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如何讓孩子理解生死(秋季親子早期教育)

如何讓孩子理解生死(秋季親子早期教育)

前言:生死是我們壹生之中誰都逃不出的事情,那麽做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讓孩子們認識到生與死呢?以下就壹起來看壹篇“讓生命接力”的文章吧,相信會讓孩子們受益非淺,學到很多! 在兒子7歲生日的時候,我們卻進行了壹番關於“死”的談話。不知道別的家庭是否有忌諱,可在我看來,生和死是人生的兩極,只要我們不是神仙,就都是我們的必由之路。對此與其躲躲閃閃,不如坦然面對,對與此相關的話題,更可以攤在桌面上細細談開。 記得自己小時候,大概也是六七歲的樣子,就無端但認真地想到:死是什麽?死了感覺怎麽樣?死了如果沒感覺了又會怎樣?這世界有我怎麽樣?沒有我又會怎麽樣?如果我的靈魂能遊離於身體看著自己死去又會怎麽樣?越想越多越神遊,就如陷進宇宙黑洞,壹種深不可測的茫然和不可掌握的感覺將我的心緊緊攥住。或許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歷:越害怕越要想,好像在思想上經歷過壹次,心理上就安定壹點。極其害怕去醫院的我竟然能在剖腹產時從容地和醫生談笑,這得益於我數十次在思想上模擬從躺上病床到推進手術室到聽到手術器械響聲的每壹步。同理,不知道是否因為在後來的成長過程中反復想過生死問題,之後,我對死亡的感覺從害怕到鎮定到坦然,成了壹個自然變化的過程。親子網 缺乏對生命的認識,就談不上對生命的熱愛。為了讓兒子了解生命的神奇,我曾坦誠而詳細地和兒子分享過這些感受,通常是在玩“出生”的遊戲之後。兒子對關於“生”的問題不陌生,因為常和我玩“出生”的遊戲。這個我們自己發明的遊戲是根據我口述生他的過程和在醫院那幾天的錄像,我們倆分別扮演幾年前的自己,他很神往我們第壹次“見面”時的情形。我還專門借了壹本《神奇的妳》和兒子壹起翻閱,這本講生命誕生的書帶領我和他壹起認識了這個神奇的過程,我也從他那兒得到了很多的擁抱和親吻。從“生”有時我們會扯到“死”,我總是告訴他,人終歸有壹死,關鍵是我們活得好不好。更細更深地談及“死”,則是被壹件意外的事觸及的。 公公壹個以前的同事加好友因為癌癥手術失敗去世了,公公因此而難過。兒子追問是什麽事情,公公就告訴了他壹些具體的情形,他也難過起來了,若有所思地問我:“為什麽公公說那個老爺爺去了?去了哪裏?”於是,我們有了下面的對話。 我:“去就是死的壹個婉轉的說法,死的消息往往是不好的,是我們不願意聽到,也不願意傳達的消息。用‘去’字而不用‘死’字是人們的習慣,用來緩沖壹下因為痛苦帶來的刺耳感覺。至於去了哪裏,其實人死了就煙消雲散了,但活著的人總是希望死了的人去了天堂。” 兒子:“死是怎麽樣的?” 我:“死就是沒有呼吸了,心臟停止跳動了,再也不會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了,對什麽都沒有感覺了。” 兒子:“那麽,死之前的感覺是怎麽樣的呢?” 我:“因為沒有人能問到死者的真實感受,所以我說的都是壹些別人的觀察和推測。比如因為心臟病、腦溢血等瞬間死亡的,或許沒有很長的痛苦,但可能有壹剎那的痛苦。可是因為慢性病很難治好而走的,痛苦就大多了。老人家年齡老到壹定程度,器官慢慢衰竭,在睡夢中去的,估計是比較沒有痛苦的。所以,我們平時要多鍛煉身體,爭取不得什麽病。” 兒子:“那死了之後是埋在地下嗎?” 我:“以前是的,但現在不是了,現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火葬,就是把死了的人燒成灰,裝在容器裏,供家裏的人來懷念。也有把骨灰和著泥土埋在樹下,以樹為紀念等不同的做法。” 兒子:“為什麽不做成木乃伊呢?”(兒子曾對古埃及文化很著迷) 我:“妳知道做木乃伊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厲害的技術的,現在的人數比古代多得多,沒有這麽多時間、土地可以這麽做。而且,妳知道埃及人的宗教是信仰死後還有往生的,留著身體是因為相信靈魂會回歸。但中國人基本上是無神論的,所以也不需要保留死了的身體了。” 兒子:“人為什麽要死呢?” 我:“這是壹個自然的規律,我們不需要為此而糾結。人生是很奇妙的。今天是妳的生日,妳7歲,是壹個新鮮而幼小的生命,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生命於妳來說剛剛開始。