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能聽到否定世界多極化的論調,主要原因是什麽
世界政治多極化是指壹定時期內對國際關系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趨向於形成多極格局的壹種發展趨勢,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實力分布狀態的壹種反映。世界政治多極化是建立在經濟多極化基礎上,不以人們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趨勢。
多極化是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其理由是:
第壹,世界格局轉換的深層次原因是經濟關系和經濟實力對比的變化。世界格局多極化發展的深層原因,還在於經濟實力對比關系的變化。冷戰時期,美蘇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霸主,歸根到底是因為兩國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其他國家與它們之間的經濟實力懸殊過大。在此背景下,美蘇稱霸的局面得以長期維持。由於世界經濟全球他的推動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作用,各大戰略力量的經濟實力己逐漸趨向平衡,其國際地位和影響不斷上升。針對這個情況,1990年3月,鄧小平同誌明確指出:“美蘇壟斷壹切的情況正在變化。世界格局將來是三極也好,四極也好,五極也好,蘇聯總還是多極中的壹個,不管它怎麽削弱,甚至有幾個加盟***和國退出去。所謂多極,中國算壹極。中國不要貶低自己,怎麽樣也算壹極。”世界多極化趨勢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地區範圍,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都在加速發展。綜合起來看,多極力量主要包括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以及目前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雖然日本和歐盟的經濟目前仍處在困難時期,但無論如何,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人均國民產值仍超過美國。從長期的發展來看,日本經濟仍將走在世界的前列。與此同時,日本正加速走向政治大國,其國際影響力會不斷擴大。歐盟的經濟在過去數年中並未出現美國式的泡沫,經濟、金融形勢都較為穩定。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經濟學家認為.歐盟經濟目前有陷於衰退的危險。隨著歐盟經濟政治壹體化的加深.它的綜合實力還會進壹步增長,未來歐盟將可能成為國際社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壹極。歐、日力圖擺脫美國控制,尋求獨立定位的傾向日益突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國內形勢不穩,金融危機嚴重、生產停滯、經濟滑坡,大國地位受到嚴重削弱,但它畢竟擁有良好的工業和科技基礎,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在軍事上,它仍然是唯壹能夠和美國相抗衡的核大國。普京政府上臺後,俄羅斯社會趨向穩定,經濟開始恢復和增長,2000年的增長率達到了8.3%。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至20l0年,俄經濟可維持5%壹6%的年均增長率。冷戰結束後的多極化發展並不僅僅表現為大國之間力量的消長變化,發展中國家力量的增長和他們的團結合作也是多極化的壹個重要表現。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往往既有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也有對付美國霸權主義擴張的意圖。比如中美洲經濟合作委員會、裏約集團、南方***同市場都把美國排除在外。這些都是美國建立單極世界的障礙因素。同時,世界經濟的增長點出現了多元化傾向。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難以再維持壹枝獨秀局面。2l世紀不可能是美國的世紀,而是各種國家,各個地區***處、合作與競爭的多極化世紀。
第二,未來的世界不可能是美國壹家獨霸的局面。兩極格局解體後,美國成為當今世界唯壹的超級大國,其經濟、科技、軍事實力仍然處於優勢位置,但國家實力占世界的比重比起二戰後的壹段時期已經下降了極多。小布什政府上臺後,經濟出現明顯的衰退征候。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國的GDP增長率已降到0.3%,經濟瀕臨衰退的邊緣。雖然美國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仍然是唯壹的超級大國,但是實力不均衡不等於沒有牽制力,當前美俄關系的改善並沒有消除兩國戰略結構上的深層矛盾和對抗,加之俄同中國確立了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形成了在壹些重大問題上抗衡美國的大國組合,在壹定程度上牽制了美國的行動。美國弱化、分化第三世界、維持國際經濟舊秩序的做法,加劇了第三世界的動蕩,使得南方國家的處境更加困難,激起了它們強烈的不滿與反抗。還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世界各國既更加重視發展對外經濟聯系,又更加警惕和反感可能出現的所謂“美國化”,更加重視本國的國家安全、反對單極世界的主張。在此背景下,美國建立“單極世界”和建立以它為主導的“世界新秩序”的圖謀難以成為現實。可以說,目前這種“壹超多強”,“壹超”淩駕於“多強”之上的局面,只是壹種過渡時期的暫時現象。
第三,從當今世界力量結構來看,多極化是確定趨勢。當今世界存在美、日、中、俄羅斯等多個強國。它們之間綜合國力較量的結果必然將導致多極化世界格局的誕生。
第四,多極化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反映了大多數國家的意願。正在形成的多極世界格局是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的主要表現,不僅與剛剛結束的兩極格局有著本質的不同,面且與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各大國爭奪勢力範圍的多極均勢格局相比也具有許多時代進步意義。它的進步性表現在: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是美、歐、日、俄、中等國際力量相互制衡、沒有哪種力量能夠控制世界為所欲為的多極化;是摒棄強權政治、遏制霸權主義、有利於廣大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權益和謀求經濟發展的多極化,是承認世界各國發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樣化、積極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多極化。正在形成的多極世界格局具有的歷史進步性還表現在發展中國家日益成為國際舞臺上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冷戰結束後的多極化發展並不僅僅局限於大國之間。發展中國家力量的增長和他們的團結合作也是多極化的壹個重要表現
第五,世界的多樣性特征客觀上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多極格局。當今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上千個民族中,有著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不同的發展模式和社會制度。這種多樣性決定了世界不可能由壹個民族、壹個國家、—種宗教信仰、壹種價值觀念、壹個發展模式和壹種社會制度來主導和統治,決定了世界的發展應是多樣的。世界的多極化而不是單極化恰恰符合世界多樣性的客觀規律。在未來構成多極結構的各種戰略力量中,不僅有全球性大國,也有地區性大國;不僅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有發展中大國;不僅有單壹國家行為主體,也有國家行為主體之間的聯盟或由主權國家構成的重要的國際組織;不僅有以信仰基督教為主的國家,也有以信仰佛教或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不僅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家,也有上百年文明史的國家;不僅主權國家在多極化發展中充當主角,日益壯大的NGO(非政府組織)也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多權化的發展必須以多樣性為基礎,而多樣性的特征又為多極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第六,多極化是世界歷史前進的必由之路,是人類社會避免單極世界種種危害的唯壹正確道路。在多極化世界裏,有利於阻止少數大國肆意發動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保證中小國家的安全和主權,提高中小國家的國際地位,有利於世界各國人民平等相處,互利合作和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國際爭端,有利於倡導嶄新的國際關系淮則,改革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推動世界進步和人類***同繁榮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