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自制支具有效矯正寶寶O形腿

?自制支具有效矯正寶寶O形腿

導讀: 做爸爸媽媽的最害怕的就是出現O形腿的情況,的外在形象。那麽,的原因有哪些呢?如O形腿?下面就來和我壹起盤點,揭秘預防方法。

兒童O型腿的矯正

支具矯正O形腿

朋友阿明滿面愁容地帶著他2歲的兒子向我咨詢,原來他發現兒子走路時老是腳向內翻,兩個膝關節間的空隙明顯增大,像個扁扁的“O”形,將來會不會殘廢啊?

我仔細地查看了孩子的下肢,發現的確如阿明所擔心的那樣,他兒子的兩個膝關節不同於同齡的兒童,兩個膝關節的間隙足足可以容下壹個成人拳頭。我告訴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羅圈腿”,或稱為O形腿,常見於 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多是因為小兒缺乏足夠的陽光照射,進食蛋、奶、肝、魚過少及營養不良或慢性腹瀉等,致使體內維生素D和鈣質供給不足,最後發展成O形褪。

自測

當父母發現有O形腿的跡象時,自己在家通過測量雙膝關節之間的距離就可以大體判斷壹下寶寶O形腿的輕重了。測量時讓寶寶坐位或平躺,讓他(她)的下肢自然並攏,踝關節

的內側(內踝)靠攏,當雙膝關節可同時靠攏時則為正常。雙膝間距達以下數值時則考慮為O形腿,(1歲到l歲半的幼兒雙膝間距》2.0cm、1歲半到2歲的幼兒雙膝間距》1.5cm、2歲以

上的幼兒雙膝間距》1.0cm),父母應該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骨科去看醫生。

手術矯正四歲左右

新生兒及嬰兒的下肢(包括大腿和小腿)輕度或中度的向內彎曲是正常的,這可能是下肢在宮腔內 *** 的延續現象。兒童正常發育生長過程如果不出現任何的幹擾因素。隨著站立和

的發育,下肢向內彎曲能夠自動獲得矯王。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O形腿,畸形角度較大,超過機體本身的自我矯正能力時,就必須借助外力才能恢復至正常,早期幹預治療,越早治療變效果越佳.基本不會遺留後遺癥i。

實際上,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嬰幼兒營養支持的加強,真正需要外界幹預治療的O形腿患者是很少的,發現了寶寶有O形腿的父母也不要太過於擔心。例如兒童佝僂後遺癥所

致輕度O形腿無需治療,長大後會自行消失或減輕。有少壹部分則是因患有其他先天性,如先天性脛內翻等和重度O形腿的患兒,壹般在4歲左右即可考慮骨科手術矯形治療,因

為4歲以後由於骨質逐漸硬化,矯治難度加大,手術效果也不比4歲以前好。

輕度患兒多 ***

對於輕度的3歲以下的患兒,父母可以選擇平日在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和鈣劑的同時多次 *** 患兒的雙下肢:在膝關節周圍擦壹下潤滑油,用壹手握患肢的踝部,另壹手放在畸形部位

的凸側,輕柔反復地反方向用力按壓、矯正畸形,每天做2-3次,每次50遍,治療期為1年半到2年。

矯正支具

“O”形腿的“支具”治療應選擇 在適當的年齡,壹般認為2~4歲的 幼兒最合適,嚴重者可提前至1-2歲,因為此時期的嬰幼兒骨髂發育迅速,且骨髂的柔韌性和可塑性最好。

壹般來講,適合幼兒O形腿矯形的家庭“支具”有兩種,壹種是夾板矯正法,另壹種是布帶捆綁矯正法:

夾板矯正法:多用於單側肢體畸形者。準備2條術質夾板或柳樹皮或輕金屬夾板,長度為患兒髖關節至足底長度再加1.5-2cm,寬3.5~4.Ocm,厚1.5 - 2.0 cm(視木質軟硬而定),兩端

的橫斷截面加工成內凹的半圓形,所有棱角打磨光滑。夾板放置於肢體的外側,夾板與膝部間放壹厚度約1.5~2.0cm面墊或海面,以保護皮膚不被夾板磨損;夾板的兩端用l0cm寬的布

