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應該給雞換成什麽籠子更讓它們舒適?
壹、雞棚的建設1.地基與基礎。
(1)天然地基的土層必修堅固、幹燥、壓縮性小,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建築物下沈不超過3厘米。壹般沙礫、碎石、巖性土層、沙質土層是良好的天然地基。黏土、黃土不適合做天然地基。
(2)基礎是建築物深入土層的部分,實際上是墻的延伸。基礎壹定要堅固耐久,具有壹定的抗機械能力、抗震、防潮、抗凍等能力。通常情況下基礎比墻寬12厘米左右。深度是50厘米左右。為了加強雞棚基礎的防潮和保溫,可以采用石棉水泥板和彩鋼夾芯板來建造。2.雞棚頂棚頂要求耐久、堅固、光滑、防水、保溫、不透氣、不透水、結構簡單、有壹定的坡度,是雞棚上部的外圍保護結構,有利於雨水、雪水(特別是北方地區)的排除及消防安全等等。棚頂形式可以是雙坡式、平頂式、拱頂式等。最常見的是雙坡式(屋脊高,兩邊陡坡)、拱頂式(棚頂是拱形的)、平頂式(棚頂是平的)。雙坡式是最基本的雞棚造型,應用廣泛,建造經濟。有利於雞棚保溫和通風,容易建造,建造時要保留壹定的坡度。3.墻壁 墻壁是雞棚的主體部分,是雞棚與外部空間隔離的主要護體,對雞棚內的濕度、溫度的控制發揮著重要作用。要把墻壁修堅固、嚴實、防水、抗地震、結構要簡單、方便雞棚的衛生保潔和消毒,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應該用防水好、耐久、保溫隔熱性能好的材料來塗抹表面。棚內墻的下要設墻圍,內墻下面要搞1米左右的水泥墻裙,便於加強墻的堅固性、防止水汽滲入墻體、有利於墻的保溫。為增強反光能力和保持清潔衛生,墻內表面最好抹平粉劇成白色。4.地面和天棚(1)地面(最好是水泥地面)要堅實、致密、平坦、不硬、不滑、導熱性小、不透水,方便消毒、清掃、不滲水。(2)天棚要具備保溫、隔熱、不透氣、不透水、堅固耐久、防潮、不滑、結構輕便、簡單等特點。可用玻璃棉等材料。雞棚內的高度壹般為2.6米左右,雞棚內有多層籠的,上層籠面與天棚最好保持1.2米左右的高度。5.門窗的設置(1)雞棚門壹般寬1.5米,高2米左右。人行門寬約0.7米,高1.8米左右。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2)開放式雞棚的窗戶應設在前後墻上,前窗下框距地面2.1米左右,後窗大約為前窗面積的三分之二,離地面可以高壹點,有利於熱天的通風。如果是密閉式雞棚,只安裝應急窗和通風進氣孔。6.雞棚的跨度、長度、高度的設置籠養雞棚跨度大小是由雞籠安裝的組數、排列方式和通道寬度決定。平養雞棚不要太長,籠養雞棚可適當加大長度。比方說,跨度為9米的雞棚,長度壹般為60米左右,若跨度是12米的雞棚,長度壹般為70米。平養雞棚屋檐高度為2.3米左右。多層籠養雞棚高度壹般為1.2米左右。7.棚內過道和間隔棚內過道的設置必須能夠方便人員行走、觀察雞群等工作。跨度小的雞棚,過道可以設在雞棚壹側,寬度約1.1米左右。跨度大於9米,過道應設置在中間,寬度約1.6米左右。籠養雞棚寬度大約為0.9米左右。平養雞棚跨度9米以內,每兩自然間壹隔,若跨度為12米的3間為壹隔。若是籠養雞棚不必要隔離式。二、雞棚的朝向設置還要註意雞棚的朝向,要有利於采光、改善棚內溫度狀況,大多數采用東西走向,最好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三、雞棚的設備和工具主要有供溫設備、通風及降溫設備、光照設備、籠養設備、餵料設備、料槽和料桶、飲水設備、雞窩設備、裝雞蛋設備、清糞設備等。最好要把以上東西配置好。總之,要想建設壹個好的雞棚,壹定要精心設置,科學建造,合理布局。