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區域活動方案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壹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方案要怎麽制定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大班區域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區域活動方案1幼兒園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者以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材料和活動類型為依據,將活動室的空間相對劃分為不同區角,教師在這些區角中,有目的,有計劃的創設活動環境,投放相對的材料,區角空間的設置及材料的投放要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和本班空間環境,真正為幼兒學習活動服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班級幼兒興趣愛好,為了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得到更好的發展,我班創設了五個區角,分別是:角色區、建構區、美工區、閱讀區和益智區。
壹、區角設計總體目標
以博弈室帶動區角,以益智區為特色,為幼兒創設壹個勤動腦,樂思考,善交往的育人環境,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想象力、創造力、模仿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同伴交往的各項能力……
二、各個區角的具體目標及投放材料、活動規則
(壹)表演區
活動目標:
1、學會尊重他人的表演和表達方式,體驗與他人溝通、交往的快樂。
2、能根據故事內容或音樂旋律大膽、自信的進行表演。
3、培養幼兒參與表演活動的興趣,願意參與集體活動,初步培養參與活動的等待、輪流和分享的意識。
投放材料:自制衣服、帽子、頭飾、各種飾品、故事表演服。
活動規則:
1、進區要先選擇服飾和道具。
2、和小朋友友好相處,愛惜玩具。
3、表演完將物品歸類,放回原處。
4、每次可進入7個小朋友。
(二)建構區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建構活動。
2、能在觀察和感受的基礎上,搭建或拼插玩具。
3、培養幼兒空間想象的思維能力和同伴交往、合作的能力。
投放材料:壹次性紙杯、拼插玩具、積木、廢舊紙盒、串珠等、廢舊瓶子。
活動規則:
1、進區保持安靜。
2、多動手,多動腦。
3、愛護玩具。
4、活動結束後,玩具放回原處。
大班區域活動方案2壹、活動內容:
語言區、美工區、科學區、生活區、益智區、建構區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選擇活動材料與活動夥伴,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並獲得快樂。
2、能專註、認真地進行探索遊戲材料的玩法。
3、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
4、養成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三、活動準備
語言區:提供圖書、故事書、幼兒用書供幼兒講述故事。
數學區:提供自制計數器、瓶蓋若幹(珠子)數字卡片供幼兒播珠練習。
美工區:提供水彩筆、勾線筆、蛋殼、供幼兒自由作畫。
科學區:提供沙子、磁鐵、積木、放大鏡供幼兒探索、發現其中的'秘密。
生活區:提供穿珠供幼兒穿項鏈。
益智區:提供拼圖供幼兒拼及飛行棋供幼兒玩。
建構區:提供塑料水管、積木供幼兒搭建。
四、活動過程
1、組織活動,激發興趣。
師:今天又到了區域活動的時間了,小朋友們高興嗎?(高興)上次的區域活動中我發現小朋友們都能積極遊戲探索,但是也有些小朋友交流的聲音過大,還有個別小朋友會離開位置,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這次的區域活動中表現得更棒,做到小聲的交流,不離開自選的區域,好嗎?
