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制取氧氣的方法
三種常見的制取氧氣的方法:氯酸鉀制取氧氣、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實驗室中最常見的方法)。
1、氯酸鉀制取氧氣
制得的氧氣中含有少量Cl?、O?和微量ClO?;該反應實際上是放熱反應,而不是吸熱反應,發生上述1mol反應,放熱108kJ。
化學式:2KC103==(催化劑Mn02寫在橫線上方)2KC1+302(氣體上升符號)。
優點:利用率高。
2、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高錳酸鉀熱分解的方程式存在爭議,因為其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分解產物會有差異。
化學式:2KMn04==(反應條件:加熱)K2Mn04+Mn02+02(氣體上升符號)。
優點:不需要催化劑。
3、過氧化氫制取氧氣(實驗室中最常見的方法)。
化學式:2H202==(催化劑Mn02寫在橫線上方)2H20+02。
優點:不需要加熱,環保節能。
氧氣簡介:
氧氣,化學式O?,相對分子質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占21%。
液氧為天藍色液體。固氧為藍色晶體。常溫下不是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產生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躍,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於氟有關。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廣,占地殼質量的48.6%,是豐富度最高的元素。在烴類氧化、廢水處理、火箭推進劑以及航空、航天和潛水中供動物及人進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動物呼吸、燃燒和壹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物)都消耗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