帶將夾板與肢體纏在壹起,用力適當,由輕到重,定期調整布帶的力量,以患兒能夠耐受為度:

布帶捆綁矯正法:適用於雙側畸形者。在兩個內踝(骨性突起)間加壹厚度約1.5~2.0cm棉墊或海綿,在兩膝部用l0cm寬的寬布帶捆紮緊。

夾板固定或布帶捆綁矯正矯治期壹般為3個月,下肢畸形逐漸好轉,而畸形嚴重或年齡較大(超過3歲)的兒童應適當延長矯治期,當矯冶至膝問距《0.5 cm時即可停止夾板矯治。若經

過3個月的矯形,O形腿改善不明顯或的確很嚴重的O形腿,就應該到醫院請骨科醫生詳細診斷和采取適當的了。

夾板或布帶捆綁囂固切忌過緊,矯治期間原則上下肢不能負重,要求夾板每天24小時固定。根據情況,每天可分早晚兩次松解夾板或布帶,對下肢進行 *** 和活動。

父母切忌讓寶寶過早、過久地站立和學步,腿部力量不能過度承受身體重量,容易引起腿的變形,應遵循幼兒的自然規律。

寶寶O形腿和子宮裏姿勢有關

據了解,壹位名為軍媽的網友在寶寶村發帖求助:她的寶寶從壹出生起,家裏的大人就覺得他有點O形腿。不過軍媽的同事告訴她自己的寶寶生下時也這樣,等到長大壹些就好了。

可是眼看著快2歲的孩子依然還有點O形腿,不免讓軍媽又再壹次陷入擔心之中。是不是要趁早為他做點什麽矯正治療?看看寶寶村的專家是如何認為的吧。

和其他孩子壹樣,妳的寶寶生下來時的O形腿,可能是由於他在子宮裏的姿勢所造成的。

O形腿在寶寶開始能夠站立或走路時會變得更明顯,但隨著腿部變得有力量能承擔體重時,它們就會開始變直了。到孩子3歲時,就應該看起來不再是O形腿了。等到六七歲的時候,他的雙腿就已經成型並會保持這個形狀至成年。

現在妳的孩子剛剛2歲,可能看起來還是有點O形腿,但應該比嬰兒期有所改善。如果他到3歲時O形腿還是很明顯,妳就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特別是如果妳覺得孩子的腿彎得嚴重、只有壹條腿彎或情況沒有好轉反而更糟時。如果只是因為維生素缺乏所導致的O形腿,那醫生會給他開些維生素的處方。

通常來說,O形腿基本不需要治療。但在極少數情況下,需要通過外科手術來矯正嚴重的彎曲。不過,大多數專家都不建議使用矯正支架或矯正鞋,因為這樣不但會導致孩子身體發育方面的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孩子在未來成長中的情緒和。

預防寶寶O形腿該怎麽做

定期到醫院體檢

寶寶患了“O型腿”或“X型腿”,長到幾歲時將變得難以矯正?朱微微表示,2歲半後,開始進入佝僂後遺癥期,如果是因缺乏維生素D導致“O型腿”或“X型腿”的孩子,到了2歲半後,便很難通過藥物糾正了。

因此,對於3歲前的寶寶,多補充維生素D是預防“O型腿”或“X型腿”的重要方法。

由於孩子的腿型處在變化的發育過程中,很多媽媽不易判斷自己的寶寶是否患上了“O型腿”或“X型腿”。朱微微建議,3歲內的嬰兒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3年內至少體檢8次。

不過早學站立和走路,不長時間保持壹個方向的睡姿或坐姿,都是預防寶寶患“O型腿”或“X型腿”要註意的事項。

溫馨提示: 雖說有手術可以治療寶寶O形腿,但是手術的會使寶寶痛苦爸媽揪心,以上我為您盤點的自制支具矯正O形腿的方法趕緊來嘗試壹下吧。最主要的還是要做好寶寶O形腿的預防工作。

寶寶O形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