2、介紹區域
(1)師:今天呢,我們在數學區增添了壹些新的材料,讓小朋友們去探索。瞧!這是老師自制的計數器(出示自制計數器及數字卡片進行講解示範)
(2)強調舊區
A、語言區(看圖講述)
B、美工區(畫蛋殼)
C、科學區(玩磁鐵)
D、生活區(穿項鏈)
E、益智區(拼圖)
F、建構區(自由搭建)
3、幼兒遊戲,師觀察指導
(1)提出遊戲要求
A、請妳先想好自己要去哪個區,然後結合進區卡到自己選擇的那個區去。
B、在遊戲時要註意愛護好材料,交流時聲音不要過大,需要幫助時請舉手。
(2)幼兒自主選擇區角,師指導並做好記錄。
4、整理環境、分享評價
(1)提醒幼兒遊戲結束。
(2)組織幼兒整理材料和場地。
(3)分享快樂
5、結束活動
五、區域活動教學反思
活動開展的很順利,我之前的多種顧忌全然消失,沒有亂哄哄的現象。意想不到的是,這樣開放式的活動反而使活動更有生趣,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區域、選擇材料、選擇夥伴,反而顯得井然有序了。發現孩子們有著自己的人際交往,行為模式,遊戲方法,而作為老師的我則在旁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適當的時候進行指導給予幫助。
在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中教師不僅根據教育意圖提供符合月份目標和幼兒發展需求的材料,而且考慮了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開發性。如益智區的飛行棋、跳棋等。數學區的各種自制的計數器。讓幼兒通過豐富的材料媒介來大膽地表現自我,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性。又如手工區:為幼兒又投放了水彩筆、蛋殼、筷子等,啟發幼兒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蛋殼娃娃,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恰到好處的師幼互動是最重要的。活動前,老師與幼兒***同回憶上次活動中碰到得問題和獲得的經驗,以便使幼兒能在原有得基礎上得到更大得發展。同時老師詳細介紹了新投入的自制計數器,使幼兒能大膽地嘗試新內容;活動中,老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區域,讓幼兒做主,成為區域的主人,讓幼兒按照自己的的意願和能力,操作擺弄各種材料,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或商量式的***同探索學習。區域活動中,既考慮到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同合作,又要註意彼此之間互不幹擾,從而使幼兒能專註投入某壹活動,探索問題,如:幼兒在聽錄音故事時因為旁邊區域聲音太吵而未完成活動,把此區域與比較吵鬧的區域都設置在了壹起,動靜分區有點不夠合理,以後應當進行壹些改進。活動後老師與幼兒壹起交流活動的感受,使其能進壹步體驗倒成功得喜悅。同時有針對性的對某壹活動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如:在播珠時,教師能不厭其煩地引導幼兒妳播珠我找數字卡或我拿數字卡妳播珠的兩種方法,從而留下了更有利於活動開展的軌跡性材料。
通過這次觀摩學習,使我認識到區域活動能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讓每個孩子都能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老師是區域活動的控制者、觀察者、指導者、完善者,在體現孩子的自主性的同時,也發揮了我們老師的作用。在我們的關註指導下,孩子玩的很投入很開心,但願時間在那壹刻多停留會。形式多樣的區域活動有助於孩子遊戲的興趣,在活動上有深層次的突破,在以後的活動中我也將會嘗試新的活動形式,讓活動變得更有意義。
大班區域活動方案3要求:
在搖搖、看看、記記的基礎上,學習10以內的組成,激發幼兒參與數活動的興趣。
材料:
用豆腐盒分割兩半,內放各種物品(珠珠、彈珠、花片等)並包裝,記錄紙若幹
玩法:
幼兒搖動搖搖樂,看壹看兩邊各有多少,然後記錄下來。如果分法壹樣只能記錄壹次。幼兒熟悉玩法後,可讓幼兒兩人以猜拳的方式進行,比比誰的分法多。
活動目標
1、能按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區域,遇到問題能進行協商,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2、活動中能遵守遊戲規則,愉快遊戲。
3、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評價自己地遊戲過程。
活動準備:
各區遊戲材料。美工區增添裝飾拖鞋地各類材料,如包裝帶、鄒紋紙、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壹、了解活動區域及內容。
1、請幼兒自由觀察各區遊戲內容。
益智區:打牌、下棋。
數學區:完成作業、自編題目。
語言區:拼詩歌、復習漢字
