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采用的方式有怎麽樣?
1. 現代遠程教育的教育方式
遠程教育的教學方式主要有:
(1)通過互聯網,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網頁、課件等資源進行非實時(異步)教學。
(2)通過衛星、互聯網和視頻會議系統等進行雙向或單向的實時授課教學。
(3)通過教學光盤上刻錄的課件等資源進行非實時教學。
(4)通過手機等移動通信工具進行實時或非實時教學。
(5)通過集中面授方式進行輔導答疑。
絕大多數試點高校在網絡教學實施過程中普遍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教學方式,形成線上與線下、固定與移動、異步與同步、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混合型教學模式。
2. 鄭州大學現代遠程教育采用的教學方式有哪些
“現代遠程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網絡來把相關知識傳輸給學生。同時也有壹些傳統的學習方式相輔。國龍國際教育學院給學員詳細說下遠程教育的學習方式。
(壹)網上課程學習
鄭州大學遠程教育網上學習平臺有鄭州大學老師錄制好的課程學習視頻,供學生反復聽、看。使學生享受在教室壹樣聽課的真實環境,有利於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
(二)在線測試
在線測試環節是用來檢測學員的學習效果,提醒學員要註意重點知識點。
(三)網上問答
網上問答是學生和老師交流的壹個平臺,是壹個相互交流的過程。這樣學生就可以把平時在學習中遇到的不明白的地方和老師進行交流,為學生開辟了另外壹個問答途徑。
(四)面授或網上輔導
面授和網上輔導壹般是在學生考試之前,集中給學生進行重點知識點輔導和講解,讓學生能夠順利通過考試。
(五)自主學習教材
學生除了通過網絡課程學習相關知識外,相關課程還有配套的紙質教材,這樣同學們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不會耽誤學習。
3. 遠程教育教學方式有哪些
1)課件學習:每門學科分為幾個章節,每壹章節分幾講來完成,每壹講相當於壹節課。每壹門學科這個部分滿分是10分,得分點在於每壹講只要播放夠6分鐘以上即可得到1分,所以這個課件點播10分很容易得到。
2)視頻學習:每門學科分為幾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有對應的網絡視頻教程學習。如果學生想把視頻保存到電腦上,可以用錄像軟件《超級捕快》,將網絡視頻錄制保存AVI,FLV,WMV等常用的視頻格式,在電腦上直接學習。
3)在線測試:其中每壹章節學完之後,課件學習後面的在線測試是和前面的每個章節對應的,課件學習每壹章點播完後就可以捎帶做下後面對應章節的在線測試。每壹章做完提交就可以當場顯示得分和對錯情況,可以重復做很多遍,直到得到的分數妳比較滿意,這個環節占30分,全部完成後要得到21分以上就可以了,得到滿分更好!
4)網上作業:這個環節是各學科老師所布置的平時作業,壹般都不計入總成績的,只有《網上學習導論》計入考試成績。《網上學習導論》該門學科在線測試題庫裏面沒題,所以這個網上作業是必做的,相當於在線測試,占30分。《網上學習導論》這個網上作業做題方法是把每壹模塊的題目下載下來,按題目要求做好後點擊上傳即可完成。
4. 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有哪些
全面解讀大學遠程教育的學習模式?我校現代遠程教育目前采用 “上網點播課版件學習+到教權學中心集中學習+在線測試+實驗實習+集中考試”的模式,每門課程的成績=上網點播課件學習10%+到學習中心學習(含作業)占10%+完成在線自測30%+課程結業考試50%,請上網瀏覽我校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在於:①學習方式靈活,不管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上網學習;②適合在職業余學習,有效地解決了在職人員的“工與學”之間的矛盾;③采用學分制的管理模式,學生畢業的條件是以學分為標準,在有效學習期限(非醫學類2.5-5年,醫學類3-6年)內修滿本專業所要求的總學分,即可申請畢業。學分制摒棄傳統的學年制教育形式,其彈性的學習期限更加適用於參加工作後需要繼續學習深造的在職人員。
5. 現代遠程教育有主要采用那種學習方式
現代遠程教育是綜合運用現代通信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中國遠程教育專網和現代網絡技術,特屬別是因特網技術實現交互式學習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有兩個基本特征:基於網絡(這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含義有所不同)和交互式(這與傳統電化教育有所不同)。
壹般采用的就是網上學習。
6. 丁興富的三代遠程教育的形式有哪些
形式有:
1、通復過互聯網,利用網絡教制學平臺提供的網頁、課件等資源進行非實時(異步)教學。
2、通過衛星、互聯網和視頻會議系統等進行雙向或單向的實時授課教學。
3、通過教學光盤上刻錄的課件等資源進行非實時教學。
4、通過手機等移動通信工具進行實時或非實時教學。
5、通過集中面授方式進行輔導答疑。
(6)遠程教育采用的方式有擴展閱讀:
丁興富的主要個人成就:
1981-82年應諾貝爾獎得主薩拉姆主任邀請赴國際理論物理中心(意大利)當訪問學者,發表基本粒子大統壹模型論文3篇。
自1982年起,調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我國電視教育系統講授近代物理課程第壹人,出版《近代物理學概論》和《大學物理》教材。
1984年起,先後10多年中為教育部在中央電大建立的我國第壹個遠程教育研究所的創辦人和負責人。潛心遠程教育和教育技術的研究和著述,組織、規劃和主持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國家級遠程教育科研項目,指導我國遠程教育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
經常參加國際國內舉辦的遠程教育學術會議,宣講論文、發表演說或作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