而且同壹天裏,有很多新生的嬰兒出生。所以,雖然每天都有人老去,但新的壹代正在成長。人類就是這樣壹代接壹代,就像壹場終點在無窮遠的接力賽,壹棒接壹棒,直至無窮。” 兒子:“死了是不是什麽都沒有了呢?”親子教育 我:“身體是沒有了,但這個人生前是怎麽樣的人,決定了他是否能留下有形或者無形的影響給他人。妳以前不是讀過《獅子王》的故事嗎?小獅子王的爸爸雖然死了,但它的精神和靈魂壹直在引領和鼓勵兒子。又比如這個老爺爺,他是書法家、作家、楹聯協會的主席、《南方周末》的創始人之壹,他留下了很多有形的值得流傳的東西給後人,而他為人處事的方法,也會壹直為人懷念。壹些庸庸碌碌過壹生的人,留下給後代的有形和無形影響就會少得多了,甚至什麽也沒能留下!人的生命可以說長,身體好的可以活100多歲;也可以說短,對於宇宙來說100年好像壹眨眼間。但人的精神卻可以永恒。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活得能在世界上留下壹個我們特有的痕跡。” 早餐桌旁的談話結束了,兒子壹掃低落的情緒,活力十足地跑開去做自己的事去了。今天是他的日子,未來是他的所有。不知道這是否是最後壹次我們談這個話題,但不管是第幾次、是什麽樣的話題,我都會壹樣坦然、認真地面對。 把陽光照進孩子心裏,折射世界的多面,同時掃除可能有的陰影,這是我壹直想做到的。 糯米——對於Diana來說,兒子既是自己親愛的孩子,更是壹個需要以平等心來對待的獨立生命個體。作為母親,Diana沒有為兒子過度地“設計”些什麽,而是懷著尊重,把自己對各種事物的真實想法對孩子坦誠相告,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選擇。 我思故我在,糯米的看法:生死只是生命完整循環的必然現象,而像Diana所做的這種思考的傳承,才是生命的真正接力。 兒童在現實生活中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死亡的現象,小到身邊動植物的死,大到親人的離世。發展心理學研究證明,幼兒對死亡具有天生的、樸素的認識。對兒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們從小懷有濃厚興趣的神奇世界。 幼兒壹般從四五歲開始對死亡產生好奇與疑問。他們會向成人提出許多關於死亡的具體問題,如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死亡嗎、人死了以後會去哪裏等等。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對死亡的忌諱,許多父母都會刻意回避這個話題,他們希望用這種方式將孩子保護在沒有傷痛的世界裏,殊不知這樣反而會使兒童籠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紗之下,對死亡感到恐懼。另外,孩子們還會通過電視、電影、報刊、童話故事乃至神鬼故事等了解死亡,他們容易受到那些誇大、不實、扭曲、神秘信息的影響,從而產生錯誤或片面的死亡認知。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自殺傾向與不正確的死亡觀念有壹定關系。因此,父母應該正視兒童提出的死亡問題,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在日常生活中以兒童能夠理解的方式向他們解釋死亡現象。 文中Diana沒有回避兒子提出的死亡問題,她直截了當、簡潔明了地向兒子講述死亡的真相,讓兒子坦誠面對死亡的事實,正確認識死亡。另壹方面,Diana不僅向兒子陳述了死亡的事實,還將死亡教育作為情感教育的壹部分,幫助兒子真正理解生命的終結和存在,體驗到做人的尊嚴和生命的可貴,從而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 加德納在多元智能理論中提出第九種智力——對人生的意義、死亡和人類其他條件因素等問題的敏感性,對兒童進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目的不僅在於幫助兒童正確認識生命和死亡,更重要的是通過生命教育幫助兒童珍惜、欣賞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並活出生命的光輝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