美工區:設計拖鞋。
生活區:穿鞋帶。
建構區:建造遊樂場。
釣魚:看誰釣得多。
2、請幼兒提出不清楚地地方,和不會玩的地方,教師正對幼兒提問介紹玩法。
二、提出遊戲註意點。
1、安靜遊戲,小聲商量。
2、不爭搶玩具,相互謙讓。
3、遵守各區遊戲規則。
三、幼兒自選遊戲,教師巡回指導。
1、幫助引導幼兒合理選擇區域。
2、鼓勵幼兒有始有終地完成遊戲。
四、結束活動。
1、在音樂聲中集中幼兒,請幼兒介紹自己的遊戲情況。
2、教師小結遊戲。
大班區域活動方案4設計意圖:
區域活動是讓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皮亞傑的理論告訴我們,學前幼兒的身心、心理的發展主要是通過感知和操作來認識周圍事物的。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置了壹個區域——小企鵝超市。給幼兒壹個相對寬松的活動氛圍。而我所提供的材料也正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壹些廢舊飲料空瓶、包裝盒、包裝袋等。模擬了壹個超市場景,使他們自然地投入到活動中來,去操作、探索、交流、合作,體驗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也使幼兒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運用的更加自然、愉快!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學習按物體的名稱、用途或性質進行分類。
2、通過扮演“售貨員”與“小顧客”進行角色遊戲,使用“貨幣”購買相應的物品,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3、願意交流獲得的經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投放材料:
廢舊飲料空瓶、包裝紙袋、包裝盒、櫃臺、自制錢幣等。
方法壹:
請小朋友來做小小售貨員,給他們可以投放到超市中的塑料瓶、食品包裝、糖果等,請幼兒自由擺放這些物品到貨架上,引導他們按物品的類別、用途進行分類,並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填寫價格標簽。此時,可以提供給他們更多獨立交往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在自主的遊戲中獲得知識與經驗。
方法二:
分給每壹名幼兒不同的“錢幣”,請他們購買所喜歡的食品、飲料、文具等,要註意商品的價格與用途,使幼兒根據手中錢的多少,而選擇所要購買的物品。
方法三:
在買賣過程中,鼓勵小顧客和售貨員之間相互多主動對話,如:商量商品的價格、生產時間、保質期限、用途等多方面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或者與同伴講述購買了什麽商品、用來做什麽、用了多少錢,發展幼兒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
大班區域活動方案5活動目標:
1、幼兒樂意參加種植活動,學習種植大蒜的方法。
2、學習小組合作***同完成任務。
3、教育幼兒尊重成人的勞動,愛惜農作物。
活動地點:
親親園地(種植區域)。
活動準備:
種子(大蒜頭),勞動工具(小鋤頭、小耙子、繩子、小籮筐等),護袖,稻草。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大蒜頭,數壹數每個大蒜頭裏有幾瓣大蒜子。
2、分發給幼兒壹些大蒜頭,讓他們分組把壹個個園溜溜的大蒜頭分掰成壹瓣壹瓣的,激發幼兒種植的興趣。
3、幼兒選種。(選種子要選粒子飽滿的,沒有害蟲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種大蒜,自由結伴分成三人壹小組,分工合作。
2、用小鋤頭、小耙子平整好土地。
3、教師示範種大蒜:(手捏住大蒜,將尖頭朝上,插進土裏,尖尖的露出來)
4、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種的大蒜,邊插邊討論行距、間距(用小手、小腳等量壹量,用眼睛目測壹下)。
5、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操作,教師巡視給予幫助與指導,重點觀察孩子否將大蒜的尖頭朝上,讓幼兒知道蒜頭朝下大蒜不會發芽。
6、幼兒相互評價中大蒜的情況(疏密、深淺)。
7、鋪稻草。
(1)、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麽要給大蒜鋪上稻草”(保濕、保護種子不讓飛鳥、害蟲傷害)。
(2)、幼兒鋪稻草,教師現場指導,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8、澆水。每組幼兒合作澆水,水要適量。
結束部分:
教育幼兒多吃大蒜,大蒜有殺菌作用,而且是健腦食品。
活動延伸:
1、定時進行觀察,做好觀察記載。
2、給大蒜澆澆水。
3、和大蒜說說悄悄話,讓他們快快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