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巴鐵被印度襲擊,我軍出手,毛主席下最後通牒:給印度72小時
1965年9月6日,印度向巴基斯塔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但由於巴基斯坦方對於印度出兵人數估計不足倉皇應戰,巴軍連連敗退,在危機關頭巴方只好轉身向國際尋求幫助。面對巴基斯坦的求援,當時美蘇兩個大國並沒有作出明確指示,巴方只好向中國求援。
毛主席在接受求援後,思量再三,調出大量兵力,派遣我軍向中印邊境東、中、西三個方向進發。面對中方的軍隊,印度的態度有所轉變,開始主動與中方和巴方商討妥協。此時,毛主席下達最後通牒:消除印度在中國邊境的侵略防線, 給印度72小時。
壹、救援巴方,中印大戰
1965年9月6日,印度不宣而戰對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進攻,面對巴方的求援,毛主席思量再三,答應求援。
“印度可以同時抵擋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的聯合進攻。”1962年10月12日, 尼赫魯公開宣稱,他已經向印度武裝部隊發出命令,要將“中國入侵部隊”從印度的領土上全部清除掉 。與此同時1962年,印軍在中印邊境的東段、西段和中段同時開火,對我軍展開了猛烈炮擊。
對於尼赫魯的進攻毛主席說: “往而不來非禮也。” 於是,毛澤東決定對印度展開大規模反擊戰,並在西線和東線同時進行。西線由丁盛指揮,東線由張國華指揮。
10月20日7點30分,清晨時刻,我軍在東線的大規模反擊開始了。數十門火炮同時轟鳴,將雨點般的炮彈砸在印度的敵人身上。在敵人驚魂未定之時,我軍嘹亮的沖鋒號聲響起,數名官兵紛紛從掩體裏殺出,打得敵人落花流水。隨後,我軍使用了我們所慣用的穿插、包圍等戰術,四處堵擊敵軍讓他們落荒而逃,印軍第七旅瞬間覆滅, 我軍獲得了全勝。
除了軍事援助之外,中方對於巴方的援助還有外交方面的支持。我國在提供軍事方面援助前先是通過媒體,對印度的行為表示譴責,緊接著我國又向印度駐華大使送交了壹份語氣特別強硬的文件:
限印度在三天之內拆除在中錫邊界設立的所有工事,並且即刻停止印度在中印邊界以及中錫邊界進行的壹切挑釁活動。若壹意孤行,由此造成的壹切嚴重後果,印度政府必須全部承擔。
與此同時我國還為巴基斯坦提供武器的支援,在我國援助巴基斯坦的所有武器裝備裏,最能體現我國誠意的就是“59式”坦克,這是我國當時最先進的坦克,而且並未大規模服役,可即便如此,為了解決巴基斯坦的燃眉之急,我國不僅把所有新坦克送到了巴基斯坦戰場,而且還從我軍中抽調了不少正在服役的坦克援助給了巴基斯坦。
軍事、外交、武器三方面的傾力相助,中國幫助巴基斯坦順利渡過了難關。
而這壹切究竟是怎麽壹回事呢?印方為什麽突然向巴方發起進攻, 中印雙方大戰為何壹觸即發? 接下來讓我們重回1956年,探求真相。
這壹切還要從印度向巴基斯坦進攻開始說起。印巴雙方大戰的原因是因為克什米爾的分治問題。早在1965年2月,印巴雙方已經在印度河入海口的卡奇地區爆發沖突,在巴軍坦克的猛烈攻擊下印軍倉皇敗退,而為了不引起全面戰爭,巴方也放棄追擊印軍,雙方各退壹步在當時英國首相的面前簽署了停火協議。
然而事情並沒有因壹紙協議畫上句號,在簽署當天,印度內政部長發表談話,宣稱克什米爾是印度的壹部分。如此挑釁的話語更是觸碰到了巴基斯坦的底線,面對印度方面的出爾反爾巴基斯坦果斷派軍出擊,在克什米爾地區將印軍哨所、補給倉庫、車隊壹壹進行襲擊。在巴軍激烈的對抗下,印軍也是絲毫沒有退讓,直至1965年8月下旬在第壹次印巴戰爭停火線壹帶集結了6個師的兵力。然後,印軍越過停火線向巴控克什米爾發起了進攻,戰火燃到了巴基斯坦。
由此,印巴雙方正式開始了第二次兩方大戰。
面對印軍的進攻,巴方很快就采取了相應的對抗戰略——“大滿貫行動”,由於當時巴方有坦克加持再加上當時戰略策劃的成功,在8月5日7點30分成功擊退了印軍,巴軍奪取了印控克什米爾約500平方公裏的土地。而在地面作戰過後僅僅不到壹個月,印巴雙方又開啟了空戰。在9月6日淩晨,印軍不宣而戰,突然向巴基斯塔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猝不及防的巴基斯塔壹線守軍節節敗退,很快就退到了亞克爾運河旁邊。
在此危機情況下,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更是緊急向全世界呼籲: “我們在進行壹場反侵略戰爭,希望世界各國根據法律和道義義務來支援巴基斯坦!”
