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二沙島2023年底才能通地鐵!廣州十條新建地鐵開通時間表來了

二沙島2023年底才能通地鐵!廣州十條新建地鐵開通時間表來了

近日,廣州公***資源交易中心掛出《廣州市軌道交通新建線路通號設備監理采購項目招標公告》。

據公告顯示,根據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2-2018)和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廣州地鐵集團啟動了10條(段)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為此,南都記者據此梳理了這些線路的基本情況。

從上表可以發現,大家最為關註的18號線和22號線,其首通段,是這10條(段)線路中最快能開通的。

十八號線

明年6月開通萬頃沙-冼村段,後年12月開通冼村-廣州東站段

十八號線起始於南沙萬頃沙樞紐,終止於天河廣州東站,線路全長61.3km,均為地下線。

全線***設站9座,其中換乘站8座,平均站間距7.6km;最大站間距26.0km,為橫瀝至番禺廣場站區間;最小站間距2.3km,為石榴崗至琶洲西區區間。

十八號線計劃分段開通,其中首通段萬頃沙至冼村計劃開通時間為2021年6月,後通段冼村至廣州東計劃開通時間為2022年12月。

值得註意的是,十八號線路在廣州東站北側,預留遠期向北延伸條件。

18號線全線9站,除沙溪外,其余8個站均為換乘站,可與10條地鐵線換乘。

二十二號線

明年6月擬通番禺廣場-陳頭崗段,後年12月擬通陳頭崗-白鵝潭

二十二號線起始於番禺區番禺廣場,終止於荔灣區白鵝潭,線路全長30.8km,均為地下線。

全線設站8座,換乘站4座,平均站間距4.2km。最大站間距7.2km,為祈福至廣州南站區間。最小站間距2.1km,為西三至東沙工業園區間。

在番禺廣場站,預留遠景南延至萬頃沙的條件,初期萬頃沙至番禺廣場段與十八號線***線。

二十二號線計劃分段開通,其中首通段番禺廣場至陳頭崗計劃開通時間為2021年6月,後通段陳頭崗至白鵝潭計劃開通時間為2022年12月。

初期萬頃沙至番禺廣場段,與十八號線***線。

十號線

2023年12月開通,將拆解3號線支線貫通運營天河客運站~石牌橋段

十號線計劃開通時間為2023年12月。

十號線新建段工程,起始於石牌橋站,終止於西塱站,線路長約19.5km,***設置14座車站,均為地下站。

十號線既有段(三號線支線天河客運站-石牌橋)線路長約為6.047km,設置5個車站,分別為天河客運站、五山、華師、崗頂、石牌橋,現已開通運營。

十號線全長約25.46公裏,***設19個站點,可緩解3號線

十號線為“X”形對角線中東北-西南的結構骨幹線,與現三號線支線(天河客運站~石牌橋)拆解後貫通運營,連接天河客運站和西塱區域樞紐,西端與廣佛線銜接。

這意味著,廣州地鐵必須在十號線開通前,對三號線實施拆解工程。屆時,天河客運站至石牌橋段交由十號線運營,而三號線則只運營番禺廣場至機場北段,這樣將能提高三號線的運力,並有效緩解體育西路站的換乘壓力。

十號線呈東北-西南走向,需斜穿廣州市中心區,連接天河、越秀、海珠、荔灣四個行政區,貫穿了天河商業中心、珠江新城、五羊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區、東沙醫藥港、廣鋼新城等重點區域。

十壹號線

廣州首條“環線”地鐵計劃2022年12月開通

十壹號線,右線全長44.2km,左線全長44.0km。全部采用地下敷設方式,全線***設32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9座。

地鐵十壹號線呈環向分布,全長44.2公裏,***設32座車站,環穿越秀、荔灣、天河、白雲、海珠等市中心五區,建成後可實現與14條地鐵線路換乘,串接了琶洲、廣州東站、火車站、白鵝潭等四大樞紐。

