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兩岸三通全面開啟三通是指
在郵政業務方面。1993年,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簽署《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岸郵政部門正式互辦掛號函件業務。
兩岸三通
在電信業務方面。1996年,中國電信與臺灣中華電信建立兩岸直接電信業務關系。通過1999年、2000年先後建成的中美、亞歐、亞太海底光纜,建立了兩岸直達通信路由。兩岸電信部門已開辦電話、數據通信、移動電話漫遊、電視電話等業務。
2.通航
在海上通航方面。1997年4月,福州、廈門和高雄間的海上試點直航開始運行。2001年初,考慮到金門、馬祖民眾的需求,大陸方面為金、馬與福建沿海地區的海上通航盡力提供協助。雙方使用兩岸資本並在兩岸註冊的船舶,采用只掛公司旗的方式,開通了兩地海上客運、貨運航線。
在空中通航方面。1995年12月、1996年8月,澳門航空、港龍航空分別開辟了澳臺、港臺航線,實現了大陸經澳門、香港至臺灣“壹機到底”的間接通航。2003年春節期間,為便利臺商返鄉過年,大陸方面采取靈活務實的辦法,批準臺灣6家航空公司***16架次包機,從臺北、高雄經停港澳至上海往返接送臺商。
3.通商
在兩岸貿易方面。從1979年開始,大陸方面即對臺灣產品開放市場,並給予免稅、減稅等優惠待遇。兩岸貿易金額1978年為0.46億美元,2003年增至583億多美元。根據2002年統計,大陸已成為臺灣第壹大出口市場,臺灣是大陸第二大進口市場。
2008年12月15日,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指出,封阻了近五十年,討論了近二十多年的兩岸大三通,正式從這壹天開始,邁出了全新的壹步。這意味早就升火待發的兩岸海空直航及通郵將全面啟動,這其中包括海運部分不必再彎靠第三地,已經在實施的周末包機將擴大為平日包機,兩岸郵件也將縮短成兩天即可送達,這歷史性的壹刻,究竟能為未來的兩岸關系造成怎樣的改變,將形成相當深遠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