面對巴方的求援,毛主席思量再三,派出了大量軍隊前去救援。但這不禁讓人疑惑,因為 在 歷史 上,中國與巴基斯坦並不是十分交好。
而真正原因來源於美國,巴基斯坦曾與美國交好,自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無論在經濟、國力上都與印度有著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印度橫亙其中,面對如此國情,巴基斯坦喬德裏坦言: “巴基斯坦是個小國,它需要外力的幫助。”
因此巴基斯坦順勢而為找到它的老大哥美國,壹連加入了美國主導的兩個軍事同盟條約。自此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並不交好,事關中國利益的問題巴基斯坦從來都倒向美國壹邊,從1953年到1940年,巴基斯坦連續八年跟隨美國反對中國進入聯合國。
而反向印度壹邊,中國也曾與印度有著“熱絡”的關系,同時被殖民的國家,同是人口大國,同身處於第三世界,相同的 歷史 使得中印兩國關系十分緊密。 但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中國選擇幫助曾經倒戈美國的敵人,而不顧曾為朋友的印度呢?
其中原因還要看看那幾年印度的發展。要說印度,曾經也是飽受帝國主義欺淩的殖民國家,按理來說印度有了前車之鑒,也不會希望他人重蹈覆轍,但事實卻恰恰與之相反,在被殖民過程中英國的殖民思想也在不知不覺中入侵了他們的國家,在當時有關印度的幾場戰爭都以印度為勝結束後, 印度的野心就隨之急速膨脹 ,他們發誓要繼承英帝國主義對南亞大陸的“統治”,因此印度就將目標放到了身邊的弱小國家身上。
其中有壹個就是巴基斯坦。但印度的野心不止於此,在當時那個動蕩的年代,它甚至將算盤打到了中國頭上,想不擇手段地幹涉中國和平解決西藏,為西藏私下裏提供武器,阻撓解放軍入藏,讓西藏軍閥保持遊離在中國中央政府的“半獨立狀態”。
於是在此背景下,我國為守護邊疆安全火速出兵解放了西藏,看西藏攻略不成,印度立即改變侵略政策,重拾英國的“戰略邊界計劃”,企圖以“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和“約翰遜線”作為中印新邊界。
而當時的新中國因為經濟建設和抗美援朝消耗掉了大量心力,根本沒有想到在此時印軍會大舉入侵,中國邊境那是也“有邊無防”,隨即印軍抓住這個時機於1951年侵占西藏的達旺地區。緊接著在1953年印度侵占了“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裏的領土。
於此同時,印度還搶占了中國巨哇、曲惹地區、布什奇山口以西等地區的2000多平方公裏的領土。在西段,印度又蠻橫地向中國新疆的阿克賽欽地區提出領土要求。印度的壹步步肆意橫行,以至於在當時印度侵占中國的領土面積差不多是壹個福建省的面積。
中國念在舊情和堅持和平的方針對印方的行為步步忍讓,但印度對於中方的忍讓並不領情,相反更加放肆,因此為了捍衛中國自身的利益, 在1965年,中國對於印度展開了反擊。
除去印方的步步緊逼以外,中國之所以願意出兵援助,還有壹個原因來源於巴基斯坦自身的外交政策。
隨著中印交惡後,美國認為在牽制中國方面,相對強大的印度有著更高的價值,對印度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經濟援助,這壹行為對本就國力薄弱的巴基斯坦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從1961年開始,巴基斯坦就密集地發布文章,譴責美國“重印輕巴”,但面對巴基斯坦的譴責美國當面壹套背地裏又壹套,表面上美國還是維持著與巴基斯坦交好的關系, 答應巴基斯坦壹定會給它壹定的援助,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援助”都沒有落實。
在第二次印巴戰爭期間,面對巴基斯坦的求救,美國充耳不聞。在局勢緊急的情況下,巴基斯坦外交部部長布拖坐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當時的他想著憑借著十幾年美國與巴基斯坦簽訂的數個“友好”協議,再加上以往美國也聲稱巴基斯坦是“美國在亞洲最親近的朋友”的這種友好關系,美國肯定會給予援手。
