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交際中的“兜圈子”技巧有哪些?
在日常交際中,壹般說,直言快語,是人的真誠所在,是受歡迎的。但有時候,效果並不佳,輕者損害人際關系的和諧,重者造成麻煩,違背言語交際的初衷。而有時有意繞開中心語題和基本意圖,采用和外圍戰術,從相關的事物、道理談起,即“兜圈子”,卻常能收到較理想的交際效果。請看下列三例。
例1,壹位年輕媳婦,見小姑穿上件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買的,故意高聲對小姑說:“嗬,從哪裏買來的羊毛衫,真漂亮!”婆婆在壹旁答話:“從對門商場買的,剛到的貨。我先買壹件,讓妳們穿上試試,要看中了,下午再買壹件。妳們倆壹人壹件。”
例2,壹天,某青年教師早早回家做了壹鍋紅棗飯。妻子下班回來,端起碗,高興地問:“這棗真甜啊,哪來的?”丈夫說鄉下姨媽捎來的。妻子不無感慨地說:“姨媽想得可真周到啊,年年捎棗來!”丈夫說:“那還用說,我從小失去父母,就是姨媽把我撫養大的嘛!”妻子說:“她老家這壹生也真夠辛苦的。”稍停,丈夫忽然嘆了口氣,說:“聽捎棗的人說,姨媽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那就接來唄,到醫院好好治治。”不等丈夫把話說完,妻子說出了丈夫想說還未說出的話。
例3,晚飯後,幾位青年人去拜訪某教授。談到夜深,教授接這青年人的話題說:“妳提的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明天我去A城參加壹個學術會,準備就這個問題找幾位專家壹塊聊聊。”幾位青年立刻起身告辭:“很抱歉,不知道您明天還要出差,耽誤您休息了。”
例1中的年輕媳婦見小姑穿上了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買的,也想要壹件,但又不好意思說出口,於是轉向小姑誇羊毛衫,“主顧左右而言他”,達到目的。例2中的青年教師想接姨媽來城裏治病,但不直說,而是通過吃棗飯、憶舊情,造成壹種適宜的氛圍,然後再說姨媽生病,而讓妻子接過話題,說出接姨媽的話。這樣方來語去,自然圓滿,比直說高明多了。例3中的教授明天出差,要早點休息,但礙於情面,不好直言辭客,而接過對方話題壹兜,即達到了辭客的目的。話語委婉得體而不失禮儀。由此看來,說話兜圈子,有時候確實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直言快語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說過兜圈子是壹種說話的藝術。要正確運用這種藝術,首先要善於分辨言語交際的具體情況,做到當兜則兜,不當兜還是直說為好。言語交際中兜圈子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顧及情面,有些話不便直說
比如婆媳之間、戀人之間、兩親家之間等,均系剛剛建立起來的情感寶塔,基礎欠牢固,交往中雙方都比較謹慎、敏感,言語中稍有差錯,都會帶來不快或產生誤解、造成矛盾。例1那位年輕媳婦,如在娘家面對親生母親,大可不必兜圈子;但在婆家,面對婆婆,就不好直說要東西了。而她的兜圈子,既達到了要羊毛衫的目的,又不失情面。
出於禮儀,有些話不便直說
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稱“禮儀之邦”,具有文明禮貌的社交風尚。人們在言語交際中,十分註意話語的適切、得體。私人場合、知己朋友,說話可以直來直去,即是說錯了,也無傷大雅。在公***場合,對壹般關系的人,特別是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對待外賓,說話就要特別講究方式、分寸。為了不失禮儀,說話就常需兜圈子。例3那位教授的話,就與特定的交際場合、對象、自身的身分相稱,實現了和諧的溝通。試想,如果直言明天出發,改日再談,雖可以達到辭客的目的,但卻易置對方較為尷尬的處境,也有失教授慈祥和藹和壹面。
直接挑明,對方壹時難以接受
