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必背古詩文有哪些?
1、日月潭這篇課文印象中是小學二年級學習的,優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國臺灣省日月潭的美麗風景,作者以日月潭的具體位置,名字的來歷,以及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那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當時印象最深的壹句“湖把小島分成兩半,北邊圓圓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彎彎像月亮,叫月潭”,這也是我作為農村孩子對寶島臺灣最初的印象。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2、桂林山水當時記得這篇《桂林山水》也是在小學二年級出現,要求通篇會背,有壹次因為不會背,還被老師罰站,後來對桂林山水甲天下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描寫景色的那些詞準確的意思,只是聽老師講解美,所以小時候就想著長大了,壹定要去桂林看看,體會壹下作者描述的那種美。可惜已過了而立之年的我,小時候想去欣賞桂林山水美的願望壹直沒能實現,但是他的美卻是印在骨子裏,記得課文最後壹句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壹句話把桂林的山山水水的描繪的猶如仙境,令人神往。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3、曹沖稱象《曹沖稱象》是個寓言故事,講述了有人送給曹操壹頭大象,沒有見過大象這種龐然大物的文武百官想知道他的重量,可惜絞盡腦汁都沒有想到合適辦法。後來曹操的小兒子曹沖提議用吃水深度相同的石頭去稱大象。當時學習的時候特別崇拜曹沖,壹個小孩子就有如此的奇思妙想,太厲害了!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4、豐碑《豐碑》這篇課文就是圍繞“豐碑”這個主題記敘了紅軍行軍途中,壹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戰友,自己被嚴寒冰凍死的感人故事,贊揚了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每次拜讀下面文字眼眶就會濕潤:“壹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壹棵光禿禿的樹幹坐著,壹動也不動,好似壹尊塑像。他渾身都落滿了雪,可以看出鎮定、自然的神情,卻壹時無法辨認面目。半截帶紙卷的旱煙還夾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煙火已被風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來,好像要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將軍的臉上頓時陰雲密布,嘴角邊的肌肉明顯地抽動了壹下,驀然轉過頭向身邊的人吼道:“叫軍需處長來!老子 .....”壹陣風雪吞沒了他的話。他紅著眼睛,像壹頭發怒的獅子,樣子十分可怕。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聽見沒有?警衛員!快叫軍需處長跑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動著,不知是由於冷,還是由於憤怒。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