但當飛機抵達美國後,這位曾經信心滿滿的外交部部長卻陷入了絕望,面對布拖來訪,美國對他的態度十分冷淡,並且很快就拒絕了他的援助請求,理由竟然是所謂的: “美國援助巴基斯坦能夠獲得的利益非常有限,美國不想把士兵的性命浪費在壹場毫無利益的戰爭中。” 如此話語使得巴基斯坦終於看透了美國十幾年以來的虛偽偽裝。
除了拒絕援助以外,美國還扣押了巴基斯坦購買的所有武器裝備,這壹行為無聲地證明了當時美方的態度,在印巴戰爭中,美方佯裝中立但事實上還是傾向於印度。
在這種不利的局勢下,巴基斯坦隨時都有可能被印度徹底占領,巴基斯坦沒有了大國的幫助,開始尋求身邊小國的幫助,但小國們也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孤立無援,舉目無親的狀態下,有壹位巴基斯坦的官員就嘆息道: “我被世界拋棄了。” 在如此絕境之下,巴基斯坦將最後的希望放在了中國身上,它希望這頭崛起的雄雞能夠在絕境下給予它幫助。
於是,在印度的邊境政策以及巴基斯坦外交方面的努力之下,中國對巴基斯坦伸出了援助之手。也正是因為中方的援助,使得壹直消極對待的美方對印巴戰爭重視了起來,積極介入印巴雙方的調停當中,面對美國的調停, 印度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了侵略戰爭,接受了聯合國的決議。
在進壹步了解到當年的情況以後,相信大家也對當時的 歷史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如今我們處於和平年代,仿佛戰爭已經漸漸遠離我們,但盡管如此,我們也需要在和平年代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曾經有壹位中國的教授有壹句很出名的話:“真理只在大炮射程範圍之內。”此話壹出,不禁引起熱議。但事實的確如這位教授所說,巴基斯坦壹向國力薄弱,面對印度的瘋狂進攻只能求助於別的國家,但對於巴方求助,以往的那些大國卻充耳不聞,他們不管印巴雙方孰對孰錯,也不將就什麽維護真理,在他們眼中只有利益永恒。因此,沒有壹個強大的國家就沒有壹個公正的真理,如果想要祖國被公平對待,那麽首先要做的便是使祖國強大起來, 強大的軍事力量才是祖國安全的保障。
在面對曾經的敵人——巴基斯坦的求助時,中國並沒有因為曾經的矛盾而視而不見。反而以大度的心態全心全意幫助巴基斯坦,為它提供武器、外交、軍事方面的幫助。也正是因為中國的寬容令巴基斯坦感動不已,如今中巴兩國十分交好,現在許多年輕人也會親切地將巴基斯坦稱為“巴鐵”。
而對於巴基斯坦來說,面對曾經有恩於他們的中國,他們十分感激,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在巴基斯坦, 面對中國人的顧客,許多商販不收錢,只為報答在絕境中幫助過他們國家的恩人。 因此在平常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中也要保持壹顆包容的心,用包容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事物,如此以來我們會獲得更好的對待。
在此次印巴戰爭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國力薄弱的無力,這種事件不僅僅發生在巴基斯坦身上,曾經的中國也曾遭受過相同的待遇,四處求援,無人幫助。因此只有自身的強大才能換來真正的尊重,如今中國國力強盛,人們也過上了好的生活,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中國人在世界上也越來越受尊重。 歷史 是不會騙人的,我們要 以史為鑒,不忘 歷史 ,謹記當初遭受侵略的苦,才能奮發努力換來今日的甜。
1956年的印巴大戰已經成為 歷史 ,在如今,世界也重新恢復了和平,但我們也不應該作繭自縛,應當謹記曾經的 歷史 ,吸取他國的慘痛教訓,不忘自身本色,為了新中國的美好未來***同努力奮鬥,從而建設我們的美好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