某個意思,直接挑明,估計對方壹時難以接受,壹旦對方明確表示不同意,再要改變態度,就困難多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強調事理,征服對方,就可把基本觀點、結論性的話先藏在壹邊,而從有關的事物、道理、情感兜起。待到事理通暢、明白,再稍加點撥,自能化難為易,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例2那位教師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兜圈子的。如果他直言接姨媽來城裏治病,妻子不壹定同意。而通過吃棗飯、談紅棗、憶舊情,事理人情雙關,形成了接姨媽的充分理由,水到渠成,所以不用自己講,妻子說出了他的心裏話。
由於對方的情緒、思想所致,難以與之進行交流
要說服對方,就要想方設法與之接觸,開辟言語交流的信息渠道的作用。如人們所熟悉的《觸龍說趙太後》,觸龍的言語成功就在於他采用了兜圈子這種藝術手段。
準確運用了兜圈子這種說話藝術,除了要善於區別交際活動的具體情況,做到當兜則兜外,還要了解兜圈子的壹些常用方法,靈活地組織話語。從兜圈子所利用的事物、事理與中心話題、交際目的關系分析,主要有如下幾種。
因果法
即從促使對方接受觀點、產生行為的諸種原因兜起。這種原因可以是事實,也可以是理論。例2那位教師兜圈子就是采用的這種方法。姨媽把某青年教師撫養成人,姨媽年年捎棗、姨媽生病是因;接姨媽是果。這是用事實兜。再如陳毅任上海市長時,幹部實行供給制,為了不給國家增添負擔,想勸嶽父回老家。顧慮直接提出,老人產生誤解,陳毅同誌就繞了個彎先問老人家***產黨還是國民黨好。當老人家說出國民黨任人唯親,壹人得道、雞犬升天時,陳毅同誌說:“說得好,所以國民黨要倒臺……那您喜歡不喜歡您的女婿也這樣?”老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決定回老家去。這是用道理兜,先以事明理,再以理論事。
推論法
即從與交際目的相關的事物兜起,讓對方由此及彼,或由表及裏推出新的意思。例1那位年輕媳婦的話就是采用了這種方法。兒媳婦稱贊小姑的羊毛衫,在婆婆心裏必然產生這樣的思考;兒媳誇小姑的羊毛衫,當然是自己也想要壹件;兒媳也是自己家裏人了,應同女兒壹樣看待,既給女兒買了,也該給兒媳買,這是事理常情。所以那位聰明的媳婦,沒說要羊毛衫而得到了羊毛衫。
比照法
即尋找與交際話題具有類比意義的事物兜圈子,兩相比照,語義明晰,或者兜而不發,令對方自悟,或者稍加點化。傳說鄭板橋早年家貧,壹年除夕賒了壹只豬頭,剛下鍋,又被屠戶要了去轉手賣了高價。為此他壹直記恨在心。直到後來到山東範縣做官,還特別規定殺豬的不準賣豬頭,自己吃也要交稅,以示對屠戶的懲罰。夫人聞之,感到不妥。壹天她捉到只老鼠吊在房裏。夜裏老鼠不住地掙紮,鄭板橋壹宿沒睡好覺。他埋怨夫人,夫人說她小時候好不容易做了件新衣裳,被老鼠啃壞了。鄭板橋聽後笑了:“興化的老鼠啃壞了妳的衣裳,又不是山東的,妳恨它是何道理?”夫人說:“妳不是也恨範縣的殺豬的嗎?”鄭板橋恍然大悟,隨吟詩壹首:賢內忠言實難求,板橋做事理不周。屠夫勢利雖可惡,為官不應}己私仇。鄭板橋夫人的話,通過兩種事的比照兜圈子,而後畫龍點睛,說服鄭板橋的。
雙關法
即尋找與中心話題相關的具有雙重內涵的事物兜圈子,言在此而意在彼,獲得壹種含蓄委婉的言語效果。比如,壹位農村小夥和姑娘暗暗相愛,都羞於直接表白。壹天,兩人在田間相遇,姑娘靈機壹動,指著在花間飛動的蝴蝶問小夥:“妳說為什麽只見蝴蝶戀花,不見花追蝴蝶呢?”小夥壹時發懵,“花怎麽能追蝴蝶呢?”轉瞬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坦率地表達對姑娘的愛慕之情。這位姑娘的無疑而問,自然令對方思考到其雙關意義,話語婉曲、巧妙,既實現了完美的表情達意,又不丟臉面,不留人口實。
情感投資法
即某壹交際話題壹時難於為對方接受時,根據對方的思想、興趣、職業等特點,先從本題之外的副話題兜起,待到言路暢通,再自然引入本題。《觸龍說趙太後》中,觸龍的話就是運用了這種兜圈法。
附帶說明,兜圈子有時能產生壹種含蓄委婉的方語效果,但含蓄委婉的話卻並非全是兜圈子。兜圈子也不是猜謎語、說隱語,它是曲徑通幽,最終要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如果兜來兜去,把對方引入迷魂陣,就不好了。再者,兜圈子這種說話藝術壹定要慎用,當兜則兜,不然,兜之不當,會給人啰嗦、虛偽之嫌,與交際目的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