平均站間距1.38km,最大站間距2.57km(赤沙滘~琶洲),最小站間距0.70km(逸景路~上湧公園)。

本次在十壹號線中建設雲總編播中心,與十八、二十二號線同期開通。

十壹號線2穿湖泊,3過珠江,8穿鐵路,12次下穿、9次側穿高架或市政隧道,征地拆遷、管線遷改、交通疏解難度極大,工期緊,工程規模大,是廣州地鐵建設史上難度最大的地鐵線路。

十二號線

填補二沙島無地鐵空白,計劃2023年12月開通

起始於白雲區潯峰崗站,終止於大學城南站,全長約37.6km,均為地下敷設;***設置25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5座,平均站間距約1.5km。

為“X”形對角線中西北-東南的結構骨幹線,串聯棠溪和科學中心交通樞紐,承擔白雲、越秀、海珠、番禺四大組團間的交通聯系。

全線***設有25座站,其中換乘站15座,具備非常強的換乘功能,建成後可緩解中心區的交通壓力。

三號線東延段(番禺廣場-海傍)

設計時速120公裏,計劃2023年12月開通

三號線東延段(番禺廣場~海傍)工程線路全長約9.58km,***設4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座,海傍站與四號線、規劃八號線南延段換乘。全部為地下線,平均站間距2.38km。

海傍站與四號線、規劃八號線南延段換乘,設計時速120公裏的三號線東延段通車後,南沙過來的客流可在海傍換乘三號線,直接到達珠江新城,預計可比目前節省10分鐘。

該線路著重解決了亞運大道兩側及亞運城居民出行的迫切需求,有利於促進番禺東南部生活服務區的發展,支持並引導亞運城及周邊區域合理布局的形成,有利於實現人口向外圍城區的轉移。

五號線東延段

最高運行時速90公裏,計劃2022年12月開通

五號線東延段起於既有五號線文沖站,南至黃埔客運港站,線路全長約9.76km。***設車站6座(不含文沖),其中換乘站2座。開通時間為2022年12月。

該項目的建設,是進壹步促進開發區西區與廣州東部產業軸帶緊密銜接,提升區域綜合水平的重要舉措。

5號線東延段站點:雙崗-廟頭路-夏園(換乘13號線)-保盈大道-廣州開發區-黃埔客運港(換乘25號線、黃埔壹號線、8號線支線,遠期將與與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實現對接)。

七號線二期工程

最高運行時速80公裏,計劃2023年12月開通

七號線二期工程線路長約22.0km,***設11座車站,其中換乘站7座。

7號線壹期自廣州南站至大學城南站,2016年12月開通;西延順德段自美的大道站至廣州南站,計劃今年年底開通;二期自大學城南站至水西北站,2018年開工建設。

十三號線二期工程(朝陽-魚珠)

最高運行時速100公裏,計劃2022年12月開通

十三號線二期工程(朝陽-魚珠),線路呈東西走向,主要行經城市核心區,沿線規劃有白雲湖片區、羅沖圍綜合改造片區、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珠江新城、國際金融城、黃埔臨港商務區等重點發展地區。

線路長為33.8km,均為地下線敷設方式,***設置23座車站;在慶豐站東北側設置凰崗停車場,在魚珠站西北側設魚珠停車場,控制中心從官湖遷移至赤沙控制中心。

十三號線二期工程定位主要功能是與首期***同構建城市東西快線,加強城市東西部區域與中心城區聯系,主要行經城市核心區,沿線規劃有黃埔臨港商務區、國際金融城、珠江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羅沖圍綜合改造片區、白雲湖片區等重點發展地區。

十四號線二期工程

填補新市、機場路無地鐵空白,計劃2022年12月開通

十四號線二期從廣州火車站至嘉禾望崗,呈南北走向,線路長約11.74km,均為地下線,設8座車站(不含嘉禾望崗),平均站間距1.46km。

十四號線二期將填補新市、機場路的地鐵空白,將減輕嘉禾望崗的換乘壓力,也為地鐵二號線分擔壓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