃連,就是所謂的“引經藥”。
張元素“引經報使”的理論出後,對後世醫家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逐漸整理、歸納出了大約8種“引經藥”:
1、引藥上行 :這個名詞很好理解,也就是引導藥力上行,對病位在上、在頭面的方劑,有目的地選擇“引經藥”。比如擅去頭面諸風的“細辛”,擅通頭腦的蒼耳,開提肺氣的桔梗,等等,都是引藥上行的“引經藥”。值得壹提的是“桔梗”,素有“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說,當病在上焦,需要升提氣機時,常被作為“引經藥”使用
2、引藥下行:所謂引藥下行, 和我們理解的“峻下、瀉下”不同。常作為引藥下行的中藥有兩個:川牛膝、旋覆花。其中的“牛膝”,更是歷代醫家都公認的引藥下行良品,而旋覆花則有“諸花皆升,旋覆獨降”之說。病在下焦,需要氣機下降的時候,多擇其壹即可;
3、引藥到病位:古文說“引藥到病所”。舉個例子,羌活能引藥直到上肢末梢,而它的“好兄弟”獨活,則善於引藥直到下肢。最出名的,莫過於頭面的引經藥:厥陰頭痛槁本為引,少陽頭痛柴胡為引,太陰頭痛蒼術為引等等;
4、引火歸元:所謂引火歸元,“元”是哪裏?也就是少陰是也。比如金貴腎氣丸之“肉桂”,其實就是壹味最常用的“引火歸元”之品。虛火上炎、陰陽互格的浮陽外越之證,肉桂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引經藥”;
5、引氣上升:這個也好理解,當氣機下陷時,升提中氣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方法。如著名的補氣成方“補中益氣湯”,裏面就有柴胡與升麻兩味“升提藥”,其目的,也就是將人參黃芪補益的中氣向上升提,以促進中焦的清氣上升。
6、引血下行:在中醫理論裏,有壹個“肝陽上亢”的證候,其本因是肝經陰血虛損,不能收斂陽氣,乃至肝陽過度上亢,此時,可見頭面紅赤諸像。中醫認為,這是“血隨氣逆”而成,常用“牛膝”作為引血下行的“引經藥”,以防止“血之余氣,並趕於上”而成氣厥。
7、引邪外越:外邪內侵機體,如果郁而不散,容易閉塞氣機。故中醫常有“疏散外邪”之說,最常用的引邪外越的“引經藥”就是柴胡。少陽證之小柴胡湯,柴胡之“和解少陽”,其實就是引邪外越之意;
8、引邪下泄:和引氣上升相反,引邪下泄主要是誘導邪氣下行,從下焦而出。比如玉女煎裏的“牛膝”,就有引導火熱之邪下行之用;導赤散裏的木通,也有引導心經火熱之邪從水道而出之功。
總之,“引經報使”是歷代醫家對中藥使用的經驗總結,歸納起來,其實主要就是根據中藥獨有的“升降浮沈”,對照病位所在的位置而來。對於實際組方,是很有指導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