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要經絡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系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針刺、艾灸、按摩及導引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舒經通絡、交通陰陽而最終實現驅邪治病,使機體回復陰平陽密的和諧狀態。
壹、經絡的作用
1、溝通表裏上下,聯系臟腑器官。
2、運行周身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3、感應傳到信息,調節臟腑功能。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十二經脈為經絡系統的主體,被稱為“正經”,其在體表的分布有壹定的規律。循行走向是: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腹。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規律: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
三、十二經脈腧穴主治及體表循行圖
1、手太陰肺經腧穴主治喉、胸、肺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
2、手厥陰心包經腧穴主治心、胸、胃、神誌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
3、手少陰心經腧穴主治:心、胸、神誌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
4、手陽明大腸經腧穴主治:頭面、五官、咽喉病,神誌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
5、手少陽三焦經腧穴主治:側頭、耳、目、咽喉、胸脅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
6、手太陽小腸經腧穴:頭、項、耳、目、咽喉病,熱病,神誌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7、足太陰脾經腧穴主治: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
8、足厥陰肝經腧穴主治:肝病,婦科、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9、足少陰腎經腧穴主治:婦科、前陰、腎、肺、咽喉病證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10、足陽明胃經腧穴主治:胃腸病、神誌病和頭、面、眼、鼻、口、齒疾患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11、足少陽膽經腧穴主治:側頭、目、耳、咽喉病,神誌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12、足太陽膀胱經腧穴主治:頭、項、目、背、腰、下肢、神誌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