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喜的2007粗口事件
星島網訊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長孫福喜10月31日上午談及洛陽與西安的絲綢之路起點之爭時,針對“河南人說起點可以多個”的說法孫福喜提出反駁,“在座的全世界誰,河南的哪個人他媽生了他兩次呀?”這壹粗口引起軒然大波。孫福喜的話被全國網友貼到各大網絡論壇,網友們對其展開激烈爭辯。河南網民認為其言論損害了河南形象,欲訴諸法院要求其公開道歉。
據《大河報》報道,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長孫福喜10月31日上午做客華商網嘉賓聊天室,講述西安乃至陜西的文化遺產申遺之路,在接受華商網主持人訪談時,孫福喜公開爆了粗口。在談及洛陽與西安兩個古都對絲綢之路起點的爭論時,華商網主持人提問說:網友為了陜西省和河南的問題進行爭論,提出了壹些問題,他們給出了壹些建議,可以不可以在西安建立壹些絲綢之路起點性的標誌呢?
孫福喜說:“我覺得不需要……河南人再講,也就是我們是絲綢之路的壹部分。他們講的理由就是東漢洛陽是國都。他說起點可以多個,那麽在座的各位有幾個生日呀?他媽生他能多次嗎?只有壹次。在座的全世界誰,河南的哪個人他媽生了他兩次呀?他們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我們要尊重文化,尊重中華民族***同的祖先。”
孫福喜這段話很快就被全國網民到處張貼、傳播,特別是“在座的全世界誰,河南的哪個人他媽生了他兩次呀”這句粗口,更是成為他的標誌性語言,被網民們廣為引用,引發了新的爭論。
河南網友欲正式起訴,要求道歉
孫福喜對河南人爆粗口的當天下午,大河網友“飄零壹葉”就以《西安的文物局長罵人了》為題,將孫福喜的原話張貼到大河論壇“發展河南”板塊,該帖在大河網友中當即引發地震式反響。
網友洛神8回復說:“有道理就講,不同意見可以爭論,但這樣就把所有河南人罵了,顯然水平太低,氣急敗壞了。”
網友“古陵齋主”、“千色花”等壹致認為,這位官員素質太低。而網友“黃瓜布衣”回復稱:“作為壹個文物局副局長,更應該具備基本的文化修養,由此看來,孫福喜顯然不夠格。”
孫福喜的言論還被張貼到新華網“城市論壇”、華商網“華商論壇”、白鴿論壇“古都西安”、陜西“西鄉論壇”等各地網絡論壇,都引起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僅在新華網“城市論壇”,該帖的點擊量很快就突破四千人次。
新華網友“講道理不怕封”回復指出,爭論問題應該有爭論問題的風度,比如兩個辯手,壹個不卑不亢,壹個急了就破口大罵。先不說誰辯得好,單就其風度,就可以看出其素質了。
網友“酷旅無疆”認為,作為政府官員的他,竟然在公開場合如此言論,實在是丟人。“酷旅無疆”相信,孫福喜用如此粗俗的言語攻擊洛陽,首先讓別人看到的不是洛陽到底是不是絲綢之路的起點,而是壹個政府官員不該有的野蠻、粗俗的本性。
白鴿論壇“古都西安”版主西安人“東華”稱,作為政府官員,這樣說有些公開侮辱全體河南人了,容易落人口實,不好收場。
大河網友“飄零壹葉”、“酷旅無疆”等網友表示,鑒於孫福喜身為政府官員卻在公***場合爆粗口的做法,他們已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正式要求孫福喜向河南人民道歉。
對此,河南仟方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孟國濤表示,孫福喜的原話中帶有明顯的侮辱性詞匯,詆毀了河南人的形象,涉嫌名譽侵權,河南網友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孟國濤還說,作為壹名河南人,他看到這些話也非常氣憤,他願意為這些網友提供免費法律支持,大家壹起來維護河南人的形象。
洛陽早已被國家部門認定
在討論中,壹些網友還提出,孫福喜的言語將引發洛陽、西安對絲綢之路起點的新壹輪爭辯。
據了解,這場爭辯起始於2006年8月上旬,當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中國國家文物局主持的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國際協調會在新疆召開,會議形成的決議指出,絲綢之路中國段始於公元前後的中國漢代東西兩京(洛陽、長安),止於清代末期。此消息壹經發布,立即引起了洛陽、西安兩地的高度關註,並引起了兩座城市的起點之爭。
其實這場爭辯早已塵埃落定。今年4月11日,國家旅遊局正式發布了《絲綢之路旅遊區總體規劃》,該規劃明確指出,洛陽市作為絲綢之路東端起點,已經被納入到規劃之中。而大多數絲綢之路研究專家也都認為,絲綢之路開創於西安,但隨著東漢政權的遷都,洛陽便成了新起點。
對於孫福喜言論引發的網友爭辯,鄭州大學社會學教授紀德尚指出,政府公務員接受媒體采訪時代表的是政府,要註意公務員應有的基本素質,註意政府形象。起點之爭本身沒有什麽大問題,但政府公務人員公開表達此事時,應該首先從科學發展觀出發,從合作***贏的大局出發
華商網劉斌 獨家網羅 2007年10月31日,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長孫福喜接受華商網關於“絲路申遺”問題的訪談,其間談起絲綢之路東方起點問題,孫福喜副局長認為東方起點肯定在西安。對於壹些網友提出的“兩個絲路起點並存”的問題,孫副局長認為這種觀點並不現實,並予以反駁:
“我們參加了很多會議,河南講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說不要講這個話了,歷史在時間和空間上才會成立,河南人再講,也就是我們是絲綢之路的壹部分。他們講的理由就是東漢洛陽是國都。他說起點可以多個,那麽在座的各位有幾個生日呀?他媽生他能多次嗎?只有壹次。在座的全世界誰,河南的哪個人他媽生了他兩次呀?他們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利益,我們要尊重文化,尊重中華民族***同的祖先。”
然而,這段話卻被河南某媒體抓住了“把柄”,在11月6日公開發表“西安文物局副局長接受采訪時爆粗口惹網友聲討”壹文,大力渲染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長孫福喜先生對河南人形象的詆毀。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華商網今天第壹時間連線孫福喜副局長,得知目前他去韓國參加會議了,對此事尚不了解。在記者簡短的解釋下,孫局長表現的很驚詫也很氣憤,表示過幾天回國後,將對此事作出壹個回應。
記者又采訪了壹位不願卷入這場紛爭的某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該老師從語言學角度入手,認為有如下幾點:“第壹、並非詆毀河南人,只是拿生日作類比,說明絲綢之路的起點只能有壹個;第二、並非特指河南人,“河南的哪個人他媽生了他兩次呀” 這句話前面有“在座的全世界誰”,說明他想說的是所有人都不能被生兩次,包括河南人在內;第三,這段話之所以引起網友尤其是河南網友誤解,可能也是因為孫福喜說的太口語化了,如果改成這樣:他說起點可以多個,那麽在座的各位有幾個生日呀?每個人的出生經歷只可能有壹次,在座的各位,全世界的人,包括河南人在內,都不可能有兩次出生經歷,不可能有兩個生日。絲綢之路的起點就像壹個人的生日,只可能有壹個,也就不會有這樣的誤解了。”
而據河南該媒體的報道,該事件已在新華網、華商網、大河網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恐怕也是失實的。至少在華商網上,目前並沒有網友對此事大加渲染,也沒有網友認為這段話是對河